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82节
严绍庭依旧没有说出口。
但道台上的嘉靖却听明白了。
而且。
他心动了。
上一次正是有严绍庭的操办,如今这西苑里长久的驻扎着来自京营的三千精锐。
正是有了这三千京营精锐,嘉靖这一年多可算是能睡安稳觉了。
若是宣府那十万兵马……
这个时候。
严绍庭已经是继续小声说:“宣府毕竟是在边关,朝廷对那边的情况掌握总是消息迟缓的,不及京师地界,所以马总兵这一次的判断,或许也比京中更为清楚。”
说完。
严绍庭便目光定定的看着老道长。
同样的。
嘉靖依旧是再次听懂了严绍庭这番话的意思。
虽然明面上是说马芳比之京师更了解边关情形,但换一个说法,那就是若要在宣府做些什么事,那么京师能掌握到的情况和消息也会相对更少。
嘉靖彻底心动了。
十万宣府边军。
哪怕只有一两万!
那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啊!
严绍庭却终于是不再开口说话了。
他只是给老道长提供了一个设想。
或者说。
他是给老道长画了一张饼。
一张能让老道长看到自己手底下真正掌握一支可以一锤定音的兵马的大饼。
至于这张饼能不能兑现。
谁知道呢。
但自己却可以借机,插手原本该属于是晋党的事情。
宣府。
这可是好地方。
而道台上的嘉靖,耳边却是一直萦绕着严绍庭方才所说的寥寥几番话。
可这些话,却始终不曾消失。
嘉靖终于是眯着双眼开口:“此事当可行?”
问完之后。
嘉靖还觉得有些不放心,继续问道:“三十万两不过尔尔,朝廷当下虽然才宽裕些,但也能拿得出来。只是三十万两换来今岁宣府无事,当也是好。可若三十万两送过去,宣府今年还是出了事,又当如何?”
严绍庭则是直接回答:“若当真出了些事,哪怕是一点小波折,岂不是更好?”
瞬间。
道台上的嘉靖哈哈大笑了起来。
是了!
是了!
若是朕给了马芳和宣府三十万两,而他们还是出了事,这帮人岂不是更为愧疚。
笑声之后。
嘉靖猛的一挥袖袍:“朕若答应,此事当如何做?”
这便是问策了。
严绍庭亦是从容应对,开口道:“微臣以为,国朝上下,皆为皇上圣恩裁夺。不如宣那宣府参将兰永震面见陛下?”
嘉靖目光一转。
已是心领神会。
他当即坐正,身子前倾,目光如炬的盯着站在道台下的严绍庭。
“你现在便出宫,亲自带了这个兰永震到朕这里来!”
严绍庭当即拱手颔首。
“陛下英明。”
“微臣。”
“领命!”
…………
月票月票
第365章 这个锅该让谁背?
出了宫,往严府巷赶回去的路上。
严绍庭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自己和严家显然是不能明着插手九边各镇事务的,可以在人事上有严家的声音,但当下实在是没必要亲自下场。
但三十万两银子,买一个宣府镇的可能,又实实在在是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
瞧瞧就连老道长都心动不已了。
可是。
这个锅却不能让自己背,至少不能让人觉得是自己撺动着皇帝将银子给到宣府镇。
而老道长显然也不可能当背锅的。
那这个锅……
该让谁来背呢?
严绍庭眯着眼,已经是又走进了自家大门。
前厅。
看着严绍庭出了门的兰永震,虽然一直都有徐渭陪在身边,不时就会被拉着聊些边镇上的风土人情。
但兰永震一颗心却是悬着的。
那三十万两银子,可不是寻常事,是真的要从朝廷夹带里往外掏银子的。
就算这位年轻却早已位高权重的太子宾客,看样子很受皇上信任,但朝廷能不能答应这件事情却还得要两说。
也正是因此。
自从严绍庭出门去西苑后,兰永震便一直站在前厅廊下,双眼盯着严府门后那块照壁不放。
徐渭陪在一旁,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面带笑容道:“将军放心,按照时辰来看,都这么久了定然是宾客已经说动了皇上。若不然的话,恐怕宾客早就回来了。”
他这话刚出口。
兰永震便是浑身一震:“严宾客!”
他高呼了一声,两眼放光的看向刚刚好绕过照壁,出现在眼前的严绍庭。
徐渭立马视线看了过去,依旧是面上含笑。
“将军,若是猜的没错,郎君这是带着好消息回来了。”
不等徐渭话说完,兰永震已经是走出回廊,三步并着两步就到了刚刚赶回来的严绍庭面前。
只见他面色激动的拱手抱拳。
“宾客。”
严绍庭脸色平静,伸手托起兰永震:“让将军久等了。”
兰永震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却又眼露担忧,迟疑着开口:“不知宾客方才入宫……”
事关紧要,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兰永震这颗心便始终是悬着的。
严绍庭则是微微一笑。
“将军稍安勿躁。”
说罢。
严绍庭拱手朝向西苑方向,昂首挺胸,随口说道:“本官奉皇上之命,前来召将军入宫面圣。”
“面圣?”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