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292节

  说罢,他便毫不犹豫的横刀自刎,坚决的没有给别人丝毫阻拦的机会。

  见此情形,一旁的亲兵顿时跪了一地,满脸悲戚之色。

  淳于琼都死了,他们也没有逃走的想法了。

  片刻之后,当魏哲勒马在袁军帅帐前停下时,看着淳于琼背后的横线不由轻叹一声,这厮倒是个言出必行的汉子,到死也没有后退一步。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轻叹道:“好生安葬,莫要折辱了!”

  淳于琼的一干亲卫闻言倒是没有要报仇的,只是泪流满脸的拜倒在地。

  “多谢左将军!”

  毕竟两军交战死于战场本就正常,哪有私仇可言。

  而在处理完这个插曲之后,魏军则快速的收拾战场,因为还有另一仗在等着他们……

第264章 心气与胆气【二合一】

  大战之后,胜负虽分,喧嚣未休。

  临平乡外三五成群的溃兵在旷野中乱窜,魏军也没有追击。

  毕竟此战淳于琼据营而战,西路袁军两万多人几乎被全歼于此,纵然有些许漏网之鱼也无关紧要。

  至于封锁消息那就更没必要了,像这种级别的大战一旦发生就别指望保密。

  与其在这方面花费心思,还不如杀人的时候再麻利一点。

  兵家之事就是这样,一步快步步快。

  有时候即便对方知道你想干什么,但已经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应对了。

  ……

  话分两头,当临平战场落下帷幕时,漳水河畔的张燕却陷入两难之中。

  “魏公威那厮去了临平乡?”

  淳于琼的使者还不知道大战已经结束,当即焦急的恳求道:

  “卑职绝无虚言,还请将军速速发兵,迟者晚矣!”

  但张燕却不为所动,只是眉头微皱道:“那厮带了多少兵马?”

  “约莫两万左右,多为骑兵。”使者也不知道张燕在顾虑什么,只能劝道:“此贼虽悍,但合贵军与我军之力前后夹攻,必能大败魏军。如此天赐良机,将军千万莫要错过呀!”

  只是无论使者怎么说,张燕却始终没有给个准话。

  待淳于琼使者退下之后,伺立左右的张方忍不住开口道:

  “父亲,兵贵神速,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魏哲都从城池里面出来了,只要他们合力夹攻即便没有大胜也不会大败。

  若是再让魏哲龟缩在下曲阳之中,纵然两军最后攻克估计也会死伤惨重。

  乱世之中,兵马才是立足的本钱。

  如果黑山军伤亡过重,那么就算魏哲身死估计他们父子也没办法窃取幽州。

  于是乎不等张燕开口,张方便主动请缨道:

  “儿愿为先锋,淳于将军若见了我,想必也能再多坚持一阵子。”

  “胡闹!”张燕顿时瞪了他一眼,训斥道:“竖子无知,焉知此中凶险?”

  张方这小子都能想到的东西,张燕会不明白吗?

  他之所以还在犹豫,主要是在考虑下一步是打下曲阳还是支援淳于琼。

  毕竟下曲阳可是魏军的粮仓,从中山国和涿郡转运来的粮草都快堆满了仓库。

  那什么,冀州毕竟是袁绍的地盘,有些信息他还是能搞清楚的。

  只是袁绍这回却很难效仿曹操那样来一回奔袭“乌巢”了。

  因为魏哲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不仅给中山相耿武留下一万屯兵守卫粮仓,同时还将原来的下曲阳义兵以及相关家小全都迁居城中,免得被人拿家小要挟。

  这群义兵论战斗力或许不算什么,但却大大增强了魏军在下曲阳的统治基础。

  毫不夸张的说,倘若城中有士族、豪强敢趁机作乱响应袁军,用不着魏军出手这些义兵群体就会主动把他们砍成十八块。

  原历史中,淳于琼守卫乌巢时虽也有上万兵马,但防御终究还是薄弱了些。

  当然,对于这些张燕自然不知道,他只清楚粮仓的重要性。

  如果能攻占下曲阳……不,只要对下曲阳造成威胁,魏哲估计都会连忙撤兵。

  如此一来,他不用赶赴临平也照样可以替淳于琼解围。

  围魏救赵的计策张燕也会用,真当他没读过兵法么?

  甚至这里面张燕还隐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提防淳于琼。

  作为资深老贼的他可不会像张方那个傻小子一样把淳于琼真的当友军。

  袁绍虽说是表他当幽州刺史,但张燕心底却始终有些不放心。

  谁知道淳于琼这厮是不是准备拿他当替死鬼!

  届时他人都死了,袁绍再追封个幽州刺史也就算不上食言了。

  想到这里,张燕越想就越觉得淳于琼的求援有点可疑。

  明明接战不足一日,哪里就危急到这种程度了。

  两者兵力相当,淳于琼还是据营而守,纵然是头猪也能坚持三五天吧?

  由此可见淳于琼不是故意保存实力引他前去,就是有意藏拙。

  就这样,一番思量之后张燕果断决定还是朝着下曲阳前行。

  围魏救赵者,攻敌所必救也!

  反正帮淳于琼解围就行了,至于围攻完全可以等魏哲撤回下曲阳再说。

  届时他以逸待劳拦截魏军,自然可以和淳于琼合力一举破敌于城外。

  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张方的建议,张燕这个方案的风险确实要低多了。

  本来还有些不解的张方听完父亲的指点后亦是无话可说。

  ……

  与此同时,距离黑山军大营不远处的一处坞堡中,张辽所部也在争论不休。

  说来此事还和张燕脱不了干系。

  由于他受命迟滞西面这支黑山军,所以这几天一直骚扰不断。

  并且每次张辽出动的兵马都不超过千人,不树旗帜、不多纠缠。

  黑山军不知底细,还以为一直都是张辽率人跟随左右,那叫一个厌烦。

  按理来说,张辽的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了。

  因为按照黑山军现在的速度,等张燕赶到下曲阳时魏哲估计也到了。

  等到那时就不是张燕与淳于琼合击魏军,而是魏哲与耿武前后夹攻黑山贼了。

  然而问题在于,通过一路的骚扰张辽也察觉到了黑山贼的成色。

  简单来说,就是山地兵来到了平原战力也就那样。

  至少张辽觉得,他完全可以做得更多。

  “临平一线尚且还没有传回消息,若任由这支黑山贼行动,吾恐其会放弃下曲阳,支援淳于琼所部。届时会发生什么,诸位想过没有?”

  正厅之中,只见张辽面色凝重道:

  “稍有不慎,便会陷君侯于腹背受敌之地。”

  “为了君侯,我等必须冒险一搏!”

  张辽不是张燕肚子里的蛔虫,他自然猜不到张燕会怎么选。

  但是这里面的变数太多了,张辽担心黑山军未必会攻击自家粮仓。

  故此一番衡量之后,他方才决定赌一把。

  见张辽这么一说,室内的几位屯兵司马顿时再无二话。

  毕竟屯兵体系是魏哲一手建立起来的,论忠心他们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于是当日张辽便从五千屯兵之中,募敢死者八百人,杀牛宰羊犒飨猛士。

  倒不是张辽喜欢以少击多,而是夜袭这种事情本就在精不在多。

  原历史中张辽镇守合肥时,也是从七千守城士卒中挑选八百虎士登锋陷阵。

  说来张辽这八百陷阵士,才应该是演义中高顺那个“陷阵营”的原型。

  毕竟高顺所练的“陷阵营”论战绩可远不如张辽的八百陷阵士。

  在这方面罗贯中也算是惯犯了,前科不知道有多少,最爱的就是张冠李戴。

首节 上一节 292/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