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112节

  他脑袋里开始出现一些大胆的联想。

  随后,陆绎如同是悟通了所有事一般,满脸吃惊的看向严绍庭:“姐夫,你不会是说,今天这件事是徐阁老他们做的吧?这不可能吧……那他们是真的大胆!”

  这小子真的是一点都没继承老丈人的智慧。

  也是真的敢想。

  严绍庭无奈的白了一眼,说道:“刚刚我与徐阁老、高阁老那里丢了一些话。这些年朝廷各部衙门,大多都是他们的人在当差做事,这一次陛下命你我彻查此事,说不得他们就会因为慌张,急于料理首尾,从而暴漏出一些我们过去不知道的事情。”

  若不是为了这,自己刚刚也不会当着老徐、老高的面,说要查户部的账目。

  陆绎则是眼露崇拜:“原来姐夫你是在和他们玩打草惊蛇,引蛇出洞的计谋啊!”

  严绍庭哼哼了两声,转口道:“这些事先不急,等下出了宫你先回衙门,将放在各部司衙门的人召回,尤其是五军都督府。”

  “为什么啊?”

  陆绎觉得现在的姐夫,让他越来越看不懂了,也越来越跟不上姐夫的思路。

  严绍庭只能是苦口婆心的解释道:“给五军都督府卖个好,就算如今他们手上没权,但对你还是有益处的,你现在就骑马赶过去,亲自将人喊回去。”

  虽然不懂到底会有什么好处,但这话是二姐夫说的。

  陆绎还是乖乖的点头,翻身上马,说了一句姐夫小心,便驾马扬长而去。

  看着小舅子出宫的背影,严绍庭亦是上了马背,却不曾急行,只是任由身下战马慢慢走向宫外。

  “到底是谁做的这件事?”

  严绍庭低声自语着。

  这是他今天唯一想不明白的事情。

  不论怎么想,都想不通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虽说老徐、老高这些人对于那张椅子上的人是谁,心中并不怎么看重,但他们也犯不着会如陆绎所想的做出这等事情。

  勋贵就更不可能了。

  而京中各营兵马,看今天城中只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就知道也不可能是京营做的。

  那这件事就成了个没道理的事情了。

  想不通这件事,严绍庭只能转而想别的事。

  他不由的想到了前些日子去户部准备报道,履行自己作为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职责的时候,在户部衙门遇到的那一幕。

  那两人,似乎分别是宣府军和京营出来的。

  正当严绍庭想到当初在户部见到的兰永震、郭玉创二人之时。

  身下的战马已经驮着他出了西安门。

  耳边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严侍读,当真是巧,在下又见着您了。”

  马背上,严绍庭低头看去。

  只见宫门外,总督京营、镇远侯顾寰,正满脸笑容的看着自己。

  这哪里是巧合?

  分明就是你镇远侯等在这里的。

  严绍庭脸上露出笑容,牵着缰绳下了马,朝中顾寰抱拳拱手。

  “原来是顾侯,当真是巧了。”

  严绍庭皮笑肉不笑的打量了镇远侯顾寰一眼。

  面对不曾点破但脸色暧昧的严绍庭,顾寰却是面不改色,说道:“今日西苑突生事变,严侍读却能临危不乱,披甲入宫拱卫陛下安危,此等忠心、勇武,哪是寻常人能做到,在下可是万般佩服。”

  严绍庭淡淡道:“顾侯言重,不知顾侯可还有事有所交代?”

  既然顾寰有意等在这里,那该急的也是他这位总督京营军务的人才对。

  想来,等在这也大抵也是为了京营的事。

  顾寰见严绍庭摆出很忙要走的样子,露出几声苦笑。

  “严侍读稍安勿躁,在下确实是有些事情,要与侍读商议。”

  这才是商量事情的态度嘛。

  严绍庭正过身子,看向顾寰:“顾侯尽管说,能出力的地方,下官定会相助。”

  顾寰却是连连摆手:“哪里是要侍读出力的,上一回侍读在户部,碰巧遇见我京营那不成器,办不好差事的参将,出手相助方才保住那厮和我京营的脸面,已经是出了大力,我京营还未曾感谢侍读。”

  “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顾侯言重。”

  严绍庭语气平静,心中倒是有些意外,今天竟然都是来感谢自己的。

  前面是朱希忠那三位老公爷,现在又是总督京营的镇远侯顾寰。

  顾寰轻咳一声,目光扫视左右。

  此刻西安门外只有零星几名朝中官员,还在等待着要见到皇帝,确认皇帝安危。

  而大多数人,都已经开始担心,手拿查案权力的严绍庭,会不会突然将手中那把刀砍到他们的脖子上。

  见顾寰如此模样,严绍庭只是微微一笑,便牵着马往外走去。

  顾寰并肩走在一起。

  “今日西苑发生这样的事情,大伙都没有想到。但刚刚在玉熙宫圣前的时候,侍读也是看见了的。

  徐阁老和高阁老,似乎是怀疑今日行此等大逆之事的人或是那把火器,是出自我京营之中。

  这件事还望侍读明鉴,我还是那句话,可以性命担保,京营绝对清白。”

  有一个喊着清白的人。

  严绍庭转头,目光看向脸色凝重,信誓旦旦的顾寰。

  他露出笑容,摊了摊手。

  “下官自然是相信顾侯和京营弟兄们清白。”

  “但就怕有人不愿意相信。”

  …………

  月票推荐票

  感谢血流三千尺、Rongke、海阔星朗、虚情假意才是真的打赏

第112章 严绍庭要做什么

  顾寰脸色一变,露出几分不安。

  即便自己受陛下信任又如何,当初初任漕运的时候。

  自己就因为被朝堂攻讦,被皇帝下旨召回京师,足足圈禁在家大半年。

  直到查清,或者说是风波平息,这才被放出来从而转任京营的。

  “敢问侍读,会是何人不愿相信我京营上下清白?”

  严绍庭却卖起了关子:“是谁重要吗?重要的是,顾侯执掌下的京营,当真清白?”

  顾寰沉默了。

  这世间就没有真正的清白。

  京营上上下下,数万兵马,哪里能事事清白。

  见顾寰沉默不语,严绍庭嘴角微微一扬,转口道:“说起来,下官对顾侯也是景仰已久,只是始终不得相识,往后若有机会,还望顾侯不吝往来。”

  顾寰面露好奇:“侍读言重。”

  严绍庭却是连连摇头:“不,下官只是照实而说。顾侯当年总督漕运,所奏诸事,虽仅限漕运,却对下官多有启发。”

  顾寰脸上的好奇更浓,目光也不由多了几分期待。

  严绍庭却是脸上含笑。

  他扪心自问,自己身处当下其实并没有多少的优势或者过人之处,无非是熟悉这些已经发生或是即将发生的事情。

  但却也正是因此,他可以根据这些即将发生的事情,去提前熟悉这些事件里的人物。

  如何才是最容易打动当下这个时代的人的手段?

  那就是让对方深刻的以为,你对他是无比的了解和推崇,让其产生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

  顾寰的过往其实很简单,所做的事情也很容易总结。

  严绍庭双眼带笑的看向面露好奇的顾寰,轻声开口:“嘉靖二十二年,顾侯上奏陛下,陈述漕运七事。

  有司交兑、运粮迟误、审编旗甲、轻赍银给、刮铁收受、领席折银、漕司告理七事,自奏于圣前,一改往日漕运之弊。

  下官研读许久,若有朝一日为地方父母,顾侯昔年此般七事奏,足可让下官引以为鉴。”

  漕运就是顾寰心中的一根刺。

  这么多年过去了。

首节 上一节 112/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