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137节

  所行诸事之风格,也和过往截然两样。

  现如今的严家所做的事情,完全是在规则之内进行,且时时紧握规矩二字。

  这种行事风格,过往不该是自己和朝中清流们所行的吗。

  何时,严家也是如此做事的了。

  徐阶的心中,有着无数的疑惑,一时不得其解。

  严绍庭则已经开口道:“下官其实觉得,苏松两府田亩隐瞒一事,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海瑞这人,传闻颇为执拗,想来也是一意孤行,不然有张阁老在苏州府,如何不会去劝阻海瑞?”

  依旧是不忘挖坑。

  挖坑之余。

  严绍庭继续道:“只是不论如何,眼下海瑞这三十二份奏本已在京外,加之朝廷眼下亏空严重,无论如何都是要彻查到底的。

  下官倒是觉得,正好此次京中各部出了军需贪墨的事情。

  不如就趁此机会,劝说苏松两府人家,将过往隐瞒的田亩主动坦白出来。

  朝廷今年改了两府十五万亩棉地为桑地,想来对乙字库存储也是有影响的。

  坦白了隐瞒田亩,来年就都种上棉花,田亩登记造册。如此所谓田亩隐瞒一事,也就不算什么事了,而朝廷又能再开财源,添补亏空,一举两得。”

  要不是老徐肉厚,自己也不会逮着老徐一个人薅羊毛。

  严绍庭瞄了一眼徐阶。

  怪只能怪老徐你平日吃的太多了。

  要将过往隐瞒田亩尽数坦白!

  徐阶心中瞬间堵了一口气。

  见老徐扭扭捏捏,一直不愿开口的模样。

  严绍庭只好继续说道:“前些日子,朱时泰在台州花街一战后,写了份信给下官。”

  徐阶当即眉头一跳:“哦?小国公此次去了台州军中,可谓是焕然一新,军功颇盛。不知小国公这次信中,都说了什么?”

  严绍庭摇着头淡淡一笑,随口道:“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只是他们抓了些倭寇和假倭,听说是查出了些海商的事情,似乎和咱们大明东南沿海,有诸多牵连。”

  徐阶又是心中一跳。

  只觉得今天出门,是没有看黄历。

  事情这是一桩接着一桩的蹦出来。

  严绍庭则是目光平静的注视着徐阶,心中平静如水。

  自从孝宗朝,大明宝船图被毁,朝廷就再无对外出使。

  成祖一朝的七下西洋,为朝廷带来无数钱粮的事情,便再也没有出现。

  而这里面的好处,都随着那一把火,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士绅大户手上。

  毕竟朝廷没有能力再下西洋,和外商做生意,却不代表这些东南士绅大户们,就没了能力。

  听说,其实宝船图现如今还藏在东南士绅大户家中。

  只是不知真假。

  而徐阶就在松江府,就在长江口子上。

  而松江府隔壁就是杭州府。

  杭州府设有市舶司。

  因而,松江府天然的就是一个对外海商走私的好地方。

  松江府啊。

  他老徐家,可是只手遮天的存在。

  徐家那么多隐瞒下来的田地,每年产出无数的棉布,除了在国内销售,更多的是去了哪里?

  “老夫以为,润物所言,颇为合理。”

  徐阶一声轻叹,重新恢复成了大明内阁次辅,脸色庄严肃穆。

  严绍庭则是微微一笑:“徐阁老也以为,让苏松两府坦白隐瞒田亩,栽种棉花,为朝廷添补亏空,是个好办法?”

  徐阶心中几乎是在滴血啊。

  那可是泼天的财富啊。

  这严绍庭却是拿着刀,一刀一刀的从自己身上刮肉下来。

  可徐阶却是强撑着,脸上露出正气:“万事不如朝廷安稳!万事,不如添补朝廷亏空!东南乃朝廷赋税重地,责任重大,如今既然查出田亩隐瞒,又得实证,如何能不改之?”

  这一刀。

  终于是落在了徐阁老的身上,刮下来一大块肉。

  严绍庭当即拱手,面露笑容:“那下官这就去西苑,玉熙宫内面圣奏对,将徐阁老此番谏言,禀明陛下。”

  徐阶却是摇头:“事情是海瑞查出来的,此般建议,也是严侍读想到的,老夫如何该窃据功劳?”

  严绍庭却是拒绝道:“徐阁老乃是内阁次辅,若是没有徐阁老应允,下官如何敢言?若是今日陛下亦应允了此事,届时还得要徐阁老鼎力相助,才好将两府隐瞒田亩,一一清查出来,登记造册,弥补朝廷亏空,增添财税。”

  徐阶的心不断的滴着血。

  这个严绍庭,不但从自己身上刮肉下来。

  竟然还要自己拿着刀,在自己身上刮肉!

  属实可恶!

  徐阶目光幽幽,深深的看了严绍庭一眼。

  “既如此,严侍读辛劳,本官自当出力相助。”

  严绍庭颔首点头。

  “那……下官告退。”

  说完,严绍庭便转身离去,往玉熙宫方向而去。

  徐阶则是一直站在东直门下,看着严绍庭的身影,在奉天门内五龙桥广场上消失。

  随后他才满脸阴沉,眼中充满寒意,冷哼一声。

  此刻徐阶也不往吏部去了。

  转身便回文渊阁。

  到了文渊阁外。

  徐阶便叫了徐家的仆人出来。

  文渊阁不算小,而为了方便照顾上了年纪的内阁辅臣们,朝廷一直是准允各位内阁辅臣当差的时候带着家中仆役。

  本意就是为了方便内阁辅臣们有什么事,能有各家仆役照料。

  徐家的仆役听到传唤,立马出了文渊阁。

  外面,四下无人。

  几十年伺候在徐阶身边的徐家家生子,小声询问道:“老爷,有事吩咐小的?”

  徐阶脸色阴沉:“回府,叫上几个人出城,沿着官道往南边找。”

  仆役心中疑惑,继续询问道:“老爷要找什么?”

  徐阶心里一滴一滴的流着血。

  却只能强忍着怒火,沉声道:“找苏州府那个海瑞送来的三十二份奏章。”

  仆役眉头一跳。

  “老爷是要……”

  徐阶却是冷哼一声。

  吓得仆役赶紧低下头。

  徐阶这才闷声道:“最近天气越发炎热,京师又许久不曾落雨,天干物燥。你记着,这几日去兵部提醒一下,务必要督令官道驿路,小心防火,莫要误了朝事。”

  仆役心中震惊,不由抬头看了一眼自家老爷。

  徐家可是很久没有再做过这等事情了啊。

  仆役心中担忧,不免再次小声询问道:“那……那驿站里的……”

  徐阶立时挥袍,冷眼扫向仆役。

  他已然提起脚步,迈向文渊阁内。

  没几步,却有声音传入仆役耳中。

  “都杀了吧。”

  “干净一些。”

  仆役一颗心瞬间堵住了嗓子,只能无声弯腰,然后悄悄压着脚步退后。

  退后许久,方才转身,赶忙提起脚步往宫外跑去。

首节 上一节 137/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