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220节

  严绍庭就陪着老严头从内阁回到家中。

  爷孙两对于翘班这件事,并没有太过在意。

  严绍庭是有老道长口谕,可以随便溜达,不必在意各司点卯。

  至于老严头?

  人家是大明朝的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谁敢查他的全勤?

  爷孙两一前一后进了书房。

  严嵩刚一坐下,便开口道:“三日之后,当真都准备妥当了?”

  严绍庭点点头,一边忙活着泡茶,一边笑着说道:“不过是经学上的事情,无关朝政。”

  严嵩笑了笑,但眼底却依旧是带着凝重:“虽无关朝政,可在朝为官,却不能忽视士林风声。若不是你偏要自己解决,爷爷都准备去信当初的好友,邀他们入京为你助阵。”

  严绍庭冲好了茶,送到老严头面前。

  他自然是相信老严头在士林里的地位。

  即便朝中如何不满于他,士林中人却不能忽视老严头和王大宗师的关系。

  当然。

  这里面也有老严头自己在经学上的成就。

  这是无人能够指摘的。

  这么多年下来,朝野上下多少人弹劾老严头。

  可又有几个人,有说过老头子学问不行的。

  没有。

  一个都没有!

  见大孙子不说话。

  严嵩只好转口道:“那将孙克弘这颗棋用起来?”

  虽然他不太清楚这个孙克弘为何会被大孙子提及,而对方又和内阁那位又和关系。

  但既然知道了。

  自然就可以从中作文章的。

  严绍庭却依旧摇头:“若是孙儿用这些手段,而不堂堂正正的应对那些士林前辈,往后在士林终究是走不稳的。”

  当他从陆绎那里知道事情后。

  严绍庭就清楚。

  这是自己必须要正面应对的问题。

  用阴谋?

  或是手段?

  都会胜之不武。

  而自己跟着某人之后,有样学样的打算,也就无法实现。

  更不要说。

  当个权臣了。

  见大孙子决议已定,严嵩便不再多言。

  只是心中却是哼唧着。

  他倒是没说,自己其实已经去信几位离着京师较近的好友,邀请对方前来京师,去昌平严家别院小住几日。

  后手。

  总是要预备着的。

  哪怕最后并没有用上。

  就在爷孙两商量着三日后,要不要一起翘班去昌平的时候。

  西苑。

  这座北京城里,各处无数的消息,也在不断地汇聚到一起。

  进了万寿宫中。

  嘉靖将各方送来的消息放在一旁。

  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这么说来,这些人都在等着三日之后的昌平辩论了。”

  嘉靖目光深炯,面露审视。

  吕芳则在一旁解释道:“眼下已经有不少人放出话,要一观此次难得一见的大辩论。”

  嘉靖则是鹰目冷峻,冷声开口道:“严绍庭那小子,没有什么小动作?”

  吕芳摇摇头:“似乎是没有,自从那一日严府巷劝散一众秀才生员,收服在场举人,使得人人皆称严师外,这些日子便都是老老实实当差做事。”

  “老实?这些日子,他都中午开溜回家几次了!”

  嘉靖冷哼一声,只是脸上却带着笑容。

  吕芳也不说话,只是脸上含笑。

  他心里倒是嘀咕了两句。

  让严绍庭不必理会各司点卯,这话可是您自己说的。

  金口玉言。

  人家中午开溜回家,那也是奉旨开溜。

  半响后。

  嘉靖却是忽的开口道:“传朕口谕,三日后,朝廷休沐,大小官员不必上衙点卯。”

  吕芳心中一惊。

  皇帝这是直接让三日之后朝廷所有官员休沐,这就是在为三日后昌平那一场大辩论让道了。

  惊讶之余,吕芳赶忙躬身领命。

  嘉靖则是顾盼神飞:“朕倒是要看看,这一场,那小子能不能再过一关。”

  吕芳面有疑惑:“主子爷是要再借机考校严侍读一番?”

  嘉靖不置可否,出声说道:“若是这一关也过了,朕到时候便给他个赏赐。”

  吕芳缓缓低下头,心中却是生出一股怪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似乎变得热衷于给严绍庭出难题,然后便满心期待的等着对方解开难题。

  甚至于。

  是乐此不疲。

  当吕芳还在为此百般不解的时候。

  却听道台上又有声音传来。

  “传口谕给陆绎。”

  “告诉这小子,别以为朕不知道他整日和他那个姐夫厮混在一起。”

  “朕如今交代他一桩差事,若是办好了,朕既往不咎,往后也不再管他。”

  “可若是办砸了,朕便将他数罪并罚!”

  陆绎。

  那可是皇帝自小玩伴的儿子。

  还能当真罚了?

  吕芳拱手,面露笑容道:“奴婢等下就去传谕。”

  嘉靖则是挥手,双眼炯炯有神。

  “告诉那小子。”

  “三日之后。”

  “朕要出宫看戏。”

  …………

  月票推荐票

第179章 辩经?哪有赚钱重要!

  随之西苑一道旨意。

首节 上一节 220/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