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382节

  “事情有变,秋收之事必须立即加快,若有必要河南地百姓皆可调用。”

  枣祗也知道事情轻重,当即严肃道:

  “府君放心,粮谷之事交予我即可!”

  士孙端闻言没有再说什么,在用力的拍了拍枣祗的胳膊后便匆匆上马离去。

  ……

  片刻之后,金墉城。

  回到司隶校尉府后士孙瑞很快便收到了诸多军情急报。

  有示警的,有求援的。

  一番梳理之后,士孙瑞顿时满脸凝重。

  此刻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闻声赶来了,一个个面色焦急。

  士孙瑞见状便大概将情况说了一下。

  其实当下不止河内郡有敌,河南尹东边的阳武县也来信求援,言东郡魏军也开始入侵,势头十分猛劲。

  “据阳武县所言,对方将旗上书【破虏校尉孙】之字,来者当是孙策无疑。”

  只见士孙瑞眉头紧皱道:

  “小平津关有奉先在,短时间内当无大碍。”

  “唯独这个孙策,此人颇有其父之风,行事极为猛鸷,南部诸县恐难相抗。”

  说起来前阵子击败洛阳汉军,夺走河内郡的就是张辽、孙策等人。

  故此别的魏军将领士孙瑞或许不清楚,但却深知这两人的厉害。

  于是他当即看向曹昂道:“子修,此人便交给你了,务必要挡住此人。”

  曹昂闻言也没有大意,郑重点了点头,便准备离去。

  不想士孙瑞却忽然叫住了他,咬牙道:

  “若是当真无法抵挡,那便拖延时间,尽量将南部诸县粮草运入成阜关。”

  此言一出,一众文武都忍不住面色大惊。

  毕竟士孙瑞此言,无疑是做好了舍弃旋门关之外的河南尹诸县的准备了。

  那如此一来,纵然他们守住了洛阳八关还能剩下什么?

  这么点大的地方,就算能活下来也不过苟延残喘罢了。

  无论是反攻关中,还是攻打魏国,都将只是奢望。

  届时等待他们的除了投降,估计只有等死了。

  一想到这里,曹昂都忍不住停下了脚步,眉头紧皱道:

  “府君……你这到底是何意?”

  曹昂觉得他有必要搞清楚士孙瑞真正的想法。

  否则他在前面卖命,士孙瑞在后面忽然降了,那么曹家人可就全完了!

  纵然魏军少有杀降之名,但对于他们这种人想必是不会放过的。

  随着曹昂开口,曹彰,夏侯衡、夏侯充、满宠、毛玠也都默默看向士孙瑞。

  见此情形,士孙瑞知道此刻必须得有个说法了。

  否则魏军还没有打来,他们内部就要再次分裂了。

  于是沉默片刻之后,士孙瑞轻叹一声,选择开诚布公:

  “虽然不想承认,但此次我等恐怕很难守住了。”

  “最多三个月,魏军想必就能兵临城下,毕竟…洛阳本就是魏哲打下来的。”

  见他这么一说,众人齐齐默然,无言以对。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士孙瑞说得有道理。

  当初董卓那么强大,凉州军更是锋芒毕露,不可一世。可魏哲依旧硬生生从兖州打入河南尹,拔敖仓、破三关,直抵洛阳城下,然后败董卓,逐凉州兵,全据洛阳八关。

  可以说洛阳汉军如今的根基,就是十年前魏哲替他们打下的。

  如今十年过去了,洛阳汉军尚且不如昔日董卓麾下的凉州军,而魏哲麾下的魏军则身经百战,远胜昔日。

  两相对比之下,魏军拿下洛阳其实只是个时间问题。

  当士孙瑞揭开了这个冰冷的现实之后,堂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死寂。

  不过士孙瑞倒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

  只见他有些不舍的摸了摸面前的案几,摇头感慨道:

  “这金墉城本就是魏哲所立,没想到今日终究要还给他了。”

  满宠闻言顿时眉头紧皱道:

  “那我等到底要何去何从?”

  “去颍川!”

  士孙瑞没有再犹豫不决,直接眼神坚定道:

  “小平津关与旋门关尚且在我们手中,只要守上一个月,我等便可以将洛阳兵甲粮草悉数运过轩辕关,退入颍川。”

  “如此军资尚在,主力未失,我等便还有一搏之力!”

  “那随后又该怎样?”曹昂不解。

  毕竟如果颍川郡能守得住,他当初又何必率领曹军余部投靠洛阳汉军呢。

  没有洛阳八关这些天险,区区一个颍川郡压根不可能挡得住魏军。

  然而曹昂都明白这些道理,士孙瑞自然也懂。

  只见他掀开案几上的舆图指着颍川郡昆阳县道:

  “待收拢完颍川物资之后,我等便可由此挥兵西入,攻打南阳。”

  “如今袁术深陷泥潭,无暇他顾,以我等实力全力一击,当有极大可能击败南阳袁军,占据南阳郡。”

  “届时无论是依附荆州牧刘表,还是走武关继续攻打关中,都可再议。”

  随着士孙瑞的话音落下,曹昂等人顿时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毛玠忍不住佩服道: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府君真乃国家柱石也!”

  没办法,正如士孙瑞所言,洛阳汉军如今已然陷入了死局。

  如果死守着洛阳不放弃,纵有洛阳八关他们恐怕也逃不过覆灭之命。

  但如果按照士孙瑞的规划从洛阳跳出来,以南阳为据点,反而会有一线生机。

  最关键的是如今袁术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他们以王师之名伐叛逆之军,在道义上就占据了上风,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南阳郡的反抗力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攻袁术,夺南阳”确实是一个绝好的选择。

  另一边曹昂思虑再三之后也点了点头,忍不住道:

  “府君大才,当真让昂佩服之至。”

  然而士孙瑞却苦笑的摇了摇头:

  “算甚大才,不过一裱糊匠罢了。”

  ……

  话分两头,当士孙瑞在洛阳准备搬家时,阳武县那边则终于陷落了。

  城头上,看着高高升起的“魏”字旗,甲胄上满是碎肉的孙策那叫一个开心。

  只是那爽朗的笑容配上这恶魔般的现场,有些格格不入罢了。

  不过孙策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惬意的坐在守军的尸首上歇息起来。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想要建立一番功业首先得选对人。

  如果跟错了老大,那么可能越是拼命反而越容易适得其反。

  就比如他父亲,跟着袁术南征北战,最后命都没了却落得一个白费力气。

  不像他,早早的就慧眼识人,看中了魏哲这个明主。

  如今孙氏在邺城站稳脚跟不说,日后在新朝恐怕也有一席之地。

  富春孙氏,恐怕以后就是关东名门了。

  “父亲,当年您还是太鲁莽了。”

  看着天边的落日,孙策忍不住吐槽道。

  “您当年如果早早追随魏公,如今我也不用走这么多弯路了。”

  在孙策想来,如果他父亲当年从凉州归来之后能去辽东投奔魏公,那么如今太史慈恐怕都要居于他父亲之下,哪里还会像后来那么凄惨。

首节 上一节 382/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