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77节

  月票月票

  最近身体的情况,其实义父们也都知道,这个我真的没办法控制。

  不过今天好了不少,等下还有一章更新。

第362章 这事得找咱大明的财神爷

  “这么说……”

  “关外的贼子确实又不安生了。”

  严府巷。

  严府书房。

  严绍庭拿着最新的消息,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徐渭。

  而送来消息的陆绎,却是哼哼道:“这个马芳一开口就是找朝廷要三十万两银子,我看就算是关外俺达部的狼贼子们不安生了,也不至于要花这么银子保平安。”

  严绍庭当即侧目看了过来。

  皱眉道:“你想说什么?”

  陆绎目光一转,偏头道:“姐夫,我是觉得俺达部不安生意图叩关这事,大抵是假不了的。马芳这个总兵官和宣府镇还不敢在这种事情上作假,但要三十万两银子的事,恐怕是有狮子大开口的嫌疑。我看他是想借机捞银子罢了。”

  毕竟这种事情,国朝屡有发生。

  陆绎又是身在锦衣卫,对这种事情自然是清楚的很。

  朝廷这些年虽然渐渐对边关的情形掌握的越来越弱,但也时常查处严办那些吃空饷或是贪墨的将官们。

  徐渭则在一旁轻声说:“依我看,马芳开口要三十万两银子也定然是知道朝廷不会答应的,恐怕他心里真正想要的也不过是十几二十万两银子。”

  向上头要银子这种事,历来都是习惯将数额往大了报。

  然后等着上头压价打折拨付银子。

  陆绎却依旧哼哼着,不悦道:“就算是十几二十万两的银子,等送到宣府,我看马芳恐怕也是要过一手的。”

  过一手。

  就是截留的意思。

  银子装进私人口袋里。

  徐渭看了眼愤愤不平的陆绎,便转头看向不再说话的严绍庭。

  他笑着问道:“郎君对这事是什么意思?”

  严绍庭眼睛一动,看向徐渭。

  “马芳悍勇,我知他幼年曾被关外鞑靼贼子掳走为奴,后面好不容易逃回大同,便效力在大同总兵官周尚文麾下。”

  严绍庭目光闪烁,面含笑意:“记得他一开始,好像只是个队正,也是经历大大小小战阵百余次,方才一步步坐到了今日这宣府总兵官的位子上。”

  见严绍庭不说当下宣府总兵官马芳急递,向朝廷讨要银子固守边关的事情,反而说起了马芳的过往经历。

  徐渭挑眉道:“郎君的意思,是马芳这一次要的银子合理?”

  严绍庭点点头:“边关的将官们历来要银子都是要往大了说,马芳自不能免俗。三十万两打对折便是十五万两,恐怕这就是马芳这一次的底限,有这十五万两银子。即便军中上下截留一些,他马芳也不可能全都贪了,他要守好宣府坐稳位子,就必须要将大头用到实处。”

  因为马芳是个聪明人。

  也只有聪明人,才能坐到那宣府镇总兵官的位子上。

  所以就算军中吃空饷、贪墨的事情屡禁不止,马芳也必然要和光同尘,但他也定然是要将朝廷拨付的钱粮大头用在实处。

  不然,他的位子只怕就会被旁人盯上。

  朝廷也断无可能如此纵容。

  徐渭则是目光一动,低声道:“说来,郎君如今可依旧掌着军需上的差事,这一次宣府急递告急,正好年初的时候郎君在朝中所有提议,恐怕这次朝廷议事,也是得要将郎君召去。”

  军需上的改变,这两年朝廷上下都是有目共睹。

  至少因为严绍庭的缘故,有高务观和徐琨两人在,军需上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贪墨舞弊的事情。

  银子花出去,朝廷就能实实在在看到造出来的东西。

  禁军和京营,都已经陆续换了一批新的军械装备。

  为此。

  其实在去年底的时候,京营镇守镇远侯顾寰还提议上奏朝廷,言辞皆为夸赞如今朝中军需的差事办的好。

  不过严绍庭还是目光微动。

  看向书房里的两人,缓声开口。

  “不过朝廷军务的事情,我不是很懂。”

  严绍庭说了一句,又说:“但我却以为,往后朝廷该改一改军务上的规矩,除了兵饷需要按数发下去,其他诸如军械、粮草等都该直接给实物。就如这一次,朝廷还是应当大头为军械火器粮草等物,急发宣府以备军用,再由工部连同宣府镇一起修缮边墙、戍堡。”

  这其实就是一套权力上缴的路子。

  也是为了防止边镇做大。

  但他也清楚,历来都是上有规定下有对策。

  更何况如今军中情形所致,也不可能允许有人草草提出这等改制的意见。

  到时候弄不好就是一个兵变。

  与此同时。

  内阁班房。

  杨博在接到兰永震带来的消息后,等到对方走后,他独自一人在公廨里思量良久,方才想定来了文渊阁。

  “宣府乃京畿以北门户,边墙一千一百一十六里,边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冲口一百九十二处。”

  “自太祖皇帝以来,朝廷仅于宣府一地边墙耗费便不下千万。”

  “如今宣府这一千余里边墙,一千余座边墩,近二百处冲口,仅有不足十万战兵驻防戍卫。”

  “今次宣府镇总兵马急递京师,实乃去岁便有之消息,乃关外俺达部蠢蠢欲动,近年关外俺达部虽常有袭扰却不似嘉靖二十九年,贼寇进犯至怀柔、顺义一带。可却不代表,关外贼寇便再无南下野心。”

  “我以为,此次既然宣府总兵官马芳急递陈情,言称边关之急,恐少有虚言,提请朝廷拨付三十万两用于边墙,虽不合常理,但朝廷总也得为保边墙,拨付十几二十万两银子。”

  杨博站在班房内,语气平静,只是在陈述着事实。

  同样的,他也没有全都依着马芳的急递,认同朝廷拨付三十万两银子。

  在他来内阁之前,杨博在兵部公廨思量了许久。

  他和马芳之间很熟悉。

  所以杨博清楚,马芳是不可能在边事上说谎,也不可能急递就为了贪墨朝廷拨付的银子。

  就算朝廷拨下去的银子必然会被截留贪墨一部分。

  但他相信马芳会将大部分银子用到边墙上去。

  不然。

  他杨博就是第一个将马芳弄下去的人。

  而这一点。

  马芳心中也清楚。

  所以两人之间一直都有着一份默契。

  有时候军中的潜规矩不能坏了,但朝廷要固守九边的国策也必须要保证。

  这算是杨博和马芳之间的底线。

  班房里。

  管着户部钱粮的高拱,靠在椅背上,双手捧着一份奏疏,低头看着。

  袁炜侧目打量了杨博两眼,也没有说话。

  至于首辅严嵩?

  好像又睡着了……

  最终。

  还是徐阶皱着眉,缓缓开口道:“开年后的御前会议,不是已经定下了朝廷要给九边各镇打造新的火器和军械的事情?太子宾客提议的,补充各镇兵丁之数的事情,不是也交给兵部了?”

  这话算是委婉的拒绝了杨博的请求。

  朝廷现在有计划,会给各镇增强实力用于固守边关。所以,如马芳这个宣府镇总兵官的请求,那就是和朝廷的计划是有冲突的。

  有冲突。

  那自然是要以朝廷的计划为先。

  杨博皱眉道:“朝廷之计,在于谋国,长于日久。可当下边关告急,在于眼前,若此次因朝廷准备不足而导致宣府边关危急,恐会再现嘉靖二十九年之事……”

  杨博的话音刚落。

  内阁班房里,便是一声怒喝。

  “放肆!”

首节 上一节 577/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