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33节
“殉葬了,她们家里头也有好处!”老朱就理直气壮的说道,“女子陪葬了,这是节烈之事,咱是要给她们父兄赏官!”
老朱继续说道,“咱除了怕那些丑事,你肯定也明白咱的心思,咱最怕后宫干政!”
朱允熥无语吐槽说道,“殉葬的都是妃嫔,她们能干政?”
“你和咱犟嘴也不行,只要咱活着,该殉葬就殉葬!”老朱盯着朱允熥,说道,“看你这妇人之仁的,咱得提前下个遗诏,咱死了就要那些妃嫔陪葬,免得你给咱妇人之仁!”
历史上有着仁善之名的朱高炽、朱瞻基,其实也都是支持殉葬。直到留学生二次登基,他废黜了殉葬制度也引起了一片好评,大明的殉葬风气才算稍微受到了些许压制。
朱允熥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现在无能为力,或许也只有自己当了皇帝才能决定这些事情。
老朱也不愿意再聊这些事情,他也有种‘选错人’的感觉。
以前老大在的时候,时常和他政见不合,也没少爆发争吵这类事情。
现在好了,孙子也是一个德行,还没有成皇太孙呢,都敢对一些规矩说三道四的。这以后要是成了皇太孙,不得更加的大胆了?
可是没办法啊,谁让这是他的选择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老朱继续说道,“本来咱是钟意允炆,他这些年名声比你好。只是现如今看来,你心思比他深一些,咱觉着你不像是十三岁的心智。”
朱允熥也不反驳这些,因为老朱说的那些也是事实。
老朱叹了口气,非常无奈的说道,“这些事情不能拖,拖久了就有变数。拖长久了,你和允炆说不定就闹的不可开交,那时候就更麻烦。”
朱允熥就问道,“皇祖父,你对允炆也不是那么满意吧?要不然也不至于到了这时候选了我。”
“他不像你爹。”老朱就看着朱标的灵牌,说道,“他是个好孩子,孝顺不假,当储君缺些火候。你也一样,手段嫩了点。你比他强,强就强在允炆不出息!”
朱允熥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郁闷,这是矮子里头找大个呢!
老朱笑了笑,继续说道,“咱也不知道自个儿还能有多少时日,现在就带带你、教教你。两个一起教肯定不行,那只能出乱子。”
朱允熥也明白这一点,老朱现在最担心的实际上就是年龄的事情。至于朱允熥也好、朱允炆也罢,老朱自信教一教的话,守成之君应该是没多大问题。
朱允熥想到件事情,问道,“名分怎么说?”
老朱看了一眼朱允熥,简单干脆,“你娘是以太子妃之礼嫁进来的,他娘就是侧妃直接抬进来。允炆出生那会儿,也就是庶子。虽说现在他娘是太子妃了,也就是继室。”
朱允熥只能感慨说道,“官字两张口,不过我也是这般想的。”
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老朱说道,“你啊,比咱命苦。”
“我不缺吃、不缺穿,有什么苦的。”朱允熥笑了笑,“真的要是苦,我这个岁数好些人都要想着谋生了。我锦衣玉食的,能有什么苦?”
老朱只是说道,“等咱走了,你就成孤家寡人了。允熥啊,你和你爹有心结,咱也明白。你要记得,你骨子里头流着他的血。”
老朱继续说道,“咱仔细想过,你自小就没了娘,现在你爹也没了。家里头就咱爷孙两个命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你不愿和人说话,咱明白。总是防着人,心里也苦。”
朱允熥看了看老朱,又看看供台上的灵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咱以后能不见允炆就不见,不该给他念想了。”老朱起身,拍了拍朱允熥说道,“你争口气,咱好好教你,能多学点就多学点。”
朱允熥也起身,说道,“孙臣记得。”
看着朱允熥脸上没有什么狂喜的表情,老朱说道,“怪不得能骗的了天下人!这喜怒不形于色,倒是有咱几分样子。走了,吃饭去!”
第47章 自寻死路
要说朱允熥心里一点都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
毕竟那是皇储之位,这代表着他成为了继承人,距离成为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近在咫尺。
他甚至有些恍惚,本来以为历史的惯性会非常大,想要去改变一些事情会非常难。或者对于这个太孙的人选,会有持续的考察,会有不断的争斗。
可是他显然是想多了,老朱在这件事情上的果断,非常的出乎意料。
或许是朱允熥这段时间的表现让老朱非常的满意,也可能是朱允炆一直都不是老朱最满意的人选。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都不能得意忘形。虽然朱允熥觉得这件事情基本上是尘埃落定了,但是说不定这也是老朱的一个考验呢,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也不能排除。
所以说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坐,不能以为现在就是高枕无忧了。
看看朱允炆,本来是以为皇太孙之位近在咫尺,可是忽然间就没了,这就是前车之鉴。
开心自然是真的,可是朱允熥也明白现在不能高兴的太早。在没有正式被册立之前,那么就有可能会有一些变数。
甚至就算是成为了皇太孙,也有可能被废。哪怕这样的概率不算太大,可是也不能不在乎。
历史上的太子可以说是高危职业,在历史上的大明,太子虽然不是那么高危。不过想想自己搅动的涟漪,说不定就有可能‘改变历史’。
越是在这样的时刻,就越应该沉稳一些,绝对不能得意忘形!
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朱允熥的生活看似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该守灵的时候守灵,该读书的时候读书,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
朱允炆的压力就陡然增大,皇祖父连续三天拒绝了他的求见了。在大本堂,一众堂兄弟看似和朱允熥也更加亲近了。
更令朱允炆不安的,那就是本来认为也算是竞争对手的皇叔们,和那个纨绔子也亲热的厉害!
种种的一切都让朱允炆非常不安,这和一个月前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在父王刚刚病逝的时候,他才是焦点、他才是众望所归的皇太孙人选!
不只是朱允炆心里焦躁不安,吕氏也急的厉害。筹谋许久的事情,本来以为已经就要达成了,可是忽然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她无法接受。
必须要做些什么,也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局势!
朱允炆和朱允熥还在竞争,哪怕已经是尾声了,可是该争的还是在争。
但是在朝堂之上还有其他的事情,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太子的丧事,很多的事情都要敲定。
大明很多礼仪制度也学习唐宋,可是关于丧仪等等还没有完善。
别看大明开国二十多年了,但是制度也没有完全完善。以至于鲁荒王朱檀的陵寝有些出格,作为王陵,他的陵寝和帝陵一样有明楼。
历史上的大明对于亲王的丧葬仪式进一步完善是在秦王朱樉薨逝之后开始完善。
而现在太子朱标的丧礼也要关注,虽然他是太子、是储君,不过肯定是不能以帝陵算。要是以亲王之礼入葬,很多人担心会惹恼皇帝,以及很快就有可能被册立的皇太孙。
再者就是主持馒送祭祀的到底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也有些争论。
这些事情朝臣们在争,或许是因为礼制,也可能是因为利益。
但是还是需要老朱点头,这个皇帝只要不是做出特别出格的决定,大家也不敢说些什么。
朱允熥沉得住气,他没有在这个时候刻意的去制造声势,甚至就算是两个姐姐,也让她们开始减少接触一些勋贵女眷。
就在朱允熥还在思考着怎么做好下一步事情的时候,意外忽然出现了。
朱忠求见,这让朱允熥认真起来,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他的叔叔们有什么小动作不成?
朱忠行礼后,面色凝重的说道,“殿下,臣探得一些事情不敢擅作主张,还请殿下定夺。”
朱允熥就直接说道,“说吧,到底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朱忠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今日本是江夏侯世子当差宿卫宫门,只是当差之时他不在任上。臣等探寻之时,见江夏侯世子从树林走出,身后跟着宫娥。”
朱允熥瞬间脸色难看起来,眼里的愤怒隐藏不住。
朱忠继续说道,“那宫娥衣衫不整,面色潮红,似是......”
“住嘴!”朱允熥大怒,吼道,“那人现在何处?”
朱忠立刻说道,“臣等不敢擅动。”
朱允熥冷笑连连,“好啊!秽乱皇宫、太子丧期都敢如此,好大的胆子!”
不要说朱忠了,就算是张福生等人这个时候一个个的都跪的规规矩矩。胆子小的现在都已经瑟瑟发抖了,他们能够感受到朱允熥的怒气。
朱允熥直接说道,“将那宫娥锁拿讯问!记好了,有的事就有,没有的事就没有!”
朱忠立刻领旨,这件事情他不敢大意。因为这牵涉到大不敬,当事人是江夏侯世子。
江夏侯周德兴,那可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是当年跟着陛下经略定远的人物。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斗他都参加过不说,当年朝廷征讨明夏,朝廷两路大军。
一路是傅友德,一路是汤和。
很多人也都知道,那本来是陛下为信国公汤和准备的封公机遇。亲自制定路线,配备精兵强将,结果信国公误了战机让傅友德从侯爵一跃成为国公。
而那一场战事,作为汤和的副将,周德兴得到了老朱的肯定,认为汤和当时所取得战功全靠周德兴。
而且很多人也都知道,陛下最重用的人勋贵是中山王徐达,但是最喜欢最亲近的是信国公汤和。周德兴的府邸超出一般侯爵规格老朱也不在意,不只是周德兴功劳大,更因为他和老朱、汤和三人从小就是玩伴!
周德兴如今告老还乡,但是赏赐不断,在汤和中风之后,周德兴也成为了勋贵最年长者。
朱允熥脸色铁青,问道,“你们既然看到了,可问了其他人?”
朱忠回答说道,“有人听到了污秽之声!”
“好啊,这是自寻死路了!”朱允熥怒极反笑,“好好的世子、勋卫,如此无君无父!”
江夏侯世子周骥,真的该死!
勋卫,这是功臣子弟才有的待遇,守卫皇宫、留作皇帝侍卫。只要经过最简单的锻炼,放出去就是三四品的武官。
更何况这些勋卫也不是整天都在皇宫里,不是见不到女人!
周骥要是贪色,下差之后回去,关起门来也就罢了。可是他倒好,在皇宫里都敢和宫女乱来,这还真的是活腻了。
名义上这些宫女,都是皇帝的女人!
更何况现在还是太子丧期,宫里不能有歌舞酒肉,可是这个周骥居然和宫女野合!
朱允熥越想越气,吼道,“召所有在京勋贵!”
朱忠开口乞求道,“殿下,臣不敢奉命!”
朱允熥看了一眼朱忠,说道,“你只管去准备,一个时辰后我要在中军都督府见到一众勋贵。圣旨,本王自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