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233节
忽然的。
整个昌平街道上,爆发出一道整齐的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嘶吼声。
“誓死守卫昌平!”
“誓死守卫京师!”
“……”
“誓死守卫昌平!”
“誓死守卫京师!”
“……”
“……”
开始。
是那些昌平民壮们齐声嘶吼。
慢慢的,整个昌平百姓,无分老幼,齐声呐喊了起来。
很多人,是在徐阶他们看不到的地方。
但是声音。
却清清楚楚的传到他们的耳中。
山坡上。
红薯地旁。
山下的如海啸一般的呐喊声,传入到了皇帝的耳中。
嘉靖面色涨红,双手藏在道袍下,紧紧的握成拳头。
“百姓有死地之志。”
“朕……”
“甚悦!”
嘉靖低声呢喃,忽的双眼精光斗射,看向吕芳:“吕芳!速回京中,拟旨!”
吕芳立马躬身上前,准备俯听圣谕。
但嘉靖却是忽的摇了摇头。
“不,再等等。”
“朕要看看,还有没有能让朕意外的事情了。”
吕芳脸上微微一笑,无声的退到一旁。、
一直守着皇帝的陆绎,眼珠子一转。
姐夫这是又要得好处了啊!
而在山下。
在那如浪潮一般的声浪中。
所有人都面目呆滞。
人们的脸上有着震惊,有着诧异,有着无数种的表情。
声浪渐渐平息。
可那余音,却好似盘亘在人们的耳畔,久久不能平息。
这是真的吗?
所有人的心中,不由的生出了疑问。
他们不懂。
为何昌平这一万多百姓,竟然全都能有死地之志。
而在人们的疑惑中。
严绍庭面带微笑,转身看向徐阶。
“徐阁老,我昌平誓死守卫京师之志。”
“徐阁老可曾听请了?”
…………
月票推荐票
第186章 我全都要
余音回旋的街道上。
严绍庭那带着笑的询问声,不光是传入了徐阶的耳中,也传入了其他人的耳中。
已经没有人开口出声了。
今天。
从出城到了昌平。
他们就已经震惊了无数次。
一切都好似是那么的不真实。
万余百姓,能同心协力,完成均田,还能共养老幼,坚守农约。
现在。
这一万多百姓,能是人人皆有死地之志。
便是那些原本,还在路口处与他们攀谈推销着陪同游玩,只为了挣那三十文钱的孩子们。
也在刚刚那如海啸般的浪声中,发出了他们那稚嫩的声音。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厚着脸问上一句。
这一切是不是真的。
因为即便是严绍庭,甚至是内阁首辅。
也不可能让这一万多人,能够如此的同声一气。
而更关键的是。
这些昌平百姓脸上的表情,是那么的真挚纯粹。
几乎是同一时刻。
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位老夫子开口询问。
“如何做成?”
昌平是如何从一个大明寻常地方,成了现在这样。
这不光是三位老夫子的疑问。
也是在场所有人的疑问。
任凭他们如何想,都无法想明白这件事的原因。
严绍庭只是淡淡一笑:“这个问题,晚辈无法回答,但晚辈可以带着诸位亲自看一看。”
他倒确实不记得是哪位大人物说过的。
说的再多,不如亲眼一看。
文字是苍白的,言语是寡淡的,唯有亲眼看到的,才是五彩十色,生动具象的。
这也是他一开始为何会借着京中那吹捧的名声,顺势含糊的接下所谓昌平大辩论的事情。
卖个噱头。
把这些人哄到这里来。
让他们亲自看上一眼。
只要有了这一眼。
便胜过千言万语。
其实不用严绍庭说。
在场的这些人便已经迈出了双脚。
往昌平书院方向走去的路上。
沿街尽是昌平百姓手工做成的各式物件。
诸如精致的竹编物、孩童的木制玩具,又或是独具特色的手帕子,妇人们手纳的布鞋等等。
虽然比不过京师那等物华天宝。
可却有乡野独有的气息。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