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134节

  陆绎还是小声开口道:“不过您要是真的想让这些奏本不进城里,也不是没有法子。”

  严绍庭目光幽幽的盯着陆家小舅子。

  他总觉得这小子是有点谋逆心理的。

  陆绎则是继续鬼鬼祟祟的小声说道:“这时候酷热难耐,一个不小心某处驿站烧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严绍庭立时狠狠的瞪了一眼。

  就知道这小子没好心思。

  竟然还敢烧驿站,毁了监察御史的入京奏本。

  严绍庭当即严词道:“收起你这些心思,只要拦在城外两个时辰就行。”

  陆绎点点头,往院门处的齐大柱那边走了两步。

  随后他又回头道:“真的?其实我说的法子,真的可行。”

  “滚!”

  严绍庭一声怒吼。

  陆绎拔腿就跑,到了院门处,不等齐大柱反应过来,这小子便拉着对方一溜烟的消失在严绍庭的视线里。

  院中寂静。

  严绍庭抬头看向诏狱外的那棵硕大参天的槐树。

  也不知道是谁提议的。

  竟然会在这诏狱院中种了一颗槐树。

  不过此时槐树树叶茂密,春日里存留下的槐花还能零星看到几串。

  枝繁叶茂的,倒也不觉得阴森。

  倒是诏狱里不断传来的惨叫声,让人觉得不寒而栗,阴森恐怖。

  严绍庭摇摇头,记着时辰,提起脚步迈出诏狱。

  出了锦衣卫衙门,严绍庭便寻路往皇城内走去。

  算算时间,两个时辰后,朝廷各部司衙门也就到了下衙的时候。

  而按照惯例,如海瑞这等小小监察御史的奏本,会先被送到通政使司衙门。而后会因为他是监察御史,那三十二份奏本会被放在今日收到的所有奏本的最上面。

  等到明日一早,各部司衙门上衙前,就会被送入文渊阁,交由内阁辅臣们审阅票拟。

  若是在今日朝廷下衙前送到,则依旧会按照惯例,直接抄录存档后便直接送到文渊阁,由内阁辅臣们当日完成审阅票拟。

  当然,这是大明朝如今的行政流程。

  而若是放在国初,凡是御史的奏本,都将会不分时辰的直接送至圣前审阅。

  进了皇城,沿着熟悉的道路,走到文渊阁班房外。

  这几日严绍庭都在宫外忙活着清查军需贪腐一事,数日不曾来文渊阁。

  班房外的那张小桌上,堆着几份也不知是昌平还是东南来的奏本。

  左右都不过是些小事。

  严绍庭未曾在意,而是拿着陆绎给的那份有关于海瑞那三十二份奏本摘要的纸张,塞进袖中,而后便走进班房。

  “下官,参见严阁老、徐阁老、高阁老、袁阁老。”

  数日不见。

  严绍庭忽然而来。

  一时引得班房内四人抬头注视。

  四人脸色各异,心思自然也不相同。

  严嵩依旧是满脸笑容,如今看自己这个大孙子,是越看越喜欢。

  大抵是恨不得现在就将屁股下那把椅子,让出来给大孙子坐。

  徐阶则是默默无声,只是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几分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新晋内阁辅臣袁炜倒是热情,招呼了一声,又开始想着什么时候能和严绍庭私下里聚一聚。

  反倒是高拱。

  有别于往日的露出真挚的笑容。

  “润物来了啊,可是军需的案子有眉目了?”

  高拱很是热情,最近因为替文官们再一次阻拦住皇帝插手军权,而被朝中文官们无声推捧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俨然已经是限制皇权的急先锋和表率。

  而清查军需,高拱那旗帜鲜明的态度,更是在朝中收获了包括但不限于科道言官们的称赞。

  私下里。

  官员们虽然不敢言皇权、军权一事,但对于吹捧高拱亦有首辅之德的话,却是在不少人中间流传开了。

  严绍庭颔首点头:“回禀高阁老,确实是京中各部司衙门军需贪腐一案的事情。”

  高拱满脸好奇,已经自居为清查京师各部衙门军需贪腐一案的主导者。

  他开口询问道:“案子查到哪一步了?可曾明白了,如何贪腐,又有哪些人参与其中?”

  严绍庭回道:“回阁老的话,京中各部司衙门军需贪腐一事,下官等人彻夜审讯。现如今可以知晓的是,此事根源是出在朝廷财政亏空上。

  因这些年朝廷财政吃紧,下面人拿不到足够钱粮,方才致使成例军备军械制造,相较过往几乎是则折半。

  不过,即便是朝廷钱粮短缺,也不能掩饰了这些人继续从中上下其手,横行贪墨。有关涉案官吏,已经有锦衣卫在整理供词文书,不日便能整理出来,交由内阁审阅,再行呈奏陛下。”

  高拱面露笑容,眼神中带着满意。

  他身居内阁,执掌户部事,自然是不愿意看到朝廷如今艰难时局之下,还有人在下面悄悄的大肆贪墨。

  一群不成器的玩意!

  朝廷能有几分钱粮,竟然还敢贪墨。

  愚蠢至极!

  高拱心中暗骂着,开口说道:“案情清查如此迅速,润物辛苦了。”

  在他之上的徐阶,则是默默的侧目看了一眼高拱。

  徐阶眼神流转,心中默默腹诽。

  前些日子,你高肃卿可不是这样说的。

  那时候你高肃卿,是恨不得当场就手刃了严家一众的。

  如今倒是夸赞起了人家。

  而严绍庭却是话锋一转:“不过……下官今日来文渊阁前,户部乙字库大使,在审讯之时不堪刑讯,已经死了……”

  班房里,气氛一沉。

  几人神色变化,却未曾多言。

  毕竟进了锦衣卫诏狱,那些个犯官的结局,便早已注定。

  严嵩则是默默开口道:“这人死不足惜,只是有关乙字库的案情,可否查明?”

  严绍庭点点头。

  目光在班房内游走,瞥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徐某人。

  徐阶似有所感,迎上严绍庭的眼神。

  随后徐阶开口道:“该犯可曾坦白出什么?”

  严绍庭嗯了一声,笑着说道:“这厮当真是嘴硬,至死都不曾应下自己所犯诸罪,临死之前竟然狂言,罪不在他身,而是在我大明朝朝堂之上,在这文渊阁内。

  下官以为,这厮可谓是临死疯狂,意图胡乱攀咬。如今死了,便也是合该如此,罪有应得。”

  听到严绍庭所说。

  徐阶的脸色果然是悄然一松。

  但是下一秒。

  严绍庭却又说道:“不过……”

  刚刚放下心的徐阶,又是心中一紧。

  那户部乙字库大使,死了也就死了,怎么事情还没完没了了起来?

  严绍庭继续道:“这厮死之前倒是说了,户部乙字库往日负责朝廷棉军服、棉甲及奏本用纸存储。而今乙字库中,所存物资十不足一。

  而依照过往惯例,乙字库所需棉军服、棉甲,皆是以去岁各地所产棉花,织造而成,待年底或年初运至京中,存于乙字库。

  数目清楚,一旦朝中定下要运往何处军中,便可年中运至,以备诸军将士使用。

  而乙字库之账目,自数年前,便开始慢于过往成例,时至今日,库中亦是十不足其一。

  下官查其他各库账目,亦有此等问题,然唯有乙字库最为明显,最为胆大!”

  班房里,严绍庭默默的解释着。

首节 上一节 134/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