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604节

  “有来无回!”

  “有来无回!”

  又是三声。

  严鹄回身举手,压下声音,随后昂首挺胸走到严绍庭面前。

  “司正,不知我昌平治安司民壮队后备队,是否要召集备战?”

  严绍庭点了点头。

  徐渭在一旁赶忙解释道:“此时深夜,不易大动干戈,等明日一早治安司便会传令通晓各处,召集所有民壮队后备队成员。”

  严鹄嗯了一声:“那便要按过去制定的预案执行了,民壮队六百儿郎为核心,三百人为中军主力,策应各处。余下三百人,各领二十人,结阵迎敌,或防御各处。”

  严绍庭看向小雀儿,眼里却到底还是生出些担忧:“若是……我可请锦衣卫千户官朱七前来领军。”

  他是有些担心小雀儿这个弟弟年事尚小,也无军阵大战经历,若是蒙古人当真越过长城打进来,他会因为经验短缺而支撑不住。

  严鹄却是眉头一凝,握着长枪双手抱拳:“还请司正放心,标下必当誓死护卫昌平,绝不有失!”

  严绍庭还想说些什么,但徐渭却已经先一步上前。

  徐渭走到严鹄面前,伸手在他胸前甲胄上拍了拍,笑着说:“少将军日后必能成为我朝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今夜尚无敌情,但却不能懈怠,还请少将军分出一半人手驻防昌平于居庸关防线,一半回营歇息,待明日再做周全部署。”

  严鹄见徐渭并无劝阻,面露笑容,重重的点了点头,而后便转身面对着校场上的民壮队开始做出安排。

  严绍庭却是不满的看向了徐渭。

  徐渭微微一笑。

  他自然知道严绍庭在不满什么。

  徐渭笑着说:“郎君其实不必如此担忧,郎君与我也在昌平,哪里也去不了,少郎君领兵也不会有什么事的。”

  严绍庭看着已经开始带队往居庸关方向过去的小雀儿,却依旧是满脸愁容:“爷爷和父亲都希望他能读书,可他偏生就不是个读书的料,我家又岂能当真出个军伍将军?”

  徐渭却是依旧面带笑容,回首看向严鹄带着人去往的居庸关方向。

  他大有深意的一笑:“如今又岂非是个正正好的机会?大势之下,容不得闲言碎语。”

  严绍庭哼哼了一声:“文长先生似乎很想看到蒙古人冲进关内来。”

  徐渭侧目歪头看了严绍庭一眼:“郎君又岂是不想如此的?”

  被猜中心思的严绍庭不悦的哼哼了两声,却没再说话。

  如徐渭所言。

  他也确实是希望蒙古人打进来的,如此自己一早的谋划才能彻底成行,图谋晋党的事情才能继续下去。

  虽然这样说有些残忍。

  但是……

  没有什么但是!

  严绍庭目光逐渐锋利起来。

  他看向徐渭,低声道:“锻造厂那边库存的火炮还有多少具?”

  徐渭眉头顿时一跳:“郎君是说那批改进过的火炮?”

  严绍庭点了点头。

  徐渭想了一下:“还有三十门,配备的弹药六百发,不过这些……”

  严绍庭摆了摆手:“户部和兵部是有存档的,虽然是验证火炮,按照规矩是属于兵部不能动用,但若是当真有敌来犯,为守疆土借用一下又有何妨,便是有事我自会事后圣前说明。”

  听此言,徐渭这才松了口:“那我现在就让人去锻造厂那边将火炮运出来?”

  严绍庭嗯了声。

  其实他之所以从容不迫,除了因为昌平的士气,人人不愿舍弃昌平,若有敌军来犯必当人人奋起保卫之外。

  便是锻造厂里那几十门改进的火炮了。

  而这些火炮也完全是自己当初接手军需差事后,为了给昌平拉动经济,特意安排下来的。

  若是改进的火炮确实更优,而自己掌控军需,完全可以推动朝廷进行一波火器升级迭代。

  “都拉到山上去,那边当初栽树的时候,就留出了炮阵,若是不够用明日便带着人再挖一些出来。”

  严绍庭想起火力压制的事情,赶忙又补充了一句。

  徐渭连忙面生笑容。

  “前番知道宣府急递后,学生便让人将山上重新修筑了一番,明日只要将炮都拉上去就可以了,刚好那边直面燕山一侧。”

  严绍庭见徐渭连这事都安排好了,不由目光怪异的看向徐渭。

  半响后。

  他才调侃着说:“倒是文长先生现在没有顾虑了。”

  他这是在说徐渭方才还在自己面前,故作担忧自己动用火炮会不会触犯朝廷规矩的事情。

  徐渭罕见的嘿嘿一笑:“郎君高屋建瓴,学生自然要为郎君的大谋略修修补补,以促万全。”

  严绍庭则是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北京城方向。

  他微微一叹:“恐怕这时候京营已经开始入城驻防了吧。”

  就算不提老道长那惜命的性子。

  便是朝廷里那帮所谓的衮衮诸公,定然也是会在知道消息后,拼了命也要京营全体入城,北京城城门紧闭,一直等到前线敌军退走。

  这时候。

  严绍庭忽然眉头一挑,他侧目看向徐渭。

  “裕王!”

  “可得要赶忙安排人手,护送裕王回城!”

  一夜未曾显露紧张的严绍庭,难得的面露急切。

  真要是蒙古人打进来,真要是朱载坖出点什么事,那可真是出大事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远处一道身影,在一名手提灯笼的书童陪同下,已经是走了过来。

  由远及近。

  裕王朱载坖的面孔,也暴露在了严绍庭和徐渭面前。

  只见朱载坖面带笑容。

  “今夜治安司大动,可是出了什么事?”

  …………

  月票月票

  …………

  《明史·本纪·卷十八》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二十九日,俺答侵犯宣府,向南侵掠隆庆。

  《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五百十七》虏五千骑,犯宣府滴水崖,由黑漠岭南下,败参将宋兰、游击麻锦等,兵遂掠隆庆、永宁等处,驻东西红山窥岔道,原任大同总兵为事官刘汉力战,郤之贼遂西行,由柳沟进据虎皮寨,攻张家堡不克,会大雪乃遁,出入凡七日。

  这一年确确实实是有蒙古人南下进犯劫掠关内的,不够因剧情修改了一下发生事件和事件具体内容。

第377章 裕王朱载坖的抉择

  “山长怎得未曾入歇?”

  “这等时辰,山长尚未就寝?”

  几乎是同时,严绍庭和徐渭疑惑的开口询问。

  随后两人对视一眼。

  朱载坖却是面带笑容的看着两人:“治安司让百姓皆回家中,又召集司中人手,还让民壮队的人都着甲佩刀全副到场,定是出了大事,我又如何能安心睡下?”

  说完后朱载坖的脸上露出一副期待。

  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觉得自己理应是该知晓的。

  徐渭面露迟疑,侧目看向眼严绍庭。

  严绍庭一时间亦是不知该如何开口,但他还是迟疑着说道:“山长近来许久未曾返回京中,不日便要到端午……”

  “是边关出了事?”

  朱载坖直接开口,打断了严绍庭尚未说完的话,而后目光之中闪过几缕凝重。

  严绍庭却是心中一惊。

  这位裕王竟然连这个都猜出来了。

  不过想了想也就释然,虽然朱载坖将来可能不是个合格且完美的皇帝,但人家也不是傻子啊。

  朱载坖回头看了一眼黑暗之中居庸关的方向,轻叹一声。

  “开年后宣府急奏,朝廷拨付了三十万钱粮军需,眼看着今年关外俺达部的人是要叩关的。所以想来想去,能让严师傅和徐先生二位如此深夜,也要召集治安司治下,也只能是这个缘由了。”

首节 上一节 604/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