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13节

  朱有容忽然忧心忡忡的跑了过来,“小弟,皇祖父留下家生子一起用膳了。”

  “用膳就用膳呗!”朱允熥满不在乎的说道,“现在是守孝期间,本来吃的就不算多、不算好。再者皇祖父那边规矩多,吃个饭都不自在。”

  朱有容有些生气的问道,“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家生子留在皇祖父那里用膳,肯定是家生子讨皇祖父欢心!”

  朱允熥更不在乎了,“我自然知道这些,那都是小道。允炆和吕氏都没见识,讨好皇祖父是应该。只是大明要立储,还是要看出身、要看本事和品性!”

  朱允熥的出身根本不用怀疑,这是正经嫡子。哪怕朱允炆现在算是嫡子了,可是如果论起来的话,他的这个‘嫡长’水分很大。

  这些也是朱允炆会担心、紧张的原因,在朱允熥想要开始夺嫡之后,朱允炆就没办法淡定。

  朱有容似乎被说服了,不过还是有些担心,“你就顺着些皇祖父,别总是忤逆他。”

  朱允熥就奇怪了,“谁说我忤逆皇祖父了?他是皇帝,又是祖父,我哪敢忤逆!”

  朱允熥还是比较有自信的,他当然也知道要讨好老朱,立储这样的事情其他人根本没办法多参与,这件事情还是要看老朱的心思。

  朱允炆的一些做法自然没错,那一直都是他的人设,是他的一些优势所在,关键是很多人确实就吃那一套。

  而朱允熥就没必要有样学样,他如果去学朱允炆的那些人设就是东施效颦了,最终也就是贻笑大方这个结果而已,这一点他心里有数。

  所以展现出自己的一些心智,证明自己不是纨绔、不是烂泥扶不上墙,这是非常重要的行为。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身份,正经的嫡子、淮西勋贵的出身,这些都是朱允炆没办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而且有一点也是朱允炆不敢尝试的,一直都是规规矩矩、处处都在学着先太子朱标温厚儒雅的样子,他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逾越之处。

  可是现在的老朱是洪武大帝不假,可是他同样也是一个渴望亲情的老人。

  人生年少丧父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洪武大帝这个铁骨铮铮的老人早就内心无比哀伤了,更何况老朱不是什么亲情淡漠的人。对于亲情的渴望,一直都是这个看似霸道、刻薄的皇帝毫不掩饰的性格。

  朱允熥可以‘没大没小’,他可以没有规矩,因为他现在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孙子’。

  都说倚老卖老,以朱允熥现在的年龄和身份,也可以‘倚小卖小’。

  柔仪宫的动静老朱自然是知道的,对于自己那个孙子的一些表现,老朱又好气又好笑。

  留下朱允炆用膳,这个消息老朱也有意让人传到柔仪宫。本来还想着朱允熥心急火燎的跑过来,可是那孩子倒好,安安稳稳的看书,然后想要在宫里溜达被赶了回去。

  宫里自然有宫里的规矩,有些地方就算是皇孙也不能去。后宫这些地方自然不用说,也包括一些官衙,有些文武官员还要坐衙,一些机构也在皇宫里。

  这一次朱允熥是想要去黄册库,那肯定不能允许了。这里是专门收贮全国赋役档案的中央档案,皇孙也不能随意过去。

  不准去黄册库,朱允熥就朝着洪武门内千步廊跑,千步廊东侧为工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宗人府,千步廊西侧为太常寺、后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基本按照文左武右的格局。

  而且千步廊后,东侧置有东城兵马司、太医院、詹事府、翰林院;西侧置有钦天监、旗手卫、锦衣卫、通政司。在中央官署六部中,只有刑部没有设在洪武门内。

  结果朱允熥又被挡了回来,他没有打算去六部,没打算去和文臣接触。

  可是勋贵大多在五军都督府坐衙,朱允熥这个皇孙和他们接触,那就太敏感了。

  “我也不过去,就是这几天习武有所成,找些沙场宿将练练武、过过招。”朱允熥大咧咧的,看着站在身前的侍卫说道,“你放心回去禀报,就说你拦不住我。”

  侍卫哭丧着脸,哀求说道,“殿下,您就饶了臣吧!陛下有旨意,殿下不得接触勋贵。”

  朱允熥又有了想法,“这里景色好,我就在这里看看景,不靠近他们还不行?”

  话音刚落的时候,常升腆着将军肚走出后军都督府。

  朱允熥开心挥手,大声喊道,“二舅,收拾收拾一下,过两天陪我去祭拜我娘!”

  常升闻声立刻看了过来,赶紧想要走过来。

  侍卫连忙挡住,对常升说道,“国公爷,陛下有旨意,不得靠近皇孙。”

  朱允熥就大声喊着,“二舅,不靠近,我嗓门大。”

  常升也连忙停下脚步,问道,“殿下,臣听到了,臣回头就去收拾收拾备好祭品。”

  “就是家人礼就好,不准其他勋贵过来。”朱允熥推开侍卫,继续大声说道,“这也是我外祖父忌日了,让三舅回定远老家。其他勋贵要去钟山祭拜我外祖父,那就不用拦着了。”

  洪武二年的时候,常遇春在北伐回师的过程中病逝于柳河川,赐葬钟山之下。

  大概是声音大了一些,一些勋贵多少也听到了动静,匆匆走出五军都督府。

  朱允熥还是被挡在千步廊外,可是他扯着嗓子在喊,“过几天我也过去祭拜。”

  常升立刻激动起来,当年他的父亲下葬的时候,皇帝陛下亲自出奠。这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现在对于开平王一脉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朱允熥能不能被立为太孙。

  忽然间有一队太监和侍卫来了,不好驱赶勋贵们。但是簇拥着、包围着,将朱允熥给带走了。

  朱允熥左突右闯还是冲不出去,只能不甘的叫嚷,“我也没去五军都督府,这已经很听话了!快些让开!”

  领头的侍卫哭丧着脸说道,“殿下,您就饶了臣等吧!陛下的旨意,臣等岂敢不遵!”

  朱允熥退而求其次,说道,“那我回宫总行了吧,我自己走!”

  领头的侍卫继续哭丧着脸,“殿下,陛下有旨意,罚殿下在奉先殿跪半个时辰!”

  “又要跪?”朱允熥顿时觉得膝盖疼,“算了,跪就跪。朱家的祖先,我不跪谁跪!”

第19章 舍我其谁

  本来是打算让朱允熥跪半个时辰就行了,可是谁知道忽然来了事,老朱自然也只能处理好了再去奉先殿。

  忙好这些,老朱问道,“允熥还跪着?”

  小太监连忙回答说道,“皇三孙殿下跪足了半个时辰,本欲回宫给拦了下来。先前有人来报,说殿下歇着。”

  老朱愣了一下问道,“歇着?怎么歇着?”

  小太监也不敢隐瞒,说道,“说是躺在奉先殿,枕着蒲团歇着。”

  老朱顿时来气,打量四周没看到宝剑,“他是走哪睡哪!在武英殿他敢躺着酣睡,在祖宗面前他也敢睡!”

  说罢老朱拂袖而去,龙行虎步的朝着奉先殿走去。看到道边的树枝比较顺手,立刻折段一根拿在手里准备好好收拾一下那个欠收拾的孙子。

  看到气势汹汹的皇帝,侍卫、太监们跪了一地。

  而迈步进入奉先殿的老朱忽然心软了,他看到朱允熥枕在蒲团上睡的很香,都打鼾了。自家亲人的灵位前都燃着香,看着祥和、宁静。

  老朱叹了口气,给祖宗们敬完香,看着朱标的灵位在出神。

  朱允熥忽然抖了一下猛然醒来,坐起后就看到老朱一脸慈祥的坐在他身边。

  看到朱允熥醒了,老朱就骂道,“让你罚跪,你可倒好,怎么敢在祖宗跟前酣睡?”

  “怎么不敢?”朱允熥就反问说道,“看着我平安喜乐,祖宗们都高兴着呢。在其他地我还睡的不踏实,在这睡得香。”

  老朱指了指朱允熥,又骂道,“你一天天的都睡不饱,真要是让你当了太孙、以后当了皇帝,天不亮就要起来上朝,其他人歇息了你还要批奏章。你说说,这个苦你吃得消?”

  朱允熥倒是不太担心,“祖宗基业我肯定要守好,当了太孙、皇帝,我就要担起这个责任。现在不是你在治理天下么,我就不用多操心,该吃吃、该睡睡。等我治理天下的时候,我肯定要殚精竭力守好社稷。”

  老朱沉默许久才说道,“你倒是胆大,允炆可不敢这么和咱说话!咱就是要说太孙、皇帝,他都要诚惶诚恐。”

  朱允熥嬉皮笑脸说道,“他是庶子,我是嫡子,他心虚,我心实。”

  老朱拍了一下朱允熥的脑袋,以前老大在的时候,提起以后当皇帝之类的事情,也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施政理念等等,表面的惶恐根本没必要,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

  早些年妹子和大孙子在的时候,妹子时常提起江山社稷要留给大孙子。大孙子那会儿也不太懂事,总是吵着要当皇帝,也都觉得理直气壮。

  “咱留允炆吃顿饭,你就故意气咱?”老朱反应过来后,继续骂道,“你是皇孙、是咱孙儿,岂能见勋贵?你要是跑去了五军都督府,东宫那边今晚就别想睡个踏实觉!”

  给老朱添堵,让朱允炆难受,朱允熥看似是专业的。

  “那你就不见他呗,就算见了别留饭就行,其他皇叔们也没几个能和你一起吃饭。”朱允熥就说道,“现在你留他吃了顿饭,明天朝野上下都要知道。到时候咋办?其他人都说你要立他,上屋抽梯之后就难下来了!”

  老朱打量着朱允熥,说道,“还真是老大的儿子,损人的本事就是厉害!平时兄友弟恭,一提到皇位就霸道了。”

  “其他皇叔哪个敢和他争,他不用霸道!”朱允熥有些牢骚的说道,“我就不一样了,有人敢和我争就算了,关键还是你偏心,此前就想着是允炆了。”

  老朱一下子哑口无言,因为朱允熥的这些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前些天的时候,立皇太孙的人选几乎是不用怀疑。

  朱允炆是老朱现在的‘嫡长孙’,从小就喜欢读书,有先太子朱标的儒雅敦厚的样子,简直就是不二之选。

  那时候的朱允熥,老朱是考虑都不考虑的。而满朝文武,几乎也没几个人记得朱允熥。

  老朱目光幽幽,看着朱标的灵位说道,“允熥,你可知道咱为何先前属意你二哥?”

  “我以前不成器呗,就我以前那纨绔名声、烂泥扶不上墙的性子,谁敢将江山社稷托付?”朱允熥有自知之明,说道,“就是皇祖父现在心里有些迟疑,我也能明白。”

  老朱看都不看朱允熥,继续说道,“是这个道理,你以前名声太差。虽说以前不常见你,但是多少知道些事情。”

  老朱也继续说道,“咱年纪也大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允炆自小名声不错,稳妥一些。”

  老朱这样的想法肯定没错,但是他显然不知道历史上的朱允炆在飞龙骑脸的情况下输了个一败涂地。

  老朱继续说道,“你出身不好,这个也是咱怕的事。”

  朱允熥的出身好,太子朱标的嫡子,外祖父是开平王常遇春,凉国公蓝玉是他的舅祖父。

  这个出身自然是极好的,可是现在也是老朱担心的地方了。

  主少国疑,这件事情由不得老朱不担心。朱允熥身上浓厚的勋贵血统,也会让老朱担心外戚干政的事情发生。

  常茂、常升都不成器,可是蓝玉跋扈的性格让人担心,老朱很担心朱允熥能不能压制住蓝玉。

  舅祖父,舅祖父在皇位面前也不值一提。

  隋文帝杨坚在女婿北周宣帝时期就权倾朝野,抢夺便宜外孙的江山社稷更是毫不留情。

  武则天临朝称制的时候重用武家人,李唐皇室子孙无不战战兢兢,也没少被杀。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也没少欺负北周的孤儿寡母。

  外戚干政、权臣在朝,这当然会让老朱担心。

首节 上一节 1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