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52节

  “太太,姑娘,你们莫要吵了,不如这样,你们赌一局,谁赢了就决定听谁的,可好?”

  莺儿平日除了打络子,编花篮,最喜欢的事便是“赶围棋”赌一点小铜板了。

  薛姨妈和薛宝钗一同望过来,问道:“怎么赌?”

  莺儿解释道:“太太不信侯爷,姑娘信侯爷,不如就赌侯爷说的赚银子,能不能赚的到。若是赚到了,那就姑娘赢,太太就陪姑娘在沧州城,事事听姑娘的。若是赚不到,姑娘就随太太去京城,左右多耽搁不了几日,如何?”

  薛姨妈和薛宝钗一对视,感觉合理。

  薛姨妈点着头道:“我得多加一条,不是说赚了一点小钱,就算赚钱了。丰字号各地一年的进项约莫十万两,你在这沧州城倒腾了一回,若是赚了一千两,便算你赢了。”

  薛宝钗道:“好,就这么说定了。”

  薛姨妈心里念道:“就沧州城这些个百姓,就是把他们全搜刮了也搜不出一百两来,一千两真是痴人说梦。也罢,她才掌了家里的一些事,总想做出些不一样的事来。”

  “守住基业尚且不易,更不用说拓宽商路了。就让她在这吃一堑长一智的好,知道知道外面有多不容易!左右耽搁不了几日,我先去信与姐姐说一声。”

  待薛姨妈扭着腰身,一脸傲气的走了,薛宝钗轻叹了口气道:“一千两,哪有这么容易,哎。”

  香菱上前道:“没事的姑娘,侯爷能掐会算,肯定不会让姑娘输了。”

  莺儿也是道:“对呀姑娘,你未必会输呀。”

  薛宝钗来回看了看眼前这两个小姑娘,眼前一红,与莺儿问道:“怎么,你也相信侯爷了?”

  莺儿憨笑道:“我倒不知侯爷的能为,不过我相信姑娘的眼光。”

  薛宝钗嘴唇轻颤,摊开双臂,将两个小丫头一同拥入怀中,三人又在房里痛哭了一轮。

  ……

  府衙内宅,

  处置了一天公事的岳凌,再返回了宅门。

  站在廊檐下,岳凌轻吐口气,舒缓了下心情,便又挂上笑脸,入了厅堂。

  一入门,便见得熟悉的场景。

  林黛玉正披挂着小袄,坐在茶案一旁的靠椅上捧着书卷,细细的品读着。

  虽然是在看书,岳凌心里清楚,林黛玉只是在这边是在等他回来,看书自能去她的房里看。

  

  果不其然,岳凌进了门,林黛玉就放下了手上书卷,望了过去。

  “紫鹃身子不适在房里躺着,雪雁在外面准备吃食呢。岳大哥要是饿了,就先用这些茶点垫一垫肚子。”

  林黛玉推了推桌案上的糕点,又为岳凌斟起茶来。

  岳凌嘴角微扬,便坐来了林黛玉身旁,总觉得日子如果能这样恬静美好的过着,也真是不错。

  只是林妹妹早晚要长大的,而且待林如海忙完了公事,按理说也该回去林如海身边。

  不过按照原著的剧情来说,林如海是在林黛玉十一岁时离世,倒是不知他这双蝴蝶翅膀煽动之后,未来会怎样。

  他有些舍不得林妹妹走,毕竟就算养一条小狗,一年半载也会有感情。

  见岳凌眉间微挑,林黛玉便问道:“岳大哥,你在想什么事呢?”

  岳凌摇摇头,“方才在想你父亲的事。”

  林黛玉笑道:“我自然记得将信寄出去了,这点小事还能忘记不成?”

  待岳凌走得近了,林黛玉的笑容却停滞了,渐渐蹙起眉头来。

  岳凌才拾起桌案上茶盏,却被林黛玉一双小手按了下来。

  随后就见林黛玉走来他身边,在肩头,脖颈,发髻旁细细的闻了几下,等到闻见岳凌手上的味道时,林黛玉的眉头皱的愈发深了。

  岳凌有些不知所措,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林妹妹,你在干什么?”

  林黛玉直起身,抱着手臂,用着审问的语气,道:“岳大哥,你今日去哪了?”

  岳凌老实道:“就在府衙呀,都没出过。”

  林黛玉恨得掐了岳凌的手臂一下,“还不说实话!你身上怎么有女人的香味?”

  岳凌一怔,自己闻了闻,却没发觉有什么异样。

  “有吗?今天薛姑娘来过,我也就见过她一个女子。”

  林黛玉扯着岳凌的手臂,微怒道:“去,去洗干净了再回来!”

  岳凌讪讪一笑,“好,好,听林妹妹的,我这就去洗。”

  用过晚膳,回到自己的房间,林黛玉始终沉默寡言,再没说几句话,岳凌才想着要不要再去找林黛玉去解释下,莫要让她误会了,便听得外面又响起了叩门声。

  岳凌突然想到,昨日林黛玉走的时候,还说过今日要来的,忙自己下地去开门了。

  门外林黛玉换了一身稍厚的睡衣,正抱着枕头等着。

  “让开,我要进去。”

  岳凌笑笑,“我还以为林妹妹今日不来呢。”

  林黛玉眉眼一横,翻了眼道:“方才她来,这会儿正该我来。她才见了岳大哥一面,就越走越近了,定然有着别的心思。我和岳大哥才是清清白白!我为何不来?!”

  还有一更

第174章 隆祐帝震怒

  自隆祐帝登基之前,宫中的多座宫宇都进行了修缮。

  其中皇帝下榻之所,乾清宫,修得五脊四坡重檐庑殿顶,檐角小兽九只,当是皇家的最高规制。

  在乾清宫一宫之地,便有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共计四十五间房。

  虽是宽敞了住处,但隆祐帝一般都不在乾清宫夜宿,而是去坤宁宫与皇后同住,二人感情至深依旧如初。

  只是将日常办公的地点从太和殿的偏殿搬了进来,隆祐帝也算舒畅了许多。

  是日,下了早朝,原本听得群臣为新政吵架,听得心烦意乱的隆祐帝,翻阅起奏折来,就更没了心情。

  “步履维艰呐,诸事不顺。”

  隆祐帝叹出口气来,问身边夏守忠道:“你可知近来岳凌在沧州如何了?可有奏疏送来?”

  夏守忠沉吟片刻,摇头道:“最近确实没有消息,不过算着日子,安京侯应当到任有几日了,也该送回来消息了。”

  隆祐帝又叹了口气,还在为自己的登基大典,第一功臣岳凌未能到场而耿耿于怀。

  翻阅奏折直到响午,外面急匆匆走进一小黄门来,手上捧着一封奏疏,“陛下……”

  见这小黄门略有些失仪,才就任大总管的夏守忠忙与他提醒,“陛下正忙着,若不是急事,等到响午陛下用过饭食再说。”

  小黄门扶了下帽檐,连连颔首,“夏总管,这是安京侯从沧州城送来的奏疏,算不算得紧急?”

  闻言,夏守忠一怔,忙道:“紧急,紧急,十万火急。给咱家,咱家给陛下呈上去。”

  “好好,多谢夏总管。”

  夏守忠接过了奏疏,简直视若珍宝。

  近来隆祐帝的心情一直不佳,多靠皇后宽慰,才得以舒缓。

  这遭有了安京侯的奏疏,定然也能抚平些隆祐帝的思绪了。

  心里如此念着,夏守忠快步走上了殿,来到隆祐帝的案边,躬身奉上奏疏。

  隆祐帝偏头一看,“这又是从哪里来的急报啊?”

  夏守忠应道:“非是急报,是安京侯的奏疏,所以没走中书省,直接与陛下呈上来了。”

  “岳凌寄回消息来了?”

  隆祐帝眉间一喜,将朱笔搁置在旁,将奏疏接了过来。

  夏守忠松了一口气,暗暗想着,“果然还得是岳凌,陛下实在看重他太多了。”

  隆祐帝用丝巾擦了擦手,展开奏疏,便上下通读起来。

  “圣上御宇,惠泽苍生。臣,君前微末之臣,每念陛下之隆恩,惶惶不敢有怠……”

  开篇便是些嘘寒问暖,隆祐帝看得嘴角微弯,自是有君臣相知的情谊在。

  而后,奏疏中的话,便让隆祐帝的眉头逐渐隆了起来,“……臣代天子巡狩沧州,本为查察民情、解民之困,以显陛下体恤子民之仁德。可不料城中官商勾结,沆瀣一气,沧州实非天灾,当为人祸。更有沧州通判吉庆伙同沧州兵马设计伏杀于臣,幸臣武艺非凡,从中得脱,反败为胜。”

  “今沧州之境,困厄犹存,诸般艰难,纷至沓来。臣窃望陛下,援手于沧州,助臣赈灾济民。”

  “臣已有对策如下……”

  待通读完全文,隆祐帝大怒,拍案而起,道:“疯了!都疯了!他们竟敢害岳凌的性命!岳凌可是朕的心腹,代朕去坐镇沧州,赈灾济民,难道朕去了沧州也要被他们所害吗?”

  “立即拟旨,传令给岳凌,只要参与其中者绝不姑息!尽数诛灭三族!”

  “奸商,狗商!竟敢给岳凌设困,一同杀了的好。”

  原本殿中气氛还算不错,隆祐帝突然大发雷霆,将夏守忠唬得不轻。

  稳住了身形,夏守忠忙开解道:“陛下莫要动气,只为了几个贪官污吏,黑心奸商气坏了龙体,那才是不值得。以安京侯的能为,北蛮大军都能对付得了,区区这些乌合之众,哪是他的一合之敌?”

  隆祐帝深吸了几口气,道:“罢了,朕若掺和其中,又要遭文官非议。这群混账东西,自岳凌离京之后,就少不了弹劾之声。捏造各种是非,来给岳凌泼脏水,怎得北蛮兵临城下时见不得他露头了?”

  “岳凌也说了他的应对之法,他提上来的所有需求,便都准许了。让户部开仓放粮,遣快船送去沧州。”

首节 上一节 152/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