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129节

  所以该回凤阳的时候还是回凤阳吧,这一点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大家都心里有数。

  老朱随即笑着问道,“五军都督府那边现在如何了?”

  “一听到要打仗,一个个的都着急上火。”朱允熥笑着吐槽说道,“现在好了,这几个先找我,也不来找祖父了。”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老朱笑的很开心,“这样是最好不过了,我家孙儿还是有本事。咱现在还是皇帝,这几个管着都督府的人遇到了大事不来问咱,反倒是让你做主了。”

  朱允熥开玩笑说道,“祖父不就是一直想看到这一幕么,我现在脸色不虞,凉国公心里都要打怵。我有事没事挑他的刺,看他这两年多安分。”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老朱更开心了,“本来还想着要是这两年你治不住他们,咱还想着临走前给他们也都带走。现在的话用不着,你安排的好。”

  朱允熥毫不怀疑老朱肯定能做到这些,为了皇权的顺利交接,老朱可以大开杀戒、清除勋贵。历史上的老朱为了朱允炆顺利接班,那可是来了一场蓝玉案,太子死、皇孙幼,太子朱标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

  直接处死的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连傅友德和冯胜也牵连赐死。

  对于朱允熥现在能不能顺利的接手皇权,老朱心里越来越放心,以前的一些担忧不再是担忧了。

  朱允熥说道,“二叔那边呢?这一趟回来,我总觉得二叔的心气不如以前了。”

  老朱就叹了口气说道,“他现在心气能高才是怪事,别的不说。绕过了他立了个太孙,他面上不说,心里不知道多恼火。再者又险些被亲近人毒死,心里头肯定更恼火。现在我们又要收拾他,他不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怪事。”

  老朱这么一说,朱允熥也完全能够理解,秦王朱樉的心气在最近这两三年确实给蹉跎没了。连续遭遇到一系列的打击等等,也让这个藩王郁闷无比。而且他也四十了,在这个年代眼看着就是要当祖父的年纪了。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尚炳这两天应该也是回京了,我带着二叔和尚炳去散散心,和他们说说话。经历了这么一出,他们心里肯定也七上八下。”

  对于自家这个孙子,老朱真的非常满意,不只是在朝堂上的手段、心机,也不只是对百姓、对农事的重视,或者是对于大明未来的一系列规划。

  让老朱开心的事情之一,自然也就是他选择的这个皇储对于自家人虽然也耍心眼,可是该照顾的时候还是能够照顾的相当好,这当然也可以让老朱无比的安心了。

  这样的接班人太难得了,老朱骄傲的事情不只是培养出来了一个太子是如此,太孙同样如此。

  所以老朱无比的自信,比起秦皇、汉武或者唐太宗,他自认为更加的出色。

  没有别的原因,单纯的就是因为他的皇储非常出色,单单就是接班人这一块,老朱就自认为大明不会出现什么动荡。

  和老朱聊了一会,也吃过了晚餐,朱允熥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新的一天就是从早朝开始,一切也都是正常,无非多了一个旨意,也就是老朱令朱允熥率领户部、工部官员去皇庄,去视察一下皇庄的事务。

  大家也都没什么意见,种田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无比严肃的大事情,到底是农耕文明,也都知道以农为本的道理。

  而皇帝和太孙似乎也是在研究一些肥料,从去年就在皇宫里种田,据说也初步有了一些成效,这也是很多人都听过的事情,也知道皇庄那边收集了很多的粪肥,也都是在按照皇帝、太孙研究出来的法子在制粪肥。

  一起去看看肯定没有坏处,看看那些粪肥到底是怎么回事,效用到底有没有夸大之类的。

  当然这也是一个态度,大明始终都是以农为本,劝课农桑也是一个统治者应该做的事情。

  准备出宫了,也可以说准备出城了,不少的事情还是要准备准备。

  好在这些事情大家也都算是得心应手了,一个个的都不会因此手忙脚乱,只要按照程序来就好。

  不过在此之前,朱允熥还是找到了朱樉,“二叔,明天尚炳就能回京了,过两天三叔他们也都能回来了。”

  还在奉先殿罚跪的朱樉就问道,“都回来了,看我的笑话?”

  “二叔,话可不能这么说。”朱允熥笑着说道,“二叔也收拾收拾,过两天和我一道出城去皇庄看看。”

  朱樉就吐槽说道,“也好,回了老家我就要种田,先学一学免得闹笑话。”

第176章 此一时彼一时

  朱尚炳忧心忡忡的赶回应天府,本来和堂兄弟们在老家也不错,没人管自然乐的自在。而且可以练兵、可以祭祀,还得到了太孙的允许可以召见地方文武询问民事。

  这样的生活比起在西安还要自在,在西安一来是有父王管束,二来是不能问政,还有其他弟弟们表面的兄友弟恭但是背地里的勾心斗角。

  至于应天府更不用说了,在应天府除了读书之外,想要出宫都难,很难这么自在。

  可是刚刚适应这样的生活,唯独他被召回应天府,这也让他忍不住多想。

  “皇兄。”见到朱允熥之后,朱尚炳规矩行礼,“不知皇兄召见有何缘故?”

  朱允熥就关切的说道,“还不是二叔,本来还打算开春之后让你们去拜访众皇叔,可是现在倒好,你过些天就回西安执掌秦王府。”

  朱尚炳立刻急了,“皇兄,我父王怎么了?”

  “不用急。”朱允熥连忙安抚说道,“二叔现在在奉先殿跪着呢,也就是他在王府的所作所为已经被祖父知晓了,少不了是一通责罚。你先回去整顿王府,二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藩了。”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朱尚炳自然心情无比的复杂,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样表露情绪。

  朱允熥就对朱尚炳说道,“我让人带你去奉先殿,有事情你和二叔自己说。收拾收拾,明天和我一道出城,去皇庄转转。”

  朱尚炳不知道去皇庄能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在这些事情上他显然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自然也就只能是乖乖的听命了,踏踏实实的做好这些事情也就足够了。

  “我其他叔叔怎么还没有回来?”朱允熥就看着张福生,问道,“让人去催一催,其他人不说,六叔按道理来说也应该回来了。”

  张福生记下来这事情,至于藩王们没有回来也非常简单,无外乎觉得心里没底,就算是要回来也不会紧赶慢赶,并不是每个藩王都是喜欢回家的周王,或者是觉得犯事后保持着认错态度的秦王。

  朱允熥继续催促说道,“武林王那边更要催一催,他也应该回来了。”

  宗室大好人在这个时候不能不出场,宗室诸王之长带头,再加上有个朱允炆冲锋陷阵,就算是宗室内部有些怨言,实际上也不算是特别大的问题,可以解决。

  朱尚炳去找朱樉了,朱橚就来到了文华殿。

  “侄子,我也没犯错,用不着整天把我关在宫里。”朱橚振振有词的说道,“我想着去应天府转转,虽然是在京城长大,只是很少出去看看。”

  朱允熥打趣说道,“五叔,既然以前都没怎么出去过,那也没有什么可留恋。”

  朱橚顿时不高兴了,说道,“怎么就不能去看看了?贡院不远处就是十里秦淮,怎么就不能去看看?开封也就是被金人给毁了,要不然我肯定要去看看歌坊。想想啊,三千粉黛,八百烟娇。”

  朱允熥顿时脸色古怪,“祖父可是定了规矩,官宦不得狎妓。”

  朱橚直接问道,“是有这规矩不假,真的就能管得住?我是不信了,以前好多人都是狎妓,现在肯定也是如此。”

  这也是实话,以前老朱就定了官员不得狎妓,而且管的极其严格。可是就算如此,这样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所以现在越来越宽松了,只要有些高品级的官员不亮明身份就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哪怕是后世也不能完全禁绝这类事情,皮肉生意也是数千年来不断。

  朱橚连忙保证说道,“我就是去看看,肯定是不狎妓,庸脂俗粉我看不上。”

  看到朱允熥不说话,朱橚连忙说道,“我就是听个曲,据说现在有两个极擅舞艺的歌姬,就去看看。晚上肯定回来,不做乱七八糟的事情,这总行了吧?”

  朱允熥更是无语的说道,“五叔,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你溜出去了,我还能睁只眼闭只眼。你这跑过来也就算了,还说要去十里秦淮,你让我怎么说才好?”

  朱橚死猪不怕开水烫,“我糊弄你了,以后想出去都难,还不如实话实说。”

  面对如此光棍的五叔,朱允熥只能认输,“怪不得祖父总是告诫我不能和你多往来,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不过话说清楚,祖父真的要罚,你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就是给了你宫符,你去了哪我就一概不知了。”

  朱橚立刻眉开眼笑的说道,“老爷子肯定不知道,我以前去那些地他也心里清楚。说来好些年都没过去了,还是有些想念!”

  朱允熥差点吐血,闹了半天自家五叔对应天府最怀念的地方居然是烟花柳巷?

  朱允熥随即看向张福生,说道,“让人跟着,别让人冲撞了周王。”

  “给我找几身衣裳,华贵一点。”朱橚就对张福生直接说道,“白龙鱼服肯定不好,人靠衣裳马靠鞍。衣裳寒酸了见不着花魁,官服这些太失体统。在那些地方,最不缺的就是豪门大户子弟,说不定就起了冲突。”

  朱允熥就立刻说道,“既然要起冲突,那五叔就不去了。”

  朱橚瞬间急了,“别啊!都说了换身衣裳就没事,穿着个华贵的衣裳,跟前又有几个护卫,这是普通人家的?面生的不敢来惹,面熟的还能一起聊聊。那些大商贾人家的吆五喝六,见着了这样的派头都夹着尾巴。”

  朱允熥就连忙说道,“五叔,你可别说了。再说下去,估计祖父就要拿着鞭子来抽我俩了。这说的我都有些心动了,说来我还从未去过那些地。”

  朱橚顿时就取笑说道,“你是去不成了,你是太孙,岂能去那些腌臜之地。”

  这双标实在是太明显了,朱允熥都懒得说些什么了,因为说了也确实没有任何的效果。

  朱允熥想了想之后还是问道,“五叔,一些士子喜欢风月佳人,你觉得该怎么办才好?”

  朱橚想都不想的说道,“食色性也,我看是没法子了。都说美人配英雄,男儿哪个不想着三妻四妾、国色天香,女子就不想着才子佳人了?”

  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食色性也,孟子要是知道你这么解读,估计都要找你算账。”

  “外头都这么说,怎么就偏偏找我了?”朱橚直接说道,“再说了,真要是找我们老朱家的,他去找父皇就好,找我有什么好处?”

  朱允熥也懒得在说什么了,拿出宫符递给朱橚,“您可收着点,不出事就好。现在这个关口,我可不想五叔也跟着受罚。最重要的是事发了被罚,可千万不要给我牵连了!”

  朱橚喜滋滋的说道,“肯定不连累你,这事父皇多少也是知道。”

  看到朱橚欢天喜地的跑走,朱允熥只能羡慕了一下,他没办法开眼界了,只能继续处置公务。

  老朱确实是知道,等到傍晚去了武英殿,老朱直接说道,“那个纨绔没叫你一起去逛逛?”

  “那哪能呢,五叔拦着我呢。”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五叔心里有分寸,他自己喜欢去那些地风雅,不带其他人,更别说子侄辈的了。”

  老朱笑着点头,“这倒也是,他就是听听曲、看看歌舞,不要说子侄了,就是兄弟他都不带。”

  老朱随即看向朱允熥,说道,“你那会儿也想如此?”

  朱允熥立刻眉飞色舞起来,说道,“我以前在想啊,要是当个富贵王爷也很好,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又不用担心花费、家用,也不用考虑政事。到时候我找个西施,天天泛舟湖上。闲暇之时爬爬山、打打猎,那多逍遥。”

  老朱笑着说道,“你五叔就是如此,他是个聪明人,比你其他叔叔们看的开。纨绔有纨绔的好,心里头没心结,不像你二叔、三叔。”

  看着老朱,朱允熥认真说道,“以前没想过那事,总觉得能够逍遥自在一辈子也就值了。现如今不想那些,我小时候还想过当个大将军金戈铁马,想要当个行侠仗义的大侠,或者是当个明镜高悬的官。那都没意思了,现在还是治理好大明才有意思!”

  老朱就开玩笑说道,“你比我会想,我小时候就想着吃饱饭,在外头流浪的时候也是想着吃饱饭。遇到了你祖母,就想着成家生个孩子,能有个栖身地就好。”

  朱允熥也笑着说道,“就是如此,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有那么多的好事。现在当个皇太孙就很好了,我是一点都不羡慕五叔的风雅快活。”

  老朱问道,“有燉也喜欢那些你可知道?”

  朱允熥愣住了,连忙问道,“不是吧?有燉才多大?”

  老朱没好气的说道,“龙生龙凤生凤,有燉就喜欢戏曲,就喜欢才子佳人、名妓乐户的。小小年纪,这孩子就没了志向。”

  朱允熥摇了摇头,说道,“各自有各自的活法,他舒心就好,反正也不需要他挑起大梁。尚炳、济熺和高炽能帮我,这也就行了。”

  老朱也露出笑容,“你爹那会儿也是,对你五叔没个指望。到了你这也是一样,其他兄弟能靠得住,到了你五叔的子嗣又是靠不住!”

首节 上一节 129/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