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38节

  嘉靖这会儿整个人都飘着的。

  儿子出息了。

  严绍庭这等才能,都对自己儿子夸赞不断。

  这无疑是在说明,自己的种好啊!

  他当即面带笑容,挥手道:“有何疑虑尽管说来,朕早先便与你叮嘱过,严卿在朕这里,可畅所欲言!”

  被严绍庭抢先的徐阶,只能干憋着嘴,低着头。

  一步慢便是步步慢啊。

  张居正则是眼底露出一丝羡艳。

  做官能做到严润物这个份上,国朝上下已经再没第二个人了。

  严绍庭则是笑着问道:“山长加封国子监祭酒,可书院的事情,山长还得继续担着吧。”

  他的脸上露出一副,唯恐自己肩上又多一份担子的表情。

  嘉靖当即哈哈大笑起来,手指虚点这厮。

  “教书育人的事情,岂能朝令夕改!”

  “让他继续担着,好生为朝廷培育人才!”

  严绍庭的脸上明晃晃的露出松了一口气的神色。

  嘉靖瞧着他这幅模样,满心欢喜。

  不过心中却也有另一份考量。

  昌平如今全然有别于国朝其他地方,自己必须要让里面掺沙子。

  自己的儿子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不然自己上一回也不会让裕王出任昌平书院山长。

  而今日也是一样。

  虽然国朝地方官府待官生保送制的权柄是放在了国子监,但必须要让自己儿子也在这个位子上。

  哪怕做主的还是高拱。

  但有儿子在,某些时候也能起到牵制作用。

  高拱虽然秉性火爆,但在这种事情上,尤其是他和自己儿子的师生关系,选用生员的时候总得要考虑一下裕王府那边。

  而更为重要的是。

  自己希望儿子能够提前熟悉选人用人的手段。

  眼看着眼前对于严绍庭来说,局势是一片大好。

  低着头的徐阶,胸中就好像憋了一团气一样。

  他不由沉声开口道:“皇上,今日山长和严宾客所谏待官生保送制,当下观之,乃可行之法,但微臣同样还是有些顾虑,若要施行此法,为国朝社稷稳固,还是要三思而行。”

  嘉靖当即挑眉,看向了次辅。

  严绍庭亦是侧目看了过来。

  都到这个时候了,徐阶还是不死心。

  “徐阁老说吧。”

  嘉靖随口应了一句,便斜靠在凭几上,目光审视着徐阶。

  徐阶颔首点头:“待官生保送制虽好,但朝廷明旨昭告天下,虽然也同样为天下功名生员多番考虑以解后顾之忧,可异地当差,难免涉及奔波,还是得要考量天下生员是否人人乐意于此……”

  其实徐阶想说的是,异地进入公门当差做事。

  先不说地方上那些原本把持着地方官府吏员权柄的士绅豪强会不会乐意,就是那些生员及其身后的家族,又是否会乐意去异地进入公门做事。

  徐阶紧接着又说道:“况且,如今虽然待官生保送制几近无暇,但地方官府本就有胥吏衙役当差做事,一时半会儿恐怕也无法全数更换。”

  嘉靖眉头挑动。

  而在严绍庭的视线里,老道长的眼神明晃晃的看向了自己。

  这是希望自己回答徐阶的问题。

  心中快速的思量了一下。

  严绍庭便转身开口道:“徐阁老,如今地方官府公门胥吏衙役,并非朝堂命官,皆为地方官府录用,如此朝廷和地方官府自然也能从容辞退。

  即便官府碍于情面,此时正值国朝整饬吏治,想来高阁老也乐意多出一份力,加快整饬官府胥吏,将其中过去有不法行径的胥吏衙役踢出公门!”

  这个法子可以说丝毫不讲情面,粗糙无比。

  徐阶当即张嘴,却瞬间闭上了嘴。

  陷阱!

  严绍庭这厮又在给自己挖坑!

  若自己刚刚脱口而出此法不可,恐怕自己就要遭罪了。

  因为严绍庭说的并没有错。

  别管官府胥吏掌握了多少地方权柄,但名义上,这些人是没有权利可言的。

  更不要说什么体面了。

  若要开革朝廷命官,还需要有个正当的名义和理由,但将这些胥吏废用,可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自己能说地方士绅豪强不同意?

  那不就是在说,地方士绅豪强是在对抗朝廷?

  大明朝的次辅,会怕地方士绅豪强?

  恐怕自己的话刚说出口,严绍庭就得问自己是站在哪一方的了。

  严绍庭目光静静的盯着徐阶,见徐阶张嘴又闭嘴,不由心中大呼可惜。

  老货竟然没上钩。

  他只好顺着说道:“至于说徐阁老担忧天下生员不愿异地入公门做事,更是简单!”

  张居正当即挑眉:“哦?如何简单?”

  问话之余,张居正亦是侧目看了一眼自己过去的那位好先生。

  严绍庭当即拱手,回过身看向道台上的老道长。

  他面带笑容:“皇上,微臣记得洪武二年,太祖高皇帝便降下旨意,昭告天下,全国府州县均设学校。府有府学,教授督办。州有州学,学正督办。县有县学,教育领责。

  “诸学之中,另设禀膳生、增广生、学生。禀膳生与增广生受官府供给膳食米粮,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

  “国朝至今二百年,天下读书人多有官学经历,受朝廷膳食米粮。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若增开待官生保送制亦是为天下读书人平增仕途之路。

  朝廷养天下读书人二百年,功名优待无数,而今朝廷用人,当以天下读书人报效之。”

  当严绍庭嘴里吐出太祖高皇帝五个字的时候。

  不光是徐阶,包括嘉靖、吕芳、黄锦在内,众人都明白,这件事严绍庭绝对不会说错。

  即将虽然不太清楚具体时间。

  但他依旧是下意识的开口道:“确为洪武二年昭告天下。”

  严绍庭笑着点头,继续说:“因此,微臣今日于待官生保送制另有谏言,请皇上准允。”

  嘉靖笑着点头。

  未曾作声。

  严绍庭当即说:“臣请陛下,若准允开大明待官生保送制,则以官学生为先!其一,能受朝廷膳食米粮之官学生,必先受官学审查,品行无缺。其二,官学生受朝廷优待供养,亦当为朝廷效力。其三,录用官学生,不禁恩科仕途,则朝廷非断官学生本科前途。”

  这是公开的理由和说法。

  而在严绍庭看来,虽然官学生并不一定全都品行无缺,很多时候都是地方有权势人家子弟多吃朝廷好处的法子。

  但说到底,大多数官学生还是穷苦出身,或是当下品行端正的。

  用这些人。

  比之完全从天下各地录用秀才、举人,自己相对能更放心一些。

  嘉靖淡淡一笑。

  他的目光看向了徐阶。

  “徐阁老。”

  “严绍庭当下所言,徐阁老以为可还有需要查缺补漏之处?”

  低着头的徐阶,脸色黯淡。

  自己能说官学生不可用吗?

  那就是自己这个内阁次辅在打朝廷的脸。

  想来想去。

  徐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在这件事情上再说什么。

首节 上一节 538/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