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90节
“顺天府难道都忘了规矩了吗!”
“阁臣尚在其后,尔等便已出得宫门?”
顿时。
整个宫门内外,气氛顿时一滞。
而已经走出宫门的张居正则是脸色紧绷,转身看向站在宫门后的徐阶。
这个往日里的先生。
搀扶着老严头走在最后面的严绍庭,当即抬头看向前面。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神色变动。
而严嵩则是手掌紧了紧大孙子的手臂,给了一个眼神。
张居正持身站在宫门前,望着当众训斥自己先于内阁走出万寿宫的徐阶。
他的脸色平静不起波澜。
可是心中,却已经掀起轩然大波。
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自己往日里的这位先生,今日能当众以先出宫门这等荒唐的理由训斥自己。
足以说明很多事情了。
他当即挥袍躬身,侧身站在宫门一角。
“下官,顺天知府,知罪。”
“恭请徐阁老先行回阁。”
说完之后,张居正又连连后退,几乎是要贴到宫门下的墙上了。
徐阶则是在众人的注视下。
亦是面色不改,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阶,跨过宫门下的门槛木,走出了万寿宫,侧目看向躬身在一旁的张居正。
徐阶冷声道:“顺天府民生未定,民情如火,堂官当思如何治民一方,而非无端挑拨是非,搅动朝堂不宁。本官为内阁辅臣,若视见京畿之地横生变乱,自当奏请圣上严惩,若有大过,当以革除!”
说完之后,徐阶当众挥袍卷袖,长去万寿宫外。
严绍庭看的是一阵目瞪口呆。
他不由侧目看向搀扶着的老严头。
徐阶这是在和张居正断绝师生关系?
若不然,徐阶也不可能当众说出这些话来。
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而非往日师生之间私下里的谆谆教导。
只是不论他如何想。
众人已经是纷纷走出宫门,纷纷无视一旁躬身弯腰揖手行礼的张居正。
等到严嵩被严绍庭搀扶着走出宫门。
老严头却是拍拍大孙子的手,停了下来。
他看向张居正,面露笑容:“太岳时任顺天府,还是多加留意民生为好,只是宦海沉浮,一时岂可表于一世?若有困惑,老夫愿为开解。”
张居正却依旧是保持着躬身弯腰的姿势,不发一言。
而在前面的众人,则是心中一阵猜测。
这是徐阶和张居正断绝师生关系后,严嵩便立即投来招揽之意了?
首辅和次辅,当真是有意思。
老严头见张居正不说话,也只是微微一笑。
随后由着严绍庭搀扶着,走下台阶。
只是。
大明内阁次辅徐阶,和往日寄予厚望的学生张居正之间的师生关系。
却已经当着众人的面断绝。
这件事。
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所有该去的地方。
…………
月票推荐票
第271章 新严党的诞生
翌日。
恰逢休沐。
不管朝中争斗如何,严家现在总是习惯于有空的时候就齐齐的一家人奔着昌平别院过去。
名曰。
吸收山野之间天地精华,以修养身心,用更好的状态去为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添砖加瓦。
不过。
既然是官员休沐的日子。
严家人去哪里,自然没人能管到。
早早的。
严家的车队就踩着开城门的时辰,从德胜门出了城,直奔昌平而去。
这时节。
去年的冬小麦已经长得有膝盖高了。
水浇田也被平整后,趁着最近天气愈发转暖,百姓们开始忙活着挽起裤脚衣袖,弯腰在田里插秧。
马车离着昌平越近。
进到昌平的范围之后,路边肉眼可见的多了很多的桑树。
几乎是见缝插针式的。
这是如今掌管严家内宅和产业的陆文燕大妹子,在纺织厂之外新弄的种桑养蚕产业。
别院后面的夹山上,去年冬天经过了一轮砍伐挖掘平整后,如今也都种上了桑树。
更不要说关沟一带的燕山山脉,也都被种上了桑树。
若不是北地实在不适合种植茶树。
执掌严家的陆大妹子,都要尝试尝试发展燕山茶了。
其实说起来,北地也并不适合种桑养蚕。
但架不住陆大妹子心善,总想着给昌平的百姓多弄些进项。
所以反正奔着蚊子腿也是肉的原则。
昌平现在也算是发展了一点种桑养蚕的产业。
马车悠悠。
微风吹拂。
春日里的暖风,裹挟着田野里庄稼的气息,涌入马车里,令人心旷神怡。
伴随着一阵孩子们的嬉闹声。
马车终于是缓缓停在了昌平书院门口的大广场上。
这边的人早就接到了消息。
陆文燕早早的就从纺织厂那边带着芸娘赶了过来,徐渭也带着周云逸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
“阁老。”
“爷爷。”
“小阁老。”
“父亲。”
“侍读。”
“郎君。”
陆文燕和徐渭等人分别开口恭迎老严家的老少爷们走下马车。
严嵩这会儿再也没了平日里圣前奏对的时候,那副昏昏欲睡老眼昏花的模样,眼睛里都透着精光,脸上气色红润。
他冲着面前的人笑呵呵的眯着眼点着头。
“好好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