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592节
“秋收之后,今冬休耕,养护地力。来年春种粟,秋收后续种小麦。”
“关西流民身体孱弱者,暂留王国内休养生息。实在走不动了的,给他们分些荒地,令其自食其力。身体强健者,分批发往汝南。”
“王国内这么多百姓士人,选举之事不要忘了,提拔起来的都是自己人,用起来放心。”
“这些事都有专人打理。你作为南阳太妃,也不可完全置身事外。有时候批注一番,让王府僚佐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人。你在花奴身边时日不短,当见过她是怎么做的。”
说完,邵勋拉着刘氏的手,看着她。
“嗯,我听你的。”刘氏轻声说道。
只要伱能保护我,给我一个家,让我在乱世中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我又怎会不听你的?
不过,她也有奢望,那就是能带着女儿,进入邵府,不想不明不白地继续做外室。
邵勋似乎清楚她的想法,微微颔首。
结过婚的妇人就是容易认清现实。
一开始,她还惊骇欲绝,还扇过他的耳光。
现在么,月落西窗之时,她双手擎在窗台上,已经知道把雪臀向后凑了。
久旷的妇人,润得一塌糊涂,每天都把他吸榨得干干净净。
“你再替我写封信。”邵勋又道。
“什么信?”刘氏有些愕然。
她现在的生活中,除了“丈夫”就是女儿了,偶尔给裴氏写信,几乎不和外人来往。
“你不是出身平原刘氏么?”邵勋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道:“家中既有亲族,不妨为我写几封信,将来拿下平原,我就带你回家省亲。”
刘氏有些恍惚。
家,谁不思念?
但父母早逝,家中就几个兄弟姐妹,自南阳王死后,也渐渐断了联系。
亲情寡淡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邵勋让她写信,她也不会拒绝就是了。更何况,她确实想回家看看,如果可能的话。
“好。”刘氏点了点头,道:“稍待,我这就去写。”
平原刘氏与宛城刘氏一样,都是汉室宗亲之后。
平原刘氏乃前汉淮南厉王刘长次子、济北贞王刘勃(刘邦之孙)之后,数百年传承,俨然平原大族。
宛城刘氏乃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在宛城本地混得不太行,家势比平原刘氏差远了。
其他的如中山刘氏、沛国刘氏等,同样是汉室宗亲演变而来的世家大族。
打河北,他很需要这些大族帮忙,或者说反水。
这既是军事战,同时也是政治战,两者本就不可分割。
寒食节过后,邵勋率军离开了涅阳,北上返回许昌。
二月来,四月走,两个月的时间,迅速拿下宛城,稳定了后方局势,可谓快如闪电。
若非时机不合适,他还想在这继续留一段时间,进一步巩固他的统治。
但河北战局更加要紧,却没法强留了。
第500章 军议
“恭送明公。”宛城之外,以幕府军司乐凯为首,数十僚佐齐齐行礼。
朝廷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与给河南坞堡帅授官拖拖拉拉相比,由尚书令庾珉亲自督办的给“有功将吏”授官的行动非常迅速,一日内即核准完毕,开始走流程,前几日便已发下官服、告身、印信。
话说天子从坞堡帅们那里还是搞到了一些粮食的。
总计十余人被授予了并州、冀州的县下佐官,获得了六十万斛粮食——目前已到货十万斛,这个数目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坞堡帅们其实不太在意能不能实际当官,他们也不会去并州、冀州。事实上,能有个官身就可以了,这是政治地位,无关其他。
但宛城幕府的僚佐们是能够实际管理南阳诸郡国的。
这是一个综合了南阳、顺阳、新野三地士族高门子弟的班子,在地方上影响力很大,至少可随意操控这三个郡国。
至于义阳、随国二地,则影响没那么深入。
已划归梁州的魏兴等郡,更是不可能管辖,当地已实际自治,或者倾向于梁州刺史。
能不能借着朝廷名义实际控制下来,那就要看乐凯等人的本事了。
邵勋临离开之前,去了一趟小长安,见到土城已初具规模后,放下了心。
他已调张硕(张大牛)为银枪中营督军,率六幢兵驻守此地整训——银枪督军已成为朝廷正式官职,乃第六品,员额不限。
从官职来看,朝廷是真的摆烂了。
十余年前官印把得贼严,轻易不肯发放。邵勋殿中擒拿司马乂,也只得司马越授意东海举孝廉,得了個八品中尉司马,已是厚赏。
现在么,搞得跟批发一样。
前阵子,朝廷甚至发明了个闻所未闻的职务:副刺史。
让人雷得外焦里嫩。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大晋朝的现状:江河日下。
一般只有快灭亡的朝廷,才会出这么多幺蛾子。
一切巡视结束之后,邵勋自宛城出发,沿着宛叶走廊古道,于四月十八日返回了许昌。
比预计多花了几天时间,因为乐岚姬怀孕了,呕吐不止,中途停下来休息了几次。
有些土地是真肥沃,就是农夫懒得好好耕耘。
若无这次省亲,还不知猴年马月呢。
岚姬幸福地说,她一定是在少女时代住过的老宅里怀上的。
邵勋深以为然,因为他撞得太狠了,在里面爆炸了好多回。
成都王妃,为邵家子嗣的壮大再立新功。
四月下旬,邵勋来到许昌宫视察桑园、菜园,同时召集幕府僚佐开会。
平东将军幕府长史裴康、左司马陈有根、右司马羊忱、从事中郎毛邦、柳安之……
龙骧将军幕府大部分高级幕僚与平东将军府重合,但也渐渐有了新人,如:从事中郎郗鉴、郑隆、督护杨会、记室督楼休、主簿京禅等。
郑隆是学生兵出身,历任金门坞主、云中坞主、密县长,是继毛邦、王辉之后第三个进入幕府的学生官员。
杨会是宜阳杨公坞坞主,出身弘农杨氏(自称)。
楼休出身雍丘(陈留国)楼氏,与将军楼权、楼褒同宗,这是一个在后汉年间还算可以,国朝逐渐没落的家族。
京禅是司隶校尉庾琛介绍来的,盛赞其文采出众、心思缜密,出身顿丘京氏——一个挣扎在末流的河北小士族。
他能当主簿,完全是看在庾琛的面子上。京禅对此一清二楚,他是陈公的人,同时也是庾家的人。
这个幕府结构就比较健康嘛!
邵勋看了很满意,世家大族、小士族、地方豪强以及他的门生凑在一起,共同出力,不比司马越等人的名士幕府好?
有些名士,是真的不爱干活。
司马颖幕府的名士杨准,“不以官事为意,逍遥终岁”,颍以其名士,“惜而不责”。
司马越幕府也有很多这类人。
他们不干活,却名气很大,权力也大,愿意干活的人或被他们影响,或为其挤兑,总之把幕府风气搞坏了,弄出很多傻逼操作。
官场风气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邵勋一直努力维持着。
他现在招进来很多颇有上进心、志在重塑门第的寒素、豪强“卷王”,让那些准备躺平的世家子很难受,被迫跟着卷,官场风气大为改观。
嗯,他刚提出粮草军资问题,参军庾亮、毛邦二人就起身汇报了。
“永饶冶调拨了一批工匠、器械北上至冶铁城。酒店现已积存箭矢五万三千余支、长枪两万根、步槊七千二百根、甲三千九百副、铠三百……”
汇报完后,邵勋点头赞许。
元规没去混日子,还是干了事的,没给老子整个大的。
“工匠、学徒、力役可还有短缺?”他问道。
“一直缺。”
“打完这仗给你补。”邵勋说道。
酒店冶铁城现在已经有六千多人了,包括枋头之战送来的俘虏。
六千人里,绝大部分是矿工,剩下的是各色工匠和学徒。
这个军工基地还有进一步扩产的潜力。
位于宛城南部的永饶冶是治下第二大军工基地,规模略小于酒店冶,但产量高于酒店,因其存在多年,运转成熟故。
洛阳算是第三大军工基地了,但产出主要供应禁军。而且在王弥夺占弘农后,他们失去了一个很大的原材料开采、冶炼基地(新安),产能骤降,目前仅靠巩县产出的少量铁料维持生产。
上一篇:我贾珪,红楼第一莽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