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205节
紫鹃递上了干净的丝帕,与香菱拭泪。
香菱谢了遍,又与岳凌道恼,“今日是侯爷的好兴致,奴婢没想扰了去,这是奴婢的真心话,希望侯爷能长命百岁。求佛不一定有用,侯爷是真的在救人,是真神仙。”
见一个个姑娘都要哽咽了,岳凌当真哄不过来,忙调解着气氛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香菱今日能坐在这,再没人苛待了你去,也是你苦尽甘来的造化。你们也是一样,今日我们能欢聚此处,又何必悲春伤秋了?”
“至于你父母的事,我已经差人南下打探了,会有个好结果的。”
香菱福礼谢恩,女孩子们也都收了心思,又听雪雁道:“祝侯爷胃口越来越好,吃好睡好,吃的时候分我一点,就更好啦!”
岳凌哭笑不得,“好,这个家当短不了你一口吃的。”
紫鹃又起身,“老爷在外劳神,我们只怕会伤了身子,所以我想老爷身子康健便好。有老爷在,这个家便是有了主心骨,也才有我们的安生日子。”
岳凌颔首,暗暗道:“看来最近是冷落她了,竟然都不知道我的身子康健不康健了,晚上让她知道其中厉害。”
岳凌意味深长的斜乜了紫鹃一眼,浅浅笑着。
紫鹃心领神会,霎时间就红了半边脸,慌忙坐下。
最后只剩了岳凌身边的林黛玉,打眼看过去,林黛玉却只是笑。
“我倒是觉得中了宝姐姐的圈套了,给岳大哥送句祝福,事先也不言语一声,便起了头。待轮到我时,便是满心话语都被她们先说尽了,纵使我有万般心思,又能说出什么新鲜的?真真恼人。”
薛宝钗倒看出林黛玉不是真恼了,只是讨些便宜,要些陪衬,便应道:“方才我一时情切,便就脱口而出了,若让妹妹着恼,那当是我的不对,正该罚我。不过,林妹妹才情高妙,怎会为这点小事着恼了去。”
林黛玉眸光闪闪,“情切呀……”
薛宝钗香腮微红,当知道自己脱口而出的话,有些许不对了,缓缓垂下了头。
林黛玉噗嗤一笑,环视着周遭的小姑娘,“我原本想说,祝岳大哥桃花少一点,可眼下看,倒有些不切实际了。”
毕竟当下算上自己都有六个女孩子在院子里了,甚至府里还有三个在守家门。
端正了些坐姿,林黛玉又直起身道:“那我也真没什么祝词可说了,便只有一句,无论风雨还是晴空,我都会一直陪着岳大哥走过去。”
林黛玉笑吟吟的望着岳凌,岳凌也展开笑容,情不自禁的揉了揉林黛玉的脑袋。
“那就说好了,我也会一直照顾着林妹妹。”
这么体贴人的妹妹,岳凌自是喜爱的紧。
不过小孩子的话嘛,岳凌也不完全放在心上,他说的会一直照顾林黛玉是发自肺腑的,而小孩子的话,或许长大之后就忘记了。
岳凌前世还有过青梅竹马说,长大要嫁给他当媳妇呢,等他考了警校回来之后,孩子都生三个了。
但林黛玉所说的陪伴,自是将所有祝词都比了下去,桌上的小姑娘们,无不是一脸艳羡的看着两个人,怔怔出神。
岳凌回转过头,举杯相邀道:“相聚便是种缘分,借此重阳佳节,也愿你们能够快快乐乐的长大。多的话,便也不提了,孩子们开饭吧。”
众女也笑着举杯,一同饮了口酒。
重阳习俗,饮菊花酒。
这种酒由菊花、糯米、酒曲酿制而成,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重阳节都会饮上一小盅,当做祈求长寿了。
入口并不腥辣,否则小姑娘们也喝不得,口感上是清凉甜美,菊花的清香和酒的醇香,使得香味更加悠远醇厚。
在初闻了香气之后,便有淡淡的清甜萦绕舌尖,这是菊花与糯米发酵产生的天然甜味,并没有添加糖的甜腻,正与清新的香气相得益彰。
岳凌喝着就如同饮料一样,但小姑娘们一杯下肚,脸上都是粉扑扑的,看上去更加娇俏动人了。
岳凌笑道:“只喝一点,不许贪杯。你们都还小呢,酒可不能多喝。”
甜味是小姑娘们所喜欢的,馋归馋,她们也不敢多喝,若是喝醉了,酒后失态,她们更是没脸面了。
装满菊花酒的珐琅自斟壶只摆在岳凌面前,他自斟自饮的多喝了几杯以解乏。
菊花酒倒是没很多顾虑了,也不会有鹿血酒那般狗血,只等着夜里睡个好觉。
宴过半酣,庭院间并无歌舞助兴,也无伶人唱戏,是岳凌以为在府衙吹吹打打实在不成体统。
缺了节目,那在宴会上的酒桌游戏就不能少了。
起初提议着行酒令,可几个小丫鬟脸上都有种茫然的可怜,她们哪对得出几句名句,若是顽乐起来,怕是要一直受罚了。
之后,就演变成了,众人期待着作诗。
作诗自是由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来了,似是在岳凌面前斗法一般,两个小丫头的兴致还极高。
为二人取了笔墨纸砚,薛宝钗道:“方才是我是先说的话,这遭也是我先来作吧。我写的诗,是不如林妹妹的,放在前面当是抛砖引玉了。”
林黛玉嬉笑,“宝姐姐又是在捉弄我了,你哪是块砖,最差也是块金嘛。”
再看岳凌,林黛玉问道:“岳大哥说,今日吟诗以什么为题?”
岳凌想了想,再看向坛中盛开的菊花,笑着应道:“今日重阳,作诗自该以菊花为题。”
薛宝钗思忖片刻,落笔成诗,一气呵成。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薛宝钗写,自是林黛玉在旁边点评,“‘费较量’三字是宝姐姐本意没想和我较量吗?”
林黛玉嘴边噙着笑意,望着薛宝钗粉面桃腮的脸颊也多了几分深意,薛宝钗却只是垂头不语。
林黛玉继续道:“‘腕底香’怎么看也是写宝姐姐自己,‘莫认东篱闲采掇’不要认为前者是东篱下可随意采摘的菊花,宝姐姐诗中的隐喻倒是不少呢。”
第229章 养了个赔钱丫头
薛宝钗被林黛玉说的脸上更是晕染了一片酡红,“原本没那么多故事,被林妹妹一解释,便就有些说不清了。”
“林妹妹哪里都好,就是这张嘴呀,真真不饶过人。”
林黛玉嗤嗤笑着,又道:“原来是没那么多深意,那当是我错了。该轮到我来写了。”
在打趣着薛宝钗的同时,林黛玉早有了腹稿。
不过,她不擅长大气磅礴的诗句,她擅长的是细微之间抒发情思。
但方才自己的祝词说的不够巧妙,这一首诗,便也想着送给岳凌,同样寄托心思。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薛宝钗走来林黛玉身后,见了这首诗,便就看得入神了。
“林妹妹的诗词便是纤巧有加,巧正巧在此处。立意新颖,以自身咏菊,又托出菊花的‘高风亮节’来。‘片言谁解诉秋心?’来的便是遗世独立,被世人所不解,当附和侯爷如今欲要改新法的背景了。”
“自大昌立国,除了加了些杂税,税制都还没变过。侯爷一心是想办好事的,却是连许多百姓也不理解其中的好处,当属无处可诉。”
“若真论起朝中,如侯爷这般做实事的人,少之又少,千古高风便得看侯爷了。”
在林黛玉眼里,岳凌就是与众不同的,即便身处混杂的官场之中,却从不失本心,是一心为天下安定,百姓之福祉。
如此坚韧不拔的内心,是她最看重的,也是最喜欢的。
林黛玉盈盈笑着,脸上也染了些粉红色,似嗔似怨的与薛宝钗说道:“宝姐姐还说我强词解释,你又好几分,我明明写的是我自己了。”
薛宝钗却在她身后笑道:“林妹妹倒不像是无处可诉的模样,有侯爷在呢,你什么话说不出来?”
被薛宝钗戳穿了心思,林黛玉羞恼的提起小拳头便作势要打,两个娇俏的女孩子闹在一处,其他人便都哄笑成一团。
如此和睦的景象,让岳凌很是放松,整日看着可人的小丫鬟们打打闹闹,的确比漫山遍野的跑,要舒心得多了。
而当岳凌提起林黛玉方才用的笔,在自己面前展开一方宣纸时,小姑娘们都静了下来,是连林黛玉和薛宝钗都不再闹了,停了手只望着岳凌。
“侯爷,要写诗?”
“岳大哥,要写诗?”
双姝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疑惑。
林黛玉和岳凌相处的最是久了,还真没见岳凌写过诗,林黛玉甚至以为岳凌不懂,还刻意压制着自己的小爱好,在岳凌身边时少有提起过。
这才让她等来了薛宝钗,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股脑的将心中的才情抒发了出去。
若是岳凌粗通诗理,便是作的没那么好,她也欢喜的不得了。
适时,林黛玉只觉耳边一暖,是薛宝钗在咬耳朵,道:“侯爷会写诗的吗?”
林黛玉不自觉缩了下脖颈,摇头道:“岳大哥字写得不错,以前没写过诗,这下宝姐姐可是有眼福了。”
两人都是笑,又一同看向了岳凌。
只见岳凌落笔有神,在白宣上泼墨挥毫,书下一首七言绝句。
“霜风凛冽百花残,菊立枝头色愈丹。任尔寒潮千百丈,依然笑傲向云端。”
林黛玉欢喜的将宣纸拿过来,上下通读了遍,点评道:“虽没有辞藻的堆砌,但也算是上品了,我倒喜欢后一句,‘任尔寒潮千百丈,依然笑傲向云端’当是我写的诗中,所缺少的大气。”
薛宝钗也是连连颔首,“这倒是符合侯爷气质的诗。”
岳凌笑笑道:“拙作,拙作罢了。只是看你们吟诗,心有所感,便就写成一首,让你们两个才女见笑。来吧,我们再吃些个,也该回房里去了。”
林黛玉眸眼眨眨,看岳凌的眼神中,又多了一层雾蒙蒙。
……
“重阳节了,这丫头也不知寄书信回来。”
与沧州府衙的情况一般无二,扬州巡盐御史衙门里,林如海也在厅堂上作宴,左右是两个姨娘在伺候。
两位姨娘相视一笑,便出声宽慰道:“中秋时也寄过信了,这也不出一个月呢吗。”
林如海饮了口酒,“是这个道理没错,可总是让人不舒服的很。这丫头久在岳凌身边,却将我这个父亲忘了,任谁人心头能平?”
上一篇: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