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287节
老朱看向朱允熥,脸上浮现出些许笑容,“太孙今日祭告太庙,务必敬告上苍。洪武三十年至此,明岁改元承康。”
不少文武官员也非常的意外,其实关于年号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关注,一些自认为有文采的官员也仔细斟酌过,此前皇帝也下令翰林院等拟定。
只是一直都是没有什么动静,而现在皇帝直接提前公布了年号,看起来根本就是不在意其他人的一些意见。
不过仔细想想看皇帝的性格,这一切好像也顺理成章了,这一切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洪武皇帝在很多的事情上只相信他的自己。
洪武这样的年号都设定了,这么个‘承康’好似也没什么,简单粗暴,这也彰显着皇帝的一些直接的心意。
老朱继续说道,“《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也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
‘小康’,这可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了,这也说明了老朱对于朱允熥的很多期待。
小康,那是在史书中所描述的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至于说要追封朱标为‘孝康皇帝’,这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将朱允熥的年号定为‘承康’,这也是既有大道理,也有小心思的。
不过大家显然没有什么意见,皇帝定下来了年号、皇太孙看似也没有任何意见,其他人就算是有意见显然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又一桩事情算是可以明确了,年号也定下来了,现在也就是等着七天之后的皇太孙正式登基了。
早朝看起来也就是如此了,大家也都心里清楚,今天的早朝和以往的早朝不一样,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说到底就是这一次的早朝,也就是只办皇太孙的生辰之事,其他的政事等等都是可以往后稍一稍。
朱允熥在结束了早朝之后,立刻就率领东宫属官以及宗室勋戚朝着太庙方向走去。
对于朱允熥来说,这一天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了,想要和自家人一起吃顿饭,那也是需要等到所有的正经事忙完之后再说。
早朝、祭祀,接受贺拜等等,这些就是正事。在忙完了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得到些许闲暇和自家人聚一聚。
所谓的东宫属官,这一眼望过去也就是六部尚书再加上一些勋贵了,在朝堂上稍微有点分量的大臣,身上基本上都有东宫的加官。
大家对此也算是早就习惯了,毕竟有了东宫的加官,勉强也可以算得上是太孙心腹。
礼仪等等早就是制定好的,不要说今天是生辰来祭祀了。其实寻常年份的时候,遇到了过年、正旦等节庆,那也是需要来太庙等地祭祀。
流程实际上是相差无几,唯一的区别也就是祭祠需要做些调整,这些对于朱允熥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早就记下来了。
在祭祀之后,朱允熥来到文华殿开始了正式的升座,这一次只要是朝臣都需要来参加贺拜了。
朱允熥忙的脚不沾地,这些事情都是他需要做好的事情,一样都不能有任何马虎,在这个关键的节点就需要将这些事情给做好。
“我看了一下,事情也算是差不多了。”朱允熥开口对张福生说道,“安排一下赐宴,凡有爵位的,不管有没有承袭爵位,一律赐菜。”
张福生自然记下来这些事情,赐宴是宴请诸臣。赐菜,就是将一些菜‘打包’送去这些大臣的府邸。
至于有爵位,那是有些爵位已经是世袭罔替,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暂时没有承袭爵位,这也是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道衍这个时候也主动开口,说道,“殿下,臣以为赐菜之事一直都有规矩,一切也都是按照过往惯例行事就可。”
朱允熥微微点头,“说的有理,赐菜之事也确实没有什么可担忧。”
实际情况就是如此,赐菜这样的事情按照惯例来就好,大家也都清楚该做些什么。
道衍就赶紧说道,“殿下,臣以为尚且未能承袭爵位之勋贵,可酌情令其承袭爵位。”
这一下朱允熥就沉默了,道衍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拉拢一些功臣。勋贵,大多数的勋贵都是淮西人,是朱允熥的‘基本盘’。
朝廷虽然这些年一直都是在严格的收缩勋贵的人数,可是该施恩的时候肯定也是需要施恩。
第351章 身份的差距
朱允熥自然也明白道衍提出这些事情的原因,说到底也就是施恩了。
因为各种案子等等,确实让朝廷直接废黜了一些爵位。可是还有不少勋贵的爵位保留,第一代勋贵没了,第二代、第三代还没能承袭爵位。
比如说信国公、德庆侯、航海侯这些爵位,现在朝廷依然是承认的,只是始终不批准世子承袭。
朱允熥看向道衍,认真问道,“大和尚,你也知道我母妃出自淮西勋贵。只是这么些年,你觉得这些勋贵真的和我亲近?”
提起朱允熥,大家下意识的都认为他就是淮西勋贵的代言人,这就是淮西勋贵天然的领袖,毕竟朱允熥的母亲是常遇春的嫡女。
道衍倒是平静的说道,“殿下,纵使有些勋贵和殿下不亲近,只是这些人到底是勋贵,是殿下的臣子。”
这话拗口,不过想想看还是非常有道理,这些也就是最为直接的说法,虽然一点都不委宛、听起来也刺耳,可是实际情况也就是如此。
道衍就继续说道,“殿下,这些年朝廷不断压制勋贵,很多人对此也是有些怨言了。”
老朱在压制勋贵,朱允熥看似也是在不断的打压勋贵,这些事情可以说有目共睹,很多人都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些事情。
“你的意思是打压归打压,施恩也是要施恩?”朱允熥笑了笑,说道,“现在的勋贵可是强势,五军都督府都在他们掌控之下。”
朱允熥的话自然也没有任何问题,老朱在打压勋贵、朱允熥也有意识的压制,勋贵的实力相比起开国之初肯定是有了不小的削弱。
只是大家也都心里清楚,就算是勋贵看似是受到了打压,依然是文官集团不敢挑衅的庞然大物,这依然是大明朝堂之上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
道衍就微笑说道,“殿下,恕臣直言。如今勋贵不如早年,若是殿下不予以扶植,这些人只怕是再难为继。”
第一代人打天下,第二代人说不定有机会可以守得住家业。可是实际情况当中,不少第二代、第三代根本就守不住太多的家业,纨绔和败类不少。
勋贵二代当中有不少厉害的人物,比如说徐辉祖、吴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的培养的人物。
只是再看看勋贵二代当中,更多的是平庸的人物,甚至这些个纨绔当中还有不少人害死了父兄、以至于爵位都丢了。
“这么说来也是有理,只是此前就制定了勋贵承爵之制,不好再改。”朱允熥开口说道,“这些人得加把劲,不能连一点事情都做不到。”
道衍多么聪明的人,自然也基本上听出来了皇太孙的意思,承袭爵位、给勋贵施恩,这个事情算是基本上定下来了。
朝廷确实定下来了勋贵乃至武官的承袭制度,会进行一定的考核。但是这些考核的难度不算高,稍微努努力就可以取得一些看似出众的成绩。
承袭爵位,这可是大事情,这件事情也确实需要慎重的对待。
在和道衍商讨了一些事情之后,朱允熥心情愉快,这一天过的也非常快,一些事情也基本上结束了,可以打道回府了。
直奔东宫,朱允熥打趣说道,“你们这些人倒是会奉承人啊,宫里看着变化不大,东宫这边看着就是喜庆。”
张福生连忙讨好说道,“殿下,这些并非是奴婢等敢做的事情,都是陛下的圣谕。”
皇太孙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大肆庆祝,其他人不清楚这些事情,可是张福生这些一直跟在身边的人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肯定也是不敢乱来。
现在去东宫的这条路上就是张灯结彩了,东宫前标志性的梅花树林恨不得都要给绑上彩带了。
朱允熥刚到东宫就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表妹。
朱允熥快步上前,走慢一点的话可不行,“如意,怎么不来看表兄?”
老朱立刻笑骂说道,“怎么?咱在你眼里就那么不讲理了?咱的外孙女,咱能不心疼吗?”
朱允熥瞬间尴尬起来了,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朱标不会犯错、朱允熥不会犯错、朱文垚自然也就不会犯错了。
犯了错的自然是其他人,比如说其他的一些儿子、女儿,或者是外孙、外孙女了。本来就是重男轻女,更何况现在还是‘外姓人’呢。
宁国公主就笑着对老朱说道,“父皇,允熥一贯就是如此,对自家人看的紧。他就是这性子,总是想着怎么护好自家人。”
老朱笑的很欣慰,他就是喜欢朱允熥这个性格。不问青红皂白、不问缘由,先护好自家人。事情弄清楚了,关起门来再处置一些事情。
朱文垚委委屈屈的跑了过来,伸出小胖手,“爹。”
朱允熥仔细看了看,没有看到半点伤痕,不过还是心疼不已,“哎哟,我家文垚这是摔疼了,可给爹心疼坏了。”
朱文垚哭的更大声了,疼不疼不知道,反正现在就是要哭。刚刚摔了一下,当时疼、现在肯定也疼,要给所有人都展示一下自己摔伤的痕迹。
看着朱文垚抱着朱允熥的大腿在哭,老朱就笑着说道,“你不哄着也就罢了,还故意逗他,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摸着朱文垚的脑袋,朱允熥笑着说道,“养了孩子不逗一逗,那也没意思。看着我家文垚哭,有些时候我就想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老朱太明白这个感觉了,“养儿方知父母恩,养个孩子有些时候是有乐趣,这小东西就好玩。”
胖嘟嘟的朱文垚先前就是跟他表姑一起玩闹的时候没站稳摔了,所以在哭。赵如意本来没哭,可是被她娘瞪了一眼就开始哭,她哪受过这种委屈。
宁国公主哄好了女儿,就说道,“允熥,朝堂的事情都给办好了?”
“不办好能回来?”老朱瞪了一眼‘大女儿’,不高兴的说道,“你们几个都是平庸之辈,这辈子就别指望你们帮忙,别给允熥添乱就好。”
不要说宁国公主、安庆公主了,就算是朱有容、朱有龄几个,也都是乖巧的在听着,她们没少被老朱各种嫌弃,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朱允熥拍了拍朱文垚的屁股,“去玩,去找你表姑和小姑奶奶,今天算是有人带你玩了。”
朱文垚确实是很开心,平时就跟着宝庆姑奶奶一起玩,今天还有一个表姑,所以不知道多开心呢。哪怕先前摔跤伤心了,但是转瞬就好了。
看着三个孩子在玩闹,朱允熥说道,“看着这几个,我就想着小时候常常打高炽、尚炳了,他们几个都怕我,说我不讲理。”
老朱有些好笑的说道,“你还有理了?不敬兄长、不护弟弟,就是他们性子好,你就逮着他们几个欺负,也没看你打允炆啊?”
“打啊!”朱允熥更加理直气壮了,“我要是不打允炆,小时候的名声怎么就那么差?他们几个拿我也没法子,就我皮,又怕我又喜欢跟我玩!”
安庆公主等人也被朱允熥的厚脸皮逗笑了,不过想想看听说过的一些事情,觉得朱允熥做出这些事情还是有可能的。
现在以朱允熥的身份说这些事情,没人觉得是坏事,只会觉得那几个小弟兄一起长大、感情很好。
“文垚就难有这么多兄弟一起读书、玩闹,这算是委屈他了。”老朱叹气说道,“你爹有你叔父们一起长大,你大哥和你也有兄弟,偏偏文垚不行。”
皇子们在朱允熥登基后就全部就藩,甚至朱允熥的兄弟们也基本就藩,而朱允熥现在就一个儿子,自然就说明朱文垚没有玩伴。
其实朱雄英、朱允熥的玩伴可不只是兄弟,还有很多年纪差不多的叔叔,大本堂以前热闹着呢,但是这几年就冷清下来了。
“所以得找伴读,过几年也不好一直跟着宝庆姑姑一起玩。”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这小姑姑以后的事情,到底是我和文垚安排。”
老朱吹胡子瞪眼,他现在好好的在这里呢。这混小子平时都是想要让他‘长命百岁’,现在好像就没什么信心了。
看到老朱的样子,朱允熥立刻改口,“十五年不多,那会儿才八十五。真到那时候,说不定还能看到文垚娶亲。就算是不娶妻,也定下来婚事。”
老朱更加吹胡子瞪眼,而安庆公主等人不好接话,不至于惶恐,只是在旁边忍着不能笑出来。
老朱也不和朱允熥斗气,问道,“祭祀的做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