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23节

  袁炜当即拱手,笑着说:“首揆老成谋国,实乃我等应效仿之。”

  严嵩摆了摆手,端起终于是送来的绿豆汤,一勺一勺的往嘴里送。

  而他的话却在几人心里被琢磨了起来。

  李春芳反应最快。

  当即笑着拱手道:“阁老所言,下官今日起便盯着外面的风声,瞧一瞧接下来这风向到底会去向何处。”

  见两方都认同了自己的话。

  严嵩笑着点点头,而后侧目扫向高拱:“只是国朝也有成例,太祖圣训,生员不可议论国事,这一点去岁太子宾客也在朝中重申,皇上亦是未曾更改。”

  这是在点高拱。

  他如今还担着国子监祭酒的差事,相当于是管着大明朝所有学子的职位。

  高拱会意,当即嗯声点头:“下官知晓,回头便与国子监那边叮嘱此事。”

  严嵩欣然一笑。

  而后他扫目看向在场四人。

  如今的内阁格局,其实才是自己最希望看到的。

  至于徐阶拉着严讷或者李春芳入阁。

  又何妨?

  自己就算是整日里打盹,依旧还是大明朝的首辅!

  依旧是皇上最信任的大臣!

  想到此处。

  严嵩脸上笑容更盛,开口道:“都进一些吧,今日这绿豆汤熬的颇为不错。”

  众人欣然接受。

  而关于那篇官府胥吏衙役考察报告的事情,貌似也就这么被暂时按下。

  但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

  京中关于这篇报告的讨论,却是愈发热烈起来。

  官员们自然是大多都站在了这份报告的立场上,呼吁朝廷应当尽早尽快推出新的政策,用以控扼压制地方官府胥吏衙役之害。

  而在民间。

  地方上,却有不同的声音。

  这些人所代表的,自然就是地方上那些盘根错节的士绅豪强势力。

  这股势力发出的声音就更加直白。

  为何地方官府会被胥吏衙役把控,还不是因为朝廷派来的官员能力不行。

  为此这帮人还列举了不少真人真事。

  其中就有昌平治安司,以及当下的顺天府,以及海瑞所为官的几处地方。

  这些地方,可没有发生过衙门胥吏衙役欺负堂官的事情发生。

  这番反驳,无疑是直直的打了那些发声官员的脸。

  各方渐渐为了那篇文章,开始进入到白热化的辩论角逐之中。

  双方都有着合乎情理的理由。

  一时间竟然是相较不下。

  而内阁则是在当日内部争论后,对这件事高高挂起,始终都是悬而不表,不曾发表意见。

  于此同时。

  严绍庭也躲在昌平,接收着各方传来的消息,审阅着各方投来希望能刊登在昌平报上的文章。

  昌平书院人人都繁忙不已。

  因为投稿的文章太多,以至于书院里的先生们不光要继续保证书院的课业,还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审阅投来的稿子文章。

  反倒是裕王朱载坖,干的是愈发兴奋。

  “润物,这篇文章我觉得不错,你看看?”

  严绍庭接过满脸涨红,却干劲十足的裕王递来的文章。

  文章说的是某县知县年轻欠缺经验,在县衙书吏们的帮助下,将本县治理的风生水起的旧事。

  事情自然是真的。

  不过却是用了春秋手法。

  在徐渭看清说的是哪一县的事情后,立马就找到了这位年轻欠缺经验的县令的资料。

  这篇文章没有提及的是,这个县令的正妻就是本县势力最大的那户人家的嫡女。

  如此。

  这件事就说得通了。

  不过……

  严绍庭看了眼裕王,还是开口道:“徐先生,这篇文章刊登本期昌平报上。”

  徐渭看了一眼,随后点点头。

  既然他们能查出来那个年轻县令的跟脚,别人也同样能查出来。

  昌平在这件事情上的倾向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就是要力推国朝官府胥吏衙役改革。

  在陪着裕王朱载坖挑选了一阵子文章,满足了这位山长的事业心之后。

  严绍庭才留下屋中的书院先生们,带着徐渭走出书房。

  到了外面。

  严绍庭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而后开口道:“如今京中风向如何?”

  徐渭小声道:“老太爷那天在内阁发话后,内阁和六部九卿便一直保持克制,未曾发言。只是底下的官员们却是愤慨不已,大有要逼迫朝廷降旨整顿地方官府胥吏衙役的趋向。”

  严绍庭笑了笑。

  事情一如自己开始所想。

  只要给这些人一个契机,他们就绝对不会错失能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机会。

  而自己刚刚好,就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不过。

  严绍庭又转口问道:“可有人提出些有用的建言?”

  徐渭立马摇头。

  他苦笑着说道:“目前还没有听到这一类的声音,想来……”

  “想来他们也只知道讨要权力,却不知道这件事应当如何解决。”

  严绍庭不加感情的陈述着。

  徐渭脸上含笑。

  若是朝堂之上的那些人能知道如何解决,那么中原官府胥吏衙役之害的事情,也不会一直存续到现在。

  严绍庭当即面露笑容。

  “既然如此。”

  “那就不要怪我,拿下这个天下读书郎恩人的名头了!”

  …………

  月票月票

第336章 小人物的心机

  当朝廷正在为了官府胥吏衙役一事,而开始在昌平报上争论不休,俨然要演变成一场大辩论的时候。

  因为张居正的暂压已经拿到手的吏部行文。

  顺义县尚未有所变动。

  但风声既起。

  这些公门里的小吏,依旧是敏锐的感受到了风向的变化。

  这一日。

  正值九九重阳。

  本该是家人登高望远,敬老团圆的日子。

  但顺义县衙却照旧忙碌。

首节 上一节 523/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