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32节
严绍庭继续说:“当下地方官府衙门,所生命官与胥吏之矛盾,实则乃是朝廷钦点命官,往往一县仅一二人,而胥吏衙役则数十数百人,胥吏衙役皆为本地,而命官则为异地,两相利害自生矛盾。
朝廷虽无法全数以地方官府胥吏衙役为流吏,却可取地方官府六房各司之首主事者,为异地任之。则朝廷届时钦点命官,上任既有助力。”
官吏矛盾,其实并不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如果真的是件容易的事情,老道长就不会犹豫徘徊,悬而不决。
严绍庭心中也清楚,自己这个法子,也不过是给往后地方官府的县令、知府多找些帮手而已。
但只要多些外地人,总能让地方上多一些相互压制,不至于地方全被本地士绅豪强把持。
这其实就是掺沙子的招数。
算不得高明。
但胜在可行。
嘉靖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因为他也看出了这个法子的可行之处。
但他仍然询问道:“如何取异地之人为流吏?”
法子是可行的。
但人从什么地方找,却是最关键的。
严绍庭当即开口:“天下秀才数十万,举人十数万。百万读书人,而每科却仅有进士数百人。治民之才,或不精通经学文章,却亦可用之。”
说完了开篇。
严绍庭终于是沉声说出自己最终的计划。
“臣请陛下降下隆恩,昭告天下。”
“此后朝廷取天下秀才、举人,为籍贯之外府县吏首,称之为待官生,以太祖高皇帝考官之法,九年为期,期满无错,则授之以同进士出身,初任一县丞或令。”
“则,天下无望恩科高中之才,自不会嫌为吏,而为待官生,仕途亦有新望。”
说完之后。
严绍庭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在刚刚提出的掺沙子的招数之后。
他真正要提的,就是此刻的算得上是大明版的保送生制度。
天下读书人,自然都是以恩科高中为终生目标。
但这些人也不全都是傻子。
可能经历两三次春闱或乡试不中后,也会知道自己在科举一途是没有希望的。
但这些人往日里又会碍于情面,自然不愿意屈身官府为吏。
更多的,可能会如当初的徐渭一样,投靠在某一个大官手下作为幕僚师爷。
但现在。
自己给了这些人一个保送的机会。
朝廷现在用他们,也不是将他们当做胥吏,而是待官生。
这名称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样。
是等待授予真正官职的生员。
虽然干的还是一样的事情,但名义上却更加的好听,也算是给了这些读书人一个可以说道说道的面子。
而且只要干满九年,差事无错,就能保送一个同进士的出身,然后就可以被授予真正的官身。
这算是为天下读书人重新开辟了一条道路。
同时也为某些权贵做出了对应的限制。
九年,必须是要干满的,别想钻空子。
面子照顾到了。
前途也给到位了。
于情于理,即便会有些死脑筋觉得这是让他们屈尊降贵,但大多数人恐怕会欣然接受。
毕竟。
在永远科举无望和干满九年就能拿到保送名额,真正入仕为官相比。
就是傻子都能分的出来轻重。
至于说面子?
能当官,就是最大的面子!
现在就看老道长会不会给天下读书人开这个口子。
…………
月票月票
第340章 谁反对谁就是天下人的敌人
皇城午门。
今日前来此处静坐的官员们,并未曾离去,而是在严世蕃的带领下,懒洋洋的盘腿坐在地上。
刚好这时节气候不热不冷。
阵阵微风爬上宫墙,再吹拂下来,倒是令人舒畅不已。
严世蕃似乎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
坐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一只小盒子。
打开盒子。
周围几名官员便看到盒子里装着的竟然是炒豆子。
严世蕃也不吃独食,向后挪了挪屁股,让众人围着木盒子。
“闲着也是闲着。”
“都吃点?”
说完,他自己便捏一颗炒豆子送入嘴中。
周围几名官员瞧着严世蕃的举动,又看了看午门下的几位阁老。
最后还是选择心一横,伸手捏起炒豆子送去嘴里。
反正今天来都来了。
现在也不差在这午门前当众吃炒豆子的事情了。
而如同严世蕃一样的人,其实在午门前却并非少数。
乌泱泱的人群中。
不多时就散发出各种香味来,尽都是这些前来午门静坐的官员,提前备好带来的。
一时间。
堂堂皇城大内,宫门前。
反倒成了这帮当朝百官们的秋游场。
午门下。
徐阶看的是满脸怒气,却又无可奈何,莫敢发作。
他侧目看向一旁的高拱三人,眉头更是愈发皱紧。
这三人是指望不上了。
现如今也只能看皇帝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正当这时。
一名在内阁做事的中书舍人快步走到徐阶身后。
中书舍人探身伸手,小声开口:“阁老,西苑那边皇上听闻此处事情,已经召见太子宾客及顺天府尹面圣奏对。”
中书舍人的声音控制的很好。
能让徐阶听得清楚,也能让高拱三人听明白。
徐阶却是心中一颤,立马下意识的回头看向前来通报的中书舍人。
皇上竟然召见严绍庭和张居正了!
徐阶眉头皱紧,眉心成川。
皇帝这是摆明了要绕开内阁,单独对当下这件事情做出圣裁?
高拱听闻之后,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摆了摆手,在徐阶的注视下,径直走到午门旁所设登闻鼓处搬来一把凳子,便闲情逸致的坐了下来。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