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57节

  朱允熥又问道,“开平王府的田地有多少?凉国公府呢?”

  常升赶紧说道,“府里除了朝廷赏赐的公田,并没有多少田地,供府中吃住是够了。”

  朱允熥满意点头,继续追问,“凉国公呢?此前不是侵占民田吗?现在腾退了没?”

  常升更为尴尬,赶紧说道,“前两天侵占民田被陛下责罚后,腾退了一些。前些天母亲去了凉国公府,帮忙退了一些,现在差不多只剩公田了。”

  朱允熥这才露出笑容说道,“还是外祖母办事妥帖,凉国公也算是得胜还朝,我看看是不是找个机会让你去出迎。”

  得胜还朝肯定要庆祝,但是这一次不是北伐大捷、不是捕鱼儿海大捷,自然不用朱允熥亲自出迎,更别说老朱去迎接了。

  常升就算是再纨绔,也明白些事情,“可是让凉国公遣散了义子?”

  “正式收下的怎么遣散?”朱允熥没好气的说道,“那些口头上的就该遣散的就遣散了,无非是想要仗着凉国公威势向上爬。让他收敛点,别闹的难看了!”

  随即朱允熥有些无奈,说道,“二舅,你也抓点紧,该添个孩子了。”

  说起来悲催,开平王府现在只剩下常升、常森两个男丁,常茂没有儿子,常升和常森也没有儿子。

  常升这都人到中年了,可能过两年才会有个宝贝疙瘩常继祖。

  蓝玉那边也是一样,他哪里不知道那些义子的心思。可是只有一个女儿,现在还是蜀王妃他最怕的事情就是自己人没了,连个烧香的都没。

  正式收下的义子们就算只是攀附富贵,碍于脸面也该去烧香祭奠,要不然要被世人的口水淹死。

  常升也尴尬,连忙说道,“咱也请了太医帮忙看了,也没少纳妾,就是添不了一儿半女。”

  常升也知道外面有人说是常家遭了报应,是常遇春当年杀俘的原因导致现在开平王一脉都是子嗣艰难。

  所以这些年常家上下也都是小心谨慎着,常蓝氏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施粥、求仙拜佛。

  开国勋贵子嗣艰难的,开平王这边的、宋国公冯胜以及蓝玉,这三个最显眼。

  朱允熥就只能说道,“药不能乱吃,我觉得肯定该有子嗣。名字我都想好了,以后就叫常继祖。”

  朱允熥在为舅舅没有儿子在着急,在东宫那边实际上也是一样。

  安庆公主已经下嫁欧阳伦十年了,可是现在肚子一直都没有个动静。

  虽然她是皇帝嫡女,没有人敢当面说什么,可是私下里也少不了有些编排等等。

  在如今这个重男轻女的社会,生不出儿子就是原罪,更何况连个女儿也生不了,那更是没有地位了。

  结婚十年没有一儿半女,有些人家就可以直接休妻了。

  七出者:无子,一也!

  明朝的驸马比起北宋强一点,因为可以当官。但是也强不到哪去,驸马爷肯定不可能有机会三妻四妾,就算是去青楼等地都是大罪。

  宁国公主就劝着妹妹,说道,“你和驸马不要总是怄气,都快三十的人了,还不稳重些!”

  “我还不稳重?”安庆公主有些不服气的说道,“这些年我也算是恪守妇德,外头那些嚼舌根的出了说我母鸡不下蛋,还能编排我什么?”

  宁国公主也叹了口气,其实她的姐姐妹妹们都还不错,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大明的公主闹出丑事。

  朱有容就关心问道,“小姑,你和小姑丈不睦?”

  安庆公主一扭神也不接话,但是态度是很明显的。

  朱有龄就赶紧说道,“先前不是说小姑丈仪表堂堂,家世虽然比不上勋贵,也是诗书传家。”

  “谁说的鬼话?”安庆公主立刻抹泪说道,“父皇母后也是偏心,偏偏让我下嫁那样的人家!他欧阳伦也就是看着还算是仪表堂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也算是诗书传家?一屋子短视阿谀之辈,除了逢高踩低、仗势欺人,还会什么?”

  吃瓜的朱有容和朱有龄心里一跳,她们也越发觉得要多问一些了。

  而有个机灵的侍女听着安庆公主在诉苦,借着去端茶的理由赶紧走出寝宫,直奔文华殿而去。

  张福生再次上前,小声说道,“殿下,秀儿过来了。”

  朱允熥直接说道,“宣,无关人等先退下吧。”

  听着侍女的一些说明,朱允熥面沉似水。

  “将朱忠叫来。”朱允熥开口吩咐,说道,“让蒋瓛仔细的去查,查清楚欧阳伦以及族人一举一动!”

  朱忠匆匆而来,而朱允熥也只是说道,“选几个口风紧的,让他们这两天准备着。”

  朱忠也不废话直接领命,锦衣卫有些时候就是要干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整理一下情绪,朱允熥没事人一样朝着东宫走去。

  见到两位姑姑那叫一个开心,“大姑、小姑,听说你们来了,侄儿就紧赶慢赶过来了。”

  安庆公主一点也不客气,揭穿说道,“要不是你的意思,我俩侄女会让我们进宫?说吧,是看上了哪家闺女,要让我去看看。”

  “我的婚事我哪能做主,最后还不是祖父的意思。”朱允熥立刻抱怨说道。

  安庆公主和宁国公主立刻变了脸色,皇储怎么能说这些话!

  这个观念不该有!

  朱允熥都郁闷了,有些玩笑他好像真的不能开,要不然别人当真了就是大事。

  皇储的事情岂止是普通的家事,这更是国事、天下事。

  而宗室外戚的一些事情,也不只是简单的家事、政事,这也是天下事。

第82章 和离吧

  有些玩笑不能开,或者是说以朱允熥的身份,他可以有很多表示亲近的方式,只是一些玩笑话对于其他人来说,杀伤力太大了。

  孤家寡人,这都不用想了,就算是自己的亲人也都会在意他的身份。

  不过朱允熥也没多在意这些事情,该吃吃、该喝喝。

  吃饱喝足,朱允熥问道,“小姑,刚才有人多嘴说你心中郁结,能和侄儿说说吗?”

  安庆公主有些不好意思,随即提高音量,“说什么说?大人的事,你懂什么?”

  “小姑,不要小看我。”朱允熥往脸上贴金,也是在完善一些说法,“我还不到十五,祖父也说我心智比二三十的人都要强。我不是过目不忘,只是好多书看一遍也能读懂意思。”

  朱允熥一副微笑的样子,“允炆自小读书,也明理。他们母子二人带了我十三年,我两个姐姐也在身边照料着。要不是前段时间那事,哪个不是都以为我就是纨绔?”

  安庆公主愣住了,旁边的宁国公主也愣住了。

  她们以前虽然没有多接触过朱允熥,但是知道他的一些事情。

  最近这半年不到的时间,纨绔一下子成为了太孙,让人始料不及。就算是这段时间多了点接触,还不算是了解太深,也能感受到朱允熥和普通孩子不同。

  宁国公主忽然反应过来,装纨绔,那也要有心智才能装得像。如果是十来岁、二十多岁开始装,那可能装得像。

  但是允熥不一样啊,四五岁的时候就传出来了纨绔、贪玩的名声。也就是大侄子过世没两年,小侄子的纨绔名声就出来了。

  都是生活在皇家,很多的事情都会无师自通。

  宁国公主忽然问道,“你,你记事早?”

  “反正想的多。”朱允熥露出灿烂的笑容,说道,“大姑、小姑,我一向不喜欢北宋之时追捧神童的说法。只是就算是在本朝,也有些人就是厉害。我算不上神童、宿慧,和他们聪明的地方不在一个点,只是也不是寻常孩子。”

  如果是以前,朱允熥这么说的话,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会觉得是笑话。但是以朱允熥现在的身份和最近这段时间的表现,他的说法就很有说服力了。

  安庆公主说道,“怪不得外头都说皇兄以前喜欢你,怪不得你纨绔名声那么大,他也不拦着。”

  宁国公主也不断点头认可这个事情,肯定就是这样。

  朱有容和朱有龄就又是欢喜又是委屈,自家小弟早慧,她们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朱允熥对于早慧之类的话题可以一笔揭过,只要他成为了皇太孙,以后会很有多人帮着不断美化,有些事情不用他亲自出手。

  朱允熥就看着安庆公主,说道,“小姑,我就是问问,驸马对你有没有不好?”

  安庆公主摇头,“那倒是不敢。”

  “不敢?”朱允熥严肃起来,说道,“只是不敢不好,是这个理吧?”

  看到安庆公主不说话,朱允熥又问道,“他父母、兄弟,对你有没有不恭?”

  “平时见得少,我在公主府,他们在欧阳家,就是见一次的时候,他们也不敢不恭敬。”安庆公主还是实事求是的说道,“就是和他们不亲近罢了,我不喜欢他们。”

  朱允熥更加严肃了,看着安庆公主,“小姑,和离如何?”

  安庆公主还没有说话,宁国公主一下子跳了起来,“殿下,这事不能胡来!”

  劝和不劝离,这是很多人的普遍心思,觉得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朱允熥应该也是这样。可是涉及到原则性的事情上,他肯定是劝分不劝和。

  宁国公主激动的说道,“殿下,若是小妹和离,这得是多大的丑事!”

  丑事,不怪宁国公主这么想,就算是现代社会,正常情况下也没人将离婚当做光荣。就算是现代社会,离婚也会被旁边的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封建社会更是如此,哪怕一些王朝有着和离的制度,但是这件事情对女方的压力更大。而对于女方的家族来说,他们宁愿看到自家女儿在夫家受委屈也不愿意和离。

  原因很简单,女儿嫁出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和离回了娘家,先不说姑媳矛盾的事情,单纯的就是周围人的议论、对自家的风评,就会让人根本不敢升起和离的念头。

  皇家公主更是如此,她们的婚约本就是有着政治联姻的色彩,岂敢和离。

  安庆公主也吓了一跳,慌忙说道,“不至于、不至于。”

  朱允熥严肃的看着安庆公主,说道,“和他还有感情?那也好,我惩治一番,只是到那时候怕是小姑要跟着迁至其他地方,小姑以为如何?”

  老朱的大女儿临安公主就是下嫁李善长之子李琪,现在被阖家被流放到江浦。

  这一下宁国公主的脸色也变了,怪不得侄子要劝和离。

  安庆公主也有些慌张,说道,“他犯下多大的罪过?”

首节 上一节 57/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