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873节

  十一月二十九日,双方默契地选择了一处较为空旷的原野,在东西两侧各自布阵。

  ******

  北风呼啸,百草衰折。

  太阳挣扎着爬上了天空,暗红暗红的,感觉不到一丝热量,好像它也是被迫出征一样。

  刘聪收回目光,心情有些沉郁。

  汉军摆出的是一个品字形大阵。

  正中央突出部分是六千步卒,其中前面两千人较为精锐,乃铁铠武士,后面四千人参差不齐,不甚精锐。

  中央大阵侧后方有两翼,与中军大阵类似,前面各有千名精锐,后面则分布着三千杂兵。

  两翼前方及中军小阵间隙内还分布着弩车,此刻正往前面推着。

  弓手多分布在两翼,正面较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盾手。

  这个阵很明显了,以中军吸引晋军主力,因为他们攻得最猛,战斗力最强,然后以次一些的部队快速前出,两翼夹击。

  古老又经典的战阵。

  鼓声已经擂响,听起来稍稍有些沉闷。

  刘聪没找到以前战鼓擂响时热血的感觉,只觉得今天有些冷,特别冷,冷到骨子里了。

  战旗哗啦啦飞舞着。

  风向稍一变化,旗面似乎就要挣脱旗杆,向后方飘飞而去。

  大军前进之时,左右两翼有部分少年抬起手,挡在眼睛面前,遮挡风沙。

  刘聪眼角跳了跳,没说什么。

  向西吹了一会后,风向突变,又吹向东南方。

  阵中部分老者立刻佝偻起身子,仿佛要阻挡那顺着脖颈向里钻的刺骨寒风一样。

  刘聪下意识调转视线,看向对面的晋军大阵,目光逡巡不定,似乎要寻找他们的破绽与丑态……

  在看到匈奴人布好的大阵后,侯飞虎琢磨了一下,决定“致敬”邵师,使用他最喜欢的军阵:偃月阵。

  这种阵型攻守兼备,核心同样是打击敌人侧翼——主要是左翼。

  他看得出来,刘聪也很无奈,精锐甚少,兵力寡弱,无论布什么阵都没用,只能殊死一搏了。

  其实,刘聪最好的战术还是和之前一样,梯次防守,节节抵抗。

  但可能是最终没产生效果,或者他烦了,加上巨大的战略劣势,逼迫他不得不死命抓住唯一的机会,妄图一战扭转劣势。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输急了眼的赌徒身上,把最后一点钱投进去,寄希望翻本,或者至少弥补很大一部分亏欠。

  “布偃月阵,以瑕楼部曲督余安为右翼督军,前出五十步列方阵。”

  “以黑矟军为中军,吾亲领之。”

  “以武牙将军羊权为左翼,落后五十步布阵。”

  标准的斜击阵型。

  右翼三千余府兵。

  中军五千余黑矟军。

  左翼四千余羊家军。

  双方还另有数千骑兵,布置在两翼或后方,这会尚未出动。

  鼓声擂响之后,战场上旗帜挥舞个不停,看得人眼花缭乱。

  风向变个不停,一会吹向这,一会吹向那。

  指挥车缓缓向前,大风之中,一面旗帜的边角拂面而来,侯飞虎一把将其推开,目光冷静甚至堪称冷漠地看向前方。

  将士们列队前进,时而有枯枝败叶席卷而来,迎面打在甲叶上,发出轻微的声音。

  军官们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向士兵。

  士兵们昂首挺胸,继续前进,没有喧哗,没有骚动,仿佛一尊雕塑。

  没办法,早就被军棍、马鞭打出条件反射了,谁敢乱动,打不死你!

  侯飞虎轻轻摩挲着下巴,冷静的眼神在敌军大阵的各个角落上扫视着。

  邵师曾经评价过他:精于算计,喜欢打巧仗。

  王雀儿评价过他:临阵鼓舞士气的手段不足。

  金三说他像个死人一样,血都是凉的。

  正常人听到战鼓擂响,不应该气血上涌么?

  正常人看到密密麻麻分布着的军阵、旗帜,不应该豪气冲天么?

  正常人看到鲜血飙溅、血肉横飞,不应该大喊大叫么?

  侯飞虎没有。

  他感觉自己不会激动、不会感动、不会生气、不会悲伤、不会流眼泪,即便在万军之中,亦没有那种血脉贲张的感觉,只在不停地算计着:敌方的破绽在哪里?敌方哪一处露出颓势了?该怎么利用这个漏洞?

  张大牛曾拍过他的肩膀,说战场上就要热血起来,等哪天遇到个明明实力不如你、器械不如你、训练不如你的敌人,突然间热血爆发,不讲理般地冲破你的大阵,就知道那些算计没有用了。

  侯飞虎对此将信将疑,他还没遇到过,不敢武断地说这不可能。

  今天的匈奴阵中会出现这样的人物么?

  太阳渐渐升高了,侯飞虎感觉到一阵暖意。

  他抬头看了下,红日如血,正合杀人。

  ******

  “嘚嘚”马蹄声响起,来自匈奴阵中。

  刘聪终于忍不住了,下令出动骑兵,动摇一下对面的阵脚。

  打过很多仗的他知道,对面气势汹汹,士气高昂,摆明了是一支劲旅。

  行走之前,阵型丝毫不乱,喧哗一丝也无。

  这种沉默的压迫,已经对己方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对面的骑兵也出动了,看样子是羯人。

  双方的骑兵在战场左右两翼展开了坚定的厮杀。步兵尚未接战,双方的骑兵已经躺了一地。

  两千禁军骑兵出动了一半,自右后方包抄而出。

  这些人身披铁甲,手持长枪大戟,奋勇向前。

  对面也出动了骑兵,看旗号应是捉生军无疑,共千余骑。

  双方慢慢提起马速,然后冲杀在一起。

  果然,如同刘聪所预料的一般,对面的捉生军直接给冲散了。

  禁军骑兵继续向前,骁骑军数百人又涌了上来,再度被冲得稀里哗啦。

  然后又是数百骁骑军,再被冲垮。

  连破三阵!刘聪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些许血色。

  敌军那边终于出现了些许喧哗,这让刘聪非常满足,还以为你们个个都是铁打的呢,原来和拓跋鲜卑一样,冲杀过去一样会死,一样会乱。

  晋军后阵烟尘更大了。

  不少还在休整、并未打算出动的骑兵纷纷上马。

  河清镇将刘泉手持木棓,带着三千余骑围了上去,左右开弓,竟是要靠人数优势击退汉军骑兵。

  先前被冲散的捉生军、骁骑军也慢慢聚拢了起来,再度发起反冲锋。

  禁军骑兵兜了一个圈,慢慢绕回本阵。

  刘聪的脸色又不好看了。

  “咚咚咚……”

  “呜——”

  正面战场鼓角争鸣,很快吸引了刘聪的目光。

  “哗啦啦!”对面的中军步兵停下了脚步,齐齐把长枪放在脚边,然后挽起强弓,斜向上举。

  “呜——”牛角声如催命一般,再度响起。

  “嗡——”刘聪看向天空,如同飞蝗般的箭矢扑面而来。

  “哚!”一支羽箭落在大盾上,发出清脆又带些沉闷的声音。

  “叮!”羽箭落在铁铠之上,没能深入,颤颤巍巍。

  “噗!”箭矢落在无甲农兵身上,惨呼声不断,惹得阵型都有些骚动。

  “嗡——”汉军左右两翼加快步伐,弓手越众而出,同样发起了一轮抛射。

  密集的箭矢落入晋军阵中,溅起了小小的水花,很快归于平静。

首节 上一节 873/9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贾珪,红楼第一莽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