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322节

  岳凌再看向柳湘莲,问道:“可去码头看过了,船只打造的如何了?”

  柳湘莲拱手应道:“应侯爷之需,已经将船都改了一遍,尽量伪装成小型货船的样子。”

  岳凌颔首道:“好,之前抓了倭人,叫渡边信之介,他倭国使者已被证实,正好这次我们多加利用,到时候他就由你看管。”

  柳湘莲同样拱手,“遵命。”

  “十日之后,也是我们登船进攻双屿岛之日,这段日子让大家先养精蓄锐,此番是我们沧州兵的第一战,我希望能将伤亡减至最低。”

  “哪怕有一人折损,待我北归经过沧州时,也难以见沧州父老。”

  赵颢抱拳道:“侯爷多虑了,沧州男儿应征入伍,早有战死沙场的觉悟,不然不会跟从侯爷,而且战场瞬息万变,刀枪无眼,打仗怎会不死人呢?侯爷莫不可将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

  说着,赵颢话锋又是一转,道:“只是不知苏州府的战局,交给京营来的将军是否牢靠。”

  岳凌很是相信秦王府的旧将,而且还有新到的火炮支援,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便应道:“你可多协助杨将军,也要多在一旁学习如何统兵。”

  柳湘莲也在一旁解释道:“毕竟那是京营的精锐,若是无法在设伏的情况下战胜倭人,岂不是要酿成一桩笑话?”

  话糙理不糙,赵颢也没更多可担心的了,便再拱了拱手,同柳湘莲一道离去。

  所有事情皆安排妥当,岳凌提笔在舆图上,将双屿岛上将军府的位置圈了出来,打上了个叉。

  这一战,将解决三十年来东南沿海一直被倭寇袭扰的局面,近海的掌控权也将尽数收回,为开海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13章 林黛玉签收管家指南

  日薄西山,云霞漫天,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出现了一大片商船,粗略估计当有五六十艘。

  临近夜幕,双屿岛便不会再接纳新船了,而在这日夜交替之际,来了如此庞大的商队便迅速引起了岸边放哨人的注意。

  首船的甲板上,一袭黑袍的岳凌遥遥望着岸上的兵马调动,面色没有丝毫变化。

  而他身旁一般装扮的柳湘莲,面颊微颤,忍不住的侧目过来看岳凌。

  岳凌心有所感,低声叮嘱道:“看好你手里的人。”

  柳湘莲身前,便是之前被岳凌羁押的倭国使者渡边信之介。

  在牢中过了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才出狱时,他已消瘦的不成样子,脸颊似如刀削。

  这般的面色当然不像一个养尊处优的人物了,岳凌将他放了出来,还好生养了几日,让他恢复些面色。

  他原以为是国家知道他失踪了的消息,派人来与安京侯交涉了,便欣然的接受了这些优待,。

  那些时日,劫后余生的喜悦简直冲昏了他的脑袋。牢中吃糠咽菜,甚至有时候都只能吃泔水,出牢之后他别提有多兴奋了,哪还有心思顾虑许多。

  可过了短时间他才知道,是安京侯需要他来配合演一出戏,就是当下,配合进攻双屿岛。

  如今国内虽然对双屿岛的支持没有之前那么多了,可这样一个有油水的地方,倭国也不能说不在乎,但按照安京侯的意思,他就是要这样雷厉风行的拔除掉三十年来倭寇的窝点,为此甚至不惜与倭国开战。

  他是不明白安京侯为何有这样的底气,在如今江浙财政不佳的情况下再兴战事,甚至开启国战。

  渡边信之介只是个使者,更贴近商人,到了如今动刀兵的战场上,内心自然不安,双腿发软,又因为货船颠簸,险些栽倒在地。

  柳湘莲眼疾手快,将他搀扶住,而后一把尖刀便暗暗抵住了他的后背,使渡边信之介不由得板起了腰身。

  “使者大人,可别在这等场合出了差错。”

  柳湘莲淡淡一句,称呼大人却完全没有尊敬之意,有的只有无限的威胁。

  渡边信之介不知安京侯都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么多心狠手辣之辈,侧目去看,又听到了他的警告声。

  “你要是还想活命的话,就别与本侯耍心眼,事成我保你还能回到倭国,若是没成,战场上刀枪无眼,你第一个要遭殃。”

  渡边信之介吞咽了口口水,连连摇头,畏畏缩缩道:“不敢不敢,都听侯爷的安排。”

  “精神点,别忘了你是倭国来的使者,我们现在是你的护卫。”

  “是。”

  渡边真是想哭的心都有了,他怎雇佣的起这样的护卫。

  如今的叛徒行径,渡边当然也不想做。

  他起初还想着在岛上遇到东瀛人之后,便说几句家乡话来暗暗求助,并惊醒他们。

  可在与安京侯交谈的时候,却发现他也懂东瀛人的语言,甚至能与他进行简单的对话。

  只是一些口癖有些奇怪,更像是女子才会有的用语习惯。

  渡边被唬了一跳的同时,也似有所悟,应当是安京侯房中有东瀛女子为妾室,才让他能够粗通东瀛语。

  这样,他原本的计划也泡汤了。

  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便只能受人摆布。

  才在牢中经历了非人的折磨,重见天日之后让他倍加珍惜性命。

  暗暗叹了口气,渡边一脸悲壮的看着岸上的家乡人,不久之后他们就要身首异处了。

  咸涩的海风卷着波涛,猛烈地抽打着双屿岛沿岸的礁石,发出沉闷的回响,似是即将到来的战斗擂鼓。

  岳凌身姿傲然的伫立着,脑中在进行最后的推演。

  双屿岛有两座大岛,是海外倭寇最大的据点,招揽来的汉人流民再算上倭寇本国的浪人,当有近万人。

  而其中五千余,如今已经乘大船奔赴苏州城,当下双屿岛上还剩余五千的兵力。

  三千对五千,岳凌真想暗暗说一声优势在我,只是这话有些不太吉利。

  在镇海卫时,堡寨中的将领听说他要以三千兵力破倭人的五千还以为是夸口,又不断列举了诸多的例子。

  在庆元帝执政时期,一伙百余人的浪人登岸袭扰,沿途劫掠上千里,数万官兵对他们无可奈何,捉不到踪迹。

  他们一路烧杀抢掠,甚至杀了几个守将和知县,最终劫掠到苏州城下,因为无法破开坚城才渐渐退去。

  便是如此,折损之人竟还不足两掌之数。

  而如今岳凌要以弱势兵力对抗倭人更多的兵力,在一众守将眼里,是有些天方夜谭了。

  但岳凌却不以为意。

  他有心算无心,而且如今他手下的这支沧州军经过两月的操习,也配合的足够默契了,只要他这个施令者不出大差错,一切就都在掌控之内。

  眼下,第一道难关就要来了。

  商船缓缓驶入浅滩,岸上手持兵戈的倭人士兵列阵已久,拉弓搭箭直指船舱。

  阵中走出一人,一身浪人武士打扮,腰间挎的也是武士刀,看样子在岛上的地位不低。

  “来者何人?”

  柳湘莲暗暗推了下刀尖,感受到刀尖刺破了衣服,渡边立即用东瀛语回道:“我乃天国的使者,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对我刀剑相向?让汪顺来见我,他难道要反了东照神君自立门户了吗?”

  倭人听到了家乡话,尽皆一愣,态度一改方才的冷漠,顿时变得恭敬有加。

  领头的武士也迅速让人都收起了兵戈,毕恭毕敬的来到岸边,与船上的渡边搭话道:“不知是使者大人前来,还望您恕罪。将军今日一早已去了岸上,不在岛内。”

  渡边冷笑道:“他也敢自称将军。”

  领头的武士讪讪一笑,又问道:“我们远离家乡已久,还从未见到过如使者这般的大人物,还望您能够赏脸将身份腰牌给我们看一看,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只是要身份信物而已,渡边的信物当然不是假的,他一抬手,柳湘莲便上前将信物递了出去。

  武士们抱在一团,看到这家乡的物件感动的不轻,甚至还有几人热泪盈眶,对渡边倒头便拜。

  “原来神君没有忘记我们,大人驾临是有什么事,可需我们协助?”

  渡边暗暗瞥了一旁的岳凌一眼,忙找补道:“不需要,这些都是商船,里面我辛苦采买来的丝绸,贵重的很。今日且卸在此地的仓库内,待过几日有国内的大船前来再运送回国。”

  “这些东西足有上百万两白银,若是出了差错,你们谁也担待不起,汪顺更担待不起!”

  听闻此言,岸上列阵的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大的一笔交易,上百万两白银估计是十万匹一上来,也难怪会用这么多的船只。

  众人在领头武士的指挥下分成了几小队。

  一队让开一条通路,并将围在岸边的栅栏,鹿角木等工事都撤了去;一队往港口内部走,让人将停泊的船只开走,别妨碍商队停船;还有一队,已经进货仓去整理协调了。

  船板缓缓搭在石阶上,渡边率先从船上走了下来,武士熟稔的上前邀请道:“大人,请随我往将军府来吧,府里略备些茶水,款待大人。”

  渡边摆摆手道:“这笔生意神君非常看重,不能有半分差错,我要亲自在这里盯着。”

  武士立即献出拍马屁的本领,“您不愧是神君所信赖的人,身体力行,是我等的榜样。”

  渡边内心十分惭愧,转移话题道:“你是哪里出身,怎么称呼?”

  武士自豪的道:“愚人与大人同姓,出自奈良县。”

  听闻竟是同乡,渡边的惭愧心更重了,但身后的岳凌虎视眈眈,他也只好按照原计划,将这个小统领一同带去仓库。

  随着一个个货箱被搬了出来,士兵们例行检查也只是做了做样子,略微查探了前两艘船,里面装的都是丝绸,便不再多查,准许船上的船夫将货箱搬到仓库存放。

  甚至还有不少武士前来协助,与众多船夫笑脸相迎,岸边正是一团和谐的氛围。

  仓库内也是一样,领头武士让手下带了茶水,奉给渡边。

  又见总有两人与渡边寸步不离,也不与船夫去搬箱货,便猜测是使者大人的贴身护卫。

  与两人也客气的奉上茶水,武士殷勤问道:“还未请教大人的这两位护卫兄弟的名号。”

  渡边脸上一抽,真是不想让同乡之人死得这么早。

  他们说不出东瀛语,身份岂不就露馅了?

  露馅之后,那下场就只有一个了。

首节 上一节 322/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