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449节

  而在昌平。

  已经一年多都不务正业的钦天监监正周云逸,终于是想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到底是什么。

  他接连好几天都在书院后面的夹山上观察天象。

  最后。

  周监正大手一挥。

  三日后开挖!

  对。

  没有错。

  经过周监正的测算,三天之后是昌平开挖红薯的最佳时机,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俱全,定然是能大丰收。

  而三天的时间也足够昌平的消息传到该去的地方。

  “你说什么?”

  “严润物当真弄出亩产十几石的作物了?”

  “这如何是真?这如何能是真的!”

  徐府。

  从文渊阁下衙回到家中的徐阶,满脸震惊的看着给自己通报消息的师爷。

  师爷点点头:“消息就是从昌平那边放出来的,确凿无误,只是那作物的亩产究竟如何,还得要等三日后挖出来才能知道。”

  徐阶满面震惊。

  这件事无论如何,自己都不敢相信。

  亩产十几石?

  要知道,现在天底下哪怕是自家名下最好的一等水浇田,一年的亩产也不过三四石。

  若严绍庭当真找到并弄出了亩产十几石的粮食,他就能原地成圣!

  徐阶当即看向师爷:“西苑那边有什么动静?”

  师爷摇了摇头:“这一次西苑那边并没有动静,只是听说司礼监的黄锦已经带着厂卫的人,去昌平那边了。”

  见自家相爷皱眉沉思。

  师爷又说道:“属下以为,或许是皇上让他们去亲眼看看消息是否属实。毕竟若是皇上也信了这等消息,那定然会如上次一样,降旨朝廷休沐。”

  上一次。

  是所谓昌平大辩论的时候。

  那一次之后,士林之中再也没人能在经学上攻击严绍庭。

  只要昌平存在一日,那严绍庭就是真正的心学子弟,是真正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人。

  半响之后。

  徐阶这才开口道:“到时间上一道奏疏,就说老夫身体抱恙。”

  师爷当即眉头一动:“相爷是要亲自去看看?”

  徐阶点了点头。

  他长叹一声。

  “这等事情,老夫如何能不亲眼看清楚?”

  西苑。

  就在来自昌平的消息,不断的冲击着京中文武百官的时候。

  嘉靖却是面色凝重。

  他不断的看向吕芳:“你说,昌平那边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

  吕芳摇着头:“奴婢知晓严宾客在昌平种了那个红薯,只是他们昌平治安司一直派人盯着,奴婢们也一直没有机会能靠近。”

  “混账玩意!”

  皇帝不禁低声咒骂了一句。

  吕芳低下头。

  皇帝这是在骂严绍庭呢。

  半响后。

  嘉靖继续说道:“朕还记得上一次这个混账就说,天底下没有什么祥瑞,只不过是中原人此前未曾见过的东西。”

  吕芳目光转动,点点头:“主子爷好记性,奴婢记着也是这么说的。”

  嘉靖又说:“不过,若当真能有那么高的产量,朕愿意称之为祥瑞,朕也愿意欠他严润物一个人情!”

  吕芳眉头一动。

  皇帝这话说的很重了。

  嘉靖则是目光幽幽。

  自己确实已经垂拱而治了,也确实不会以百姓生死而起波澜,但若是能有如此高产的作物,他就足以被后世人称之为圣明之君!

  就看这一次,严绍庭到底能不能弄出真正的祥瑞来。

  …………

  月票月票

  还在吊水,晚点还有一章

请半天

  41度住院了如题

第300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三天的时间,说快不快,说慢不慢。

  而周云逸说的话,昌平百姓们也是老老实实听话的。

  毕竟除开周云逸乃是朝廷命官的缘故,更因为这一年多里,这位很多时候有点死脑筋的周师傅也确确实实是不计回报的帮着昌平一点点便好。

  既然周师傅说了三天后开挖红薯。

  那就算是严大少爷来了,也不管用。

  昌平农桑上的事情,如今周师傅才是最大的那个。

  反正这个道理还是严大少爷说的。

  那句话叫什么来的?

  术业有专攻。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专业的人就得听专业的话。

  嗯。

  所以严大少爷来了也没用。

  三日后。

  眨眼即到。

  周云逸似乎是算了一个好天出来,天空中挂着云层,将阳光遮挡了大半,微风和煦,不至于让这些在田间地头忙活着的人们感到酷热。

  早早的。

  几个村的百姓,就分成两批。

  一批上山在原本的红薯地上忙活。

  另外一批,则是到了山下最好的一块地里。

  治安司的文书带着人和大秤砣守在一旁。

  顺天府户房的人也被请了过来,作为见证。

  毕竟今年红薯的产量,是要上报朝廷的,得要多方作证。

  早早的。

  严绍庭就陪着裕王朱载坖,如今的昌平书院山长,吃好了饭。

  朱山长借口还有些事要处理,便让严绍庭先行到外面去。

  也不知道这位要做什么事。

  严绍庭自顾自的到了外面红薯地旁。

  徐渭当即就靠了过来,指着正带着人丈量出整整一亩地范围的周云逸。

  他笑着说道:“按照估算,今年这块地的亩产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等到时候将消息上报朝廷,侍读便又能立下一个大大的功劳。”

首节 上一节 449/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