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319节
让徐州兵负责守卫乡土,魏兵来负责野战,正好各司其职。
当这个战略基调定下之后,后面的安排便很快出炉。
然而片刻之后,当魏哲召集臧霸等徐州将领告知此事时却出了意外。
臧霸、孙观等泰山客将倒是没有意见,他们巴不得能打守土战。
毕竟陶谦在时他们就是这样,处于半独立的地位。
但陶谦的亲军将领曹豹却颇为不满道:“将军何以小视我等?”
曹豹倒不是对魏哲不服,而是对这个安排感到不服气。
只见虬髯铜肤的曹豹拍着胸脯豪迈道:
“某虽不才,但麾下儿郎哪个不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如今曹贼入寇,我等徐州将士岂能龟缩城中坐视将军在外厮杀?”
闻听此言,魏哲顿时不怒反喜。
对于这样直肠子的将领他是最喜欢的,当即哈哈大笑道:
“言之有理,确是我疏忽了。那子虚便随我一同出战罢!”
“多谢将军!”见魏哲这么一说,曹豹这才开心的咧嘴大笑起来。
臧霸、孙观等人见状面上虽然笑呵呵的夸曹豹勇壮,可心底却忍不住一阵冷笑,嘲讽这厮没有脑子。
……
且不说徐州军内部如何山头林立。
在军议结束之后,魏哲很快便开始行动起来。
由于徐州五郡国除了下邳国之外,现在都已经接受了他的统治,所以他现在算是本土作战,后勤暂时是不需要考虑的。
在粮草不缺后,各地兵马接收到各守其土的命令后也都不禁松了口气。
说实在的,他们还真担心魏哲拿徐州军当炮灰去送死,好安排自己人。
现在魏哲让这些各郡徐州兵马不动,各守其土,各司其职,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唯独曹豹,兴冲冲带着魏哲一行人进入东城大营。
作为陶谦的绝对心腹,曹豹率领的自然是陶谦的亲军。
人数不多,只有五千人,但精锐程度却是首屈一指。
至少在徐州境内,曹豹手中的这支丹阳精兵绝对是顶级战力。
经过简单校场阅兵之后,即便是魏哲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回到帅帐之后,他不由面露赞许之色:
“早知丹阳山险,民多果劲,没想到竟然如此剽悍勇猛,当真不凡。”
闻听此言,自曹豹以下的军吏都忍不住面色红润,与有荣焉。
毕竟以如今魏哲的功勋与地位,他的一句夸奖对这些军伍汉子来说已经是相当有分量的荣耀了,甚至都足够史书记上一笔。
不过随即魏哲话音一转便看向曹豹问道:
“如今徐州的丹阳兵到底有多少?其他诸部的战力与尔等相比如何?”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也算是他对徐州军的一次摸底。
曹豹闻言倒是没有丝毫隐瞒,愁眉沉思片刻便干脆道:
“使君入徐之前便派我回乡招揽青壮,后来黄巾平定亦派人回去过几次。前前后后……大概招揽了三万余人。”
不过说到这里,曹豹却颇为自傲道:
“然丹阳兵亦有高下之分,其他诸部论战力绝对比不上我等。”
听到这里,魏哲这才轻轻点了点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有些事情就合理了。
难怪原历史中刘备入徐便获陶谦赠四千丹阳兵,原来他足足有三万人。
也就是陶谦本就是丹阳豪族,否则换个人还未必能有这份号召力。
不过从曹豹等人的表现来看,丹阳不愧是精兵之地。
要知道即便是在后世的现代社会,也是存在优质兵源地区说法的。
这不是迷信,反而是一等一的科学。
比如后世华夏军队之中,云贵川子弟兵就颇受某些将军喜爱。
而在当下,丹阳郡则是天下公认的顶级兵源地。
因为多山险地,民风尚武,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各种势力做斗争。
比如贪官污吏、比如山越蛮人!
拜《三国演义》所赐,说起山越人很多三国迷都不陌生。
但说起山越人具体的分布范围,很多人就未必清楚了。
实际上两汉之时绝大部分山越部落都分布于丹阳、会稽两郡的山区。
如果再具体点,那就是在安徽黄山与浙江天目山一带山区活跃,以山地农耕、山林狩猎为生。
不过山越并非单一民族,其中成分十分复杂。
说是蛮人,可事实上却是古越人、南迁的楚蛮以及部分汉人逃户的统称,被汉庭视为“化外之民”。
这和血脉无关,不服王化者,即“蛮夷”也!
比如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为巩固江东,就曾多次征讨丹阳山越。
在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丹阳人不得不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时日一久,自然就形成了剽悍勇猛的性格与尚武好战的传统。
最关键的是丹阳郡冶铁业发达,是两汉重要的冶铁中心,所以优质铁兵对于丹阳兵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丹阳男儿成年之后,环首刀或长矛基本算是标配。
如此种种,导致丹阳兵并非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战斗力远超临时征募的农民兵,甚至大多都自带军械装备。
比如曹操在昔日丹阳太守周昕的大力帮助下,便前后招募万余丹阳兵。
只可惜曹操没能力降服,导致万余丹阳雇佣兵拿钱直接跑路了。
基于这一点,魏哲对丹阳兵欣赏归欣赏,但信任还是有所保留的。
在全军上下饱食一顿后,他便率领万余兵马离开郯城,不知去向。
……
话分两头,另一边下邳城外的曹操也差不多搞清了徐州局势。
当得知陶谦临终之前竟然将徐州牧的位置亲手让给魏哲时,曹操羡慕的眼睛都要红了。
凭什么?
凭什么他累死累活连下邳国都没有拿下,魏哲却轻而易举获得一州?
一时间嫉妒、不服、惶恐,各种情绪在他心中交织。
但很快曹操便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情给压了下去。
毕竟打都打了,下邳国都快全拿下了,现在再说什么也晚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要求饶那也得打过再说,这份血性曹操还是有的!
不过正当曹操准备背水一战的时候,荀彧却忽然领着一人走了进来。
还不等他开口,曹操便快步迎上,诧异道:
“长文?你怎的也在此地?”
荀彧闻言当即解释道:
“自董卓乱后,长文兄便随元方公在郯城旷野隐居,不问世事,尔来已有数年矣!”
“今日天赐良机,吾便是为了荐贤而来。”
不想曹操闻言豪迈一笑道:“长文大才我岂能不知,何须文若多言。”
说着他便执手把臂,亲热的拉着陈群坐下,令人设宴招待起来。
而在酒桌上,陈群也终于说出了他来此的前因后果。
由于距离远近的缘故,当其他信件还在路上耽搁的时候,陈纪、陈群父子就已经收到了辛评的信件。
可是当他们正准备动身时,冀州度田风波便传到了徐州。
这让陈群父子顿时停下了动作,而这一观望便让两人彻底改变主意。
毕竟魏哲度田的尺度远超前世曹操屯田的程度,甚至比光武帝还强硬。
如此一来,两父子能去冀州才怪。
陈群作为“九品中正制”的缔造者,他的政治理念自然不用多说。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