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304节

  薛宝钗一脸羞意的望着秦可卿,却见秦可卿近乎于哀求一般的望着她,从锦被中伸出的手还合十,冲着她连连拜着。

  薛宝钗暗叹口气,一偏头,昧着良心道:“这里方才有个虫子,唬了我一跳,没事你们继续闲聊就好。”

  林黛玉狐疑的打量过去,追问道:“宝姐姐,你手下的那册是什么?”

  薛宝钗将小册子拾了起来,随意翻了两页道:“哦,这是我薛家的账目,林妹妹感兴趣?”

  别家的账目,林黛玉作为外人肯定是不好翻看的,便微微摇头道:“宝姐姐家的账目,我可不该看,哪里称得上感兴趣。”

  秦可卿顿时松了一大口气,整个人又安安稳稳的躺了下来。

  却是没注意薛宝钗顺势就将小册子收进了袖口,一并带走了……

第302章 岳凌的房内指导

  府衙堂上,

  贾琏被唤入内,心底忐忑不安。

  如果能让他自己来选,他是绝对不会来苏州见岳凌的。

  曾几何时,岳凌给他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导致他后来房事不利,吃了好久的中药都没好利落。

  因此,都少去了烟柳花巷寻欢作乐,结果被贾母等一众长辈当做了迷途知返,浪子回头,还大加夸赞了番,为他寻一门正经婚事,却好似因祸得福了。

  再念起王熙凤那姣好的容颜,如春水映月,澄澈明媚,贾琏不禁心神一荡,只是下面却没什么反应。

  暗暗叹了口气,贾琏迈开了步子,由衙役引领着入了门。

  内堂中,方才与岳凌议事的三人全都不见了,避退去了一旁屏风相隔的隔间,茶水也随之收了下去。

  三人在其中对坐,堂上的一举一动都听得十分清楚。

  “侯爷在上,晚生荣国府贾琏有礼了。此番冒昧前来,实是有家事相托,自知唐突,故略备了些,聊表心意,还望侯爷不嫌粗陋。”

  “家事?”

  岳凌挑了挑眉头道:“礼倒是不必了,可直说是什么事。”

  贾琏颤颤兢兢的将林如海所写书信呈了上去,随后挤出些笑容道:“林姑父已经都写在信中了,侯爷一看便知。”

  岳凌微微颔首,让贾芸将信取了过来,展开一观,便见着其中写了几句话:“……贾府与甄家为世交故旧,如今荣国太夫人念及往昔情分,辗转托我来寄信,却不知其间已铸成错事。”

  “是非曲直,皆由律法评断,何来网开一面之说?念苍生之艰辛,当需不偏不倚,将真相昭然于世,让有罪者得惩,无辜者得安。”

  “此番修书,非念及私情。丈人亡故,贾府对外事颇不通透,消息闭塞,将自身置于险境,实也该给贾家敲响警钟,尔且便宜行事。”

  看了书信,岳凌不动声色的收了起来。

  再看贾琏的样子,显然他是不知这书信上的内容的,岳凌也明白了林如海允贾琏来的深意了。

  正好,这房里还有三个听众,贾琏还真来的恰到好处。

  “你是为甄家的事而来?”

  岳凌抚掌端坐,面上看不出喜怒。

  面对比他年纪还小些的岳凌,贾琏却只能以晚辈自居,当下低垂着头,就孤零零的站在堂上,应声道:“是。”

  岳凌脸上浮现起了一丝微笑,抬手道:“坐吧,远道而来,倒是费了你一番辛苦。”

  见岳凌态度缓和了不少,贾琏暗道,林如海的书信果然有用,遂就坐了一旁。

  “你可知道,甄家是犯了什么事?”

  贾琏思忖着道:“听甄家的人说,是牵扯进了这回苏州的案子,她们说,甄家不过是个管织造局的,赚多赚少都是给宫里的孝敬,自是没那个私心,牵扯进知府的命案里。”

  岳凌依旧笑道:“这么说,是我抓错了人?”

  岳凌的气场太强,贾琏才醒悟自己说的话有些太片面了,忙找补道:“不是不是,侯爷自然有侯爷的考量,甄家未必就没有错,只是她们的意思是罪不至于抄家。”

  岳凌摇头叹道:“你不知道详细,就敢过来送礼求情?你知道这是什么行径?”

  贾琏一怔,愕然道:“侯爷指的是?”

  “我身为主审官,你为甄家这个犯人说情,还带了重礼来,这不是贿赂上官,左右公堂吗?”

  “我若收了你的好处,为甄家洗脱罪名,那我落得又是什么名声,收受贿赂,以权谋私?”

  “你也说了,甄家是去找到了贾家的门,上门去说情,往京城散播钱财疏通人脉,这是结党营私?是甄家结党,还是北静郡王府结党,你贾家是同党?”

  “或许之前罪不至死,眼下是要罪加一等了。”

  三言两语,贾琏感觉牢门好似又为自己敞开了,若是再入这苏州的大牢,便是他如何求饶,都不顶用了,也没人能救得了他,好似要重蹈覆辙了。

  双腿一软,贾琏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忙道:“侯爷,这与我无关啊,对,对,是老祖宗,老祖宗拿的主意。老祖宗收了甄家好大一份礼,不是我的罪过。”

  结党两个字将贾琏吓得不轻,之前贾家就有为康王府做事的前科,这遭要是再落实了罪名,翻起旧账来,抄家的就不是甄家了,而是贾家。

  贾琏连忙拱手道:“侯爷,您铁面无私,清正廉洁,只当我今日是胡言乱语,撞客了。我也只是受老祖宗的差遣,才急着南下的,我哪做得了这个主啊。”

  “哦,甄家给贾家送了礼,果真如此。”岳凌面上笑得意味难明。

  贾琏心下一颤,当知道这回是全完了。

  不但没救了甄家,反而让贾家惹得一身骚。

  堂上演了一出大戏,隔间也听得清清楚楚。

  陈矩皱着眉头,心底暗暗道:“这贾家也忒不知好歹了些,还有脸面来求到安京侯头上,还真以为自家和安京侯关系多亲近呢?安京侯对贾家乃是再造之恩,不挟恩图报,都是安京侯高风亮节,这贾家还等上门来胡闹。”

  “这些四王八公家的勋贵,都是一个德行,看来这甄家肯定也求到宫里去了,也不是什么好鸟儿。”

  苏墨筠垂头思忖着,脑中还在想方才岳凌说过的话。

  先给了贾琏些好脸色,让他放松警惕,又雷厉风行说出治罪的话,让他反应不及,漏洞百出,还坐实了甄家所犯罪状。

  疏通关系这种事历来常有,可大可小,若是真摆在台面上来说,牵扯到结党之事,还是大昌唯一世袭罔替的北静郡王府,他们还真得赶快出来澄清,要求岳凌公正处置。

  断案哪里还有阻力了。

  若那个人不是安京侯,没有安京侯的权势,用这样的方法好似也是恰当。

  就好比苏墨筠来处置这桩大案,站在岳凌的位子上说出这些话,不但背地里努力为甄家开脱的人前功尽弃,甚至还得保障他的人身安全。

  否则,他一但遭遇了什么不测,那甄家的人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苏墨筠略有所悟,算是跟在岳凌身边,学到的第一堂课。

  另一旁的王宪之则是不为所动,他有许多年的断案经验,在翻阅之前的供词时,就断定了甄家已经活不长了,已经被岳凌坐实了罪名。

  至于办到什么程度,牵扯多少人,都要看圣意。

  可扭转圣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此行只需按部就班的,做好他的辅助工作,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大的变故了。

  “我家老爷请三位大人再往堂上议事。”

  ……

  眼下岳凌所着重的,还是苏州军备的问题。

  因为战力实在达不到岳凌的要求,水师又不完备,要肃清海边盘踞多年的倭寇,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开海是必须的,如今海贸就算放在世界上,也不算发达。

  大多的西洋人都是在探明海路,并没能发展出完备的商业线。

  如今大昌起步稍慢,若是还不出重拳整治,恐怕将来的历史也不好再改变。

  归根结底,大昌是农耕国,地就这么多,好地方还多数是被地主,士绅所占据,百姓生活只会越来越拮据。

  只有做大了蛋糕,能够从外面赚银子回来,才能养活更多的人。

  弥补水师的不足,岳凌也想了最粗俗的办法,那就是增强火力,调几门重炮来江浙,若是有倭国的船只靠岸便就轰了去。

  上岸的就不怕了,岳凌有自信用新锻炼的这批将士,将倭人在岸上击溃。

  事情交代给陈矩去办,让他给宫里回信简明扼要的说了江浙的情况,再秘密调拨京营的火炮,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一日忙碌,等到岳凌再回到枫桥驿时,这里却有种超乎平常的冷清,让岳凌很不适应。

  “不就是新来了个王嬷嬷吗?怎得大家都跟不熟悉了一样,连在外面走动的人都没了。”

  也不见整日在院子里撒欢的雪雁,也不见林黛玉往院子里清扫落花落叶,瑞珠宝珠也没来来往往的忙着,一眼望去竟然一个人影也没有。

  正堂里,林黛玉也没在房里坐着,岳凌微微摇头,自斟自饮了一盏茶水,虽然还有些温,但味道谈不上清香,根本不对胃口。

  如今,岳凌越来越不适应别人为他斟茶了,只有林妹妹斟的茶尤为好喝。

  “奇怪,人都哪里去了。”

  岳凌走过抄手游廊,来到一旁秦可卿的房中,瑞珠和宝珠正都倚靠在一旁的椅子里打着瞌睡,只有秦可卿平躺在床榻上,双眸瞪得圆如铜铃,脸色煞白,好似死不瞑目的样子,将岳凌唬了一跳。

  探手摸了摸鼻下,还有呼吸,岳凌松了口气道:“记得之前你也没这样过,难道这次很不舒服?”

  秦可卿可不是什么及笄之年的小姑娘了,虽然前段时间才失了身子,但也不该来月事成这幅模样,实在让岳凌费解。

  秦可卿涣散的瞳孔渐渐凝聚,见是岳凌回来了,脸色稍有了些缓和,“是老爷回来了,今日我身子不大爽利,老爷去叫她们两个伺候梳洗吧。”

  

  岳凌给秦可卿掖了掖被角,再用手背探了探额头,也没什么异样。

  秦可卿的年纪比房中的一众小姑娘都大上几岁,甚至比岳凌还要大上几个月,像这样照顾小姑娘一样照看着她,是很少有的。

  秦可卿微微眯着眼睛享受着,心里舒服了不少。岳凌不忍笑道:“你现在特别像一种动物。”

首节 上一节 304/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