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16节

  朱允熥瞄了瞄老朱,问道,“不舍得吧?真舍得摔筷子?”

  老朱就不说话了,大孙子吃饭的时候难伺候,但是那会儿老朱胃口好,都能多吃几碗。平常也不用尚膳监送餐,就是自家妹子烧小灶。

  那会儿的老朱最喜欢没事的时候往坤宁宫跑,妹子烧菜,他带着大孙子玩。就算是几个寻常的家常小菜,吃的也香。

  吃饭的时候没什么规矩,老朱兴致来了有时候会蹲在凳子上吃着饼。大孙儿吃的开心了,会直接端起盘子将菜全都倒进自己碗里。

  只是好久没有那样了,老大在的时候,父子两个还能一边吃一边聊。

  可是更多的时候,就是老朱一个人面对着桌子上的饭菜,没人和他说话。就算有人和他一起吃饭,也处处小心着。

  马皇后是宿州的,虽然米面都有,可是面食多一点。

  而凤阳这边稻米、麦子都有,面食、米饭都挺多,就看个人喜好了。

  等到新鲜出炉的烧饼送来,朱允熥觉得这烧饼好。对着阳光看,通透闪亮。外皮整体呈蟹黄色,芝麻黄亮如金。吃起来不油不腻,稍嚼即烂,外脆里嫩。

  老朱拿着烧饼,说道,“这是你皇祖母常做的烧饼,她常说是马蹄酥。还说是陈胜吴广起义那会儿就有了,犒劳义军时用的。”

  烧饼也有很多的做法,各有各的特色。

  朱允熥也不客气,拿了一个小碗自己先倒了碗汤,这样吃烧饼才好吃。

  老朱知道自家这个孙子是真的没少吃烧饼,最起码是经常吃。没有油茶就配汤,这也对味。

  “急了点,要不让人送碗油茶就好。”老朱吃了口烧饼,说道,“你别给汤都倒完了,给咱留点,要不咱给噎死了。”

  朱允熥连忙将嘴里的烧饼咽下去,“那可不行啊,还没立太孙呢。再说了,真要是这时候出了事,我就黄泥巴掉裤裆了。”

  老朱这一下是真的给噎了一下,朱允熥忙不迭的赶紧将汤递了过去。

  老朱喝了口汤算是顺过来了,指了指朱允熥说道,“咱要是哪天死的不明不白,肯定是给你气死了!和你们兄弟吃饭,咱心里不踏实。”

  朱允熥觉得冤枉,“皇祖父,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要是这话给外人听到了,不得以为我怎么着了?”

  老朱就霸气的问道,“咱这里的话,能传出去?”

  朱允熥拆台说道,“前几天才杖毙了一个内侍,今天又有人敢递话。我皇祖母不在了,宫里的规矩就差了好多。”

  老朱一下子哑口无言了,因为朱允熥说的这些有道理。东宫那边还是有些本事,虽然有些小手段上不了台面,可是差点有了效果。

  遇到这么一个时常喜欢拆台的孙子,老朱也无可奈何,实在是这孙子不怕打、不怕骂,泼皮无赖的样子和他当年颇为相似。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点家常、聊点‘朝政’,一顿饭吃了得有一刻多钟。

  旁边的一些太监们心里头有些惊,平常皇帝私下用膳的时间非常短,不要说一刻钟了,一盏茶的功夫就算是用膳结束。

  更别说皇帝和皇孙一边吃一边聊,时不时的好像还要发火的样子,这是此前根本就不敢想的事情了。

  吃饱喝足,朱允熥摸了摸肚子,“我一会儿去东宫转一趟,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肯定要去看看我弟弟。”

  老朱也是这个意思,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肯定要过去一趟。

  哪怕朱允熥和东宫那边闹翻了,可是明面上不能直接闹矛盾、不顾亲情。

  老朱就有些纳闷,“允炆是想着要留在咱跟前,你是事情说完就想跑,就那么怕咱?”

  “怕也不怕。”朱允熥就实话实说了,“皇祖父,给个宫符呗,过两天出城祭拜我娘。”

  老朱直接说道,“又不是她忌日,不许去!”

  祭祀常太子妃,于情于理没问题。但是问题出在现在常太子妃陵寝在东陵,太子朱标很快就要安葬过去,不是忌日肯定不能让朱允熥先过去。

  朱允熥沉默片刻后才说道,“我哥忌日。”

  老朱一下子不说话了,随后掏出宫符扔了过去。

第23章 不甘、嫉恨

  老朱的嫡长孙是朱雄英,只是他在洪武十五年农历五月初一薨逝,只活了八岁。而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葬于钟山。

  而老朱最爱的嫡长子朱标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薨逝,和朱雄英的丧期非常的接近。

  其实现在已经过了朱雄英的忌日,只是前些天一片慌乱,太子的薨逝引起一片惊慌。所有人都在忙于朱标的丧事,而不是多在意朱雄英的忌日。

  朱允熥朝着东宫走去,不管他现在是不是和朱允炆闹翻了,表面工作还要保持一下。

  看到朱允熥出现在东宫,不少人都非常的意外,前几天的事情东宫上下都知道了。

  太子妃吕氏在得到通报后立刻走出寝宫,这个看起来端庄秀丽的女子好像一点都没有受到这几天一连串的事情影响,看起来还是一副温婉、慈爱的样子。

  吕氏心疼的看着朱允熥,说道,“皇儿搬出去了,为娘这几天吃不好、睡不踏实,生怕皇儿在外头没人照料。”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太子妃不用过虑,我跟前有人伺候着。再说姐姐们都在跟前,没人亏待我。”

  吕氏脸上的笑容微微停滞,朱允熥出生一个月就没了娘,他和朱允炆也就相差一岁。那时候就是被抱在吕氏跟前养着,以前朱允熥一直称吕氏为‘母妃’。

  朱允熥也不管吕氏如何想,只是问道,“老五呢?听说老五昨夜惊厥,我过来看看。”

  吕氏露出笑容,对朱允熥说道,“用不着皇儿操心,小孩惊厥也常有。你小时候也曾惊厥,为娘给吓坏了,彻夜守着心里才踏实。”

  说着这些,吕氏一副缅怀、伤感的样子,“你娘当年对本宫甚好,你又在我跟前长大,和允炆自小一起读书、玩闹,就是我亲儿了!”

  如果是以前,朱允熥可能还要感激不已。可是现在再想想,听到这些只是笑了笑。

  甚至就算是在笑,笑容里也少不了一些讽刺的意味。

  说话间朱允炆匆匆而来,直接问道,“你来作何?”

  吕氏脸色一冷,冲朱允炆说道,“东宫就是允熥的家,他为何不能来?你做兄长的,岂能如此?”

  朱允炆就赶紧请罪说道,“儿子说错话了,还望母妃宽恕。”

  朱允熥看着朱允炆,意有所指的说道,“我不过来能行吗?全天下都知道老五惊厥,高炽他们都知道了,我这个当兄长的都不知道。这不是给皇祖父骂了一顿,就过来了吗!”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朱允炆和吕氏面色一喜,他们的那些小动作奏效了!

  要让朱允炆更受皇帝的喜爱,这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

  可是与此同时,也要让皇帝厌弃朱允熥,这件事情同样无比重要。

  熊孩子朱允熞忽然冲了过来,冲着朱允熥嚷道,“你还敢来东宫?”

  朱允熥眯着眼看着朱允熞,“老四,你记好了。我是你三哥,再敢如此说话,我大耳瓜子抽你!”

  朱允熞吓了一跳,随即气势更凶,“你敢?!你敢打我,母妃和皇兄饶不了你!”

  朱允炆立刻低头冲着朱允熞呵斥,“老四,如何和你兄长说话?谁教你如此没有规矩?”

  朱允熥觉得朱允炆的话夹枪带棒,指桑骂槐呢!

  不过朱允熥也不在意,看着熊孩子说道,“你聪明点的话就该知道,我和你二哥在争,反正怎么都轮不着你。你现在惹怒了我,对你没好处。”

  朱允熥继续说道,“现在两不相帮,看在父王的面子上,以后能给你找个好的地方就藩、富贵一生。惹恼了我,云贵之地也不是不能有藩王过去!”

  朱允炆瞬间怒了,冲着朱允熥说道,“朱允熥,你安敢如此和弟弟说话!”

  朱允熥看了一眼朱允炆,随即继续对熊孩子说道,“你不帮你二哥也不碍事,你到底是他胞弟,他不会不管你。你那点小手段,我懒得计较。”

  说完也不在乎熊孩子,朱允熥看着朱允炆,“咱俩争,就别给老四、老五卷进来。你记好了,我们兄弟之间本是同根同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要是惹出来了事,有本事自己担着,别给他们也卷进来遭罪!”

  朱允炆气的脸色通红,自小朱允熥就是他的跟班,“朱允熥!”

  吕氏表情也不好看,不过还是强撑着说道,“皇儿,你们自小一起长大,用不着如此。”

  朱允熥笑了笑,对吕氏说道,“太子妃,允炆争就行了。他争到了位自然最好,老四、老五说不定还能富贵。你三个儿子,没必要全都卷进来,这是允炆的事,和老四、老五无关。”

  吕氏表情寒了下来,“本宫做事,用不着你教!”

  “那是最好。”朱允熥笑了笑,随即说道,“本来是不想说的,明天我出宫。允炆和老四也跟着,你们一起跟着我去钟山,他们大哥在那。这些年你们也是没规矩,大哥忌日都不当回事。”

  朱允炆一愣,随即脸色更加难看。

  小时候的时候他不记得太多,但是应该是六七岁那年,母妃忽然让他好好读书、上进,让他一举一动学着父王。

  以前朱允炆不懂,可是慢慢的也懂事了。

  朱允炆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称他为皇次孙,因为这只是一次次在强调着他不是嫡长!

  现在让他去钟山,就是再次强调他非嫡长!

  朱允炆冷着脸说道,“明日还要为父王守灵,没有皇祖父的旨意,我不出宫。不是我不敬兄长,为父王守孝才是本分。”

  朱允熥也不强求,只是说道,“也行,你不去就不去。老四,你跟着去。要不是老五昨夜惊厥,我连他都带着!”

  说完这些,朱允熥看着吕氏和朱允炆,说道,“记好了,别给老四、老五卷进来,要不然他们遭的罪,都是你们作出来的!”

  说完这些,朱允熥转身就走。

  吕氏气的发抖,忽然尖声喊道,“竖子,安敢如此欺我!”

  自小被她养在跟前的纨绔是什么样,吕氏再清楚不过了。

  那就是一个纨绔、废物,根本不值一提。可是现在倒好,居然敢如此威胁她、无视她!

  再想想朱允熥刚刚那张桀骜的脸,吕氏感觉到非常陌生,可是又无比的熟悉!

  当年她被抬进东宫,出身书香门第的她颇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可是太子根本不会多看她一眼。

  那个自称将门虎女的女人时常表现出豪爽、大度的样子,时常一副粗鄙的样子。可就算那样,太子还是要偏宠那个人!

  再想想那个早死的小子,皇帝、皇后简直捧在手心里,似乎是所有人的心尖尖一般。

  徐达、李文忠那些人见到了允炆规矩的打个招呼就躲开,见到了那个短命的小子百般殷勤。

  秦王、晋王之流早年没就藩前,见到了那小子就亲热的厉害。看到了允炆,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好像看不到这个侄儿一般。

首节 上一节 16/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