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577节

  梁芬脸上露出些许笑容,道:“老夫亦有所耳闻。其中有一句‘昼牧牛羊夜捉生,常去新城百里外’,听闻乃太白原话?”

  “是。”

  梁芬叹了口气,道:“邵太白之风,常令我想起关中豪杰。此人不像关东子弟,观其所作所为,更像胡汉杂处之所的边地豪强。”

  “沾染了胡风的士人?”阎鼎问道。

  “此语甚是精妙。”梁芬抚掌而笑。

  都是士人,但因着地域不同,作风差异很大。

  弘农太守垣延这种人,杀伐果断,又能舍下脸皮,在酒宴上卑躬屈膝,把刘聪哄得七荤八素,然后骤然翻脸,夜袭劫营。

  关东士人即便会诈降,也做不到垣延这种程度,更不会像他亲自带着僮仆部曲上阵厮杀。

  再远一点的凉州,士人纵马驰射,威武不凡,喝血吃生肉的都有,已无限接近胡人了。

  但如果转到江南,就画风又一变。

  山居别业之中,曲觞流水,幽静典雅。士人读书练字,下棋画画。

  更有那才子佳人,感情细腻,作风清婉,情情爱爱之中,让人潸然泪下。

  中原士人,大概介于两者之间吧。

  不像江南士人那样风流倜傥,仙气十足,也不像边地士人那样粗豪勇武。

  邵勋此人,更像一个长在中原的边地豪强。

  “枋头筑城之后,邵勋怕是要对外攻伐了。”梁芬端起酒杯,旋又放下,眉宇间微有忧愁。

  “说不定是来攻伐南阳了。”阎鼎提醒道:“他可把能战之军都带来了。”

  “台臣为何如此笃定?”

  “南阳拊豫州之背,自此起兵,四百里可至许昌。邵勋根基在颍川、陈郡、新蔡、南顿、襄城等地,离南阳太近了,若有变乱,则后路不稳,无力北上、东进,焉能不急?”

  “依台臣所言,老夫该怎么做呢?”

  “封回朝廷旨意,此必矫诏也,断不能从。”阎鼎极力劝说道:“邵勋若来,则据城而守。我已召集上万精兵,南阳城高池深,邵勋累死也打不下来。他又不可能顿兵城下许久,石勒闻之,必然率军过河,攻伐河南。甚至就连刘聪听了,也可能遣兵相助,将邵勋在河南的基业尽次夺下。如此之局,他只有撤军回援,别无他途。”

  “你是不是还要说率军追击,攻入襄城?”

  “攻不攻皆可。”阎鼎兴奋地说道:“若襄城难下,还可以打汝南。或者,干脆把邵勋安插在南阳的势力一扫而空,逼迫诸族就范。”

  梁芬久久不语。

  阎鼎说着说着,停了下来。

  “这对南阳士民有何好处?”梁芬叹道:“土客之争,刚压下去没多久,若再度兴起,死伤何止十万。”

  阎鼎张口结舌。

  之前有过明悟,现在再一次确定了:梁公竟然念着南阳土客百姓,而不以大业为重。

  “明公,邵勋可是要谋朝篡位的!”阎鼎口不择言道。

  梁芬神色一变。

  “明公作为皇亲国戚,得免乎?”阎鼎又道:“邵勋平王如之乱时,杀戮可不少。他是关东人,一直很厌恶关西士民。明公若不免,沔北六万余家关西士民亦不能免。”

  “言重了。”梁芬伸手止住了阎鼎的话,思虑半晌后,道:“明日你随我出城,再遣人送信至邵勋营中,就说老夫欲与他会于淯水之滨。”

第487章 淯水(上)

  淯水哗哗流淌着。

  比起前些时日,水位有所上涨,水势也更加湍急。

  西岸空旷草地上,从宛城征发而来的丁壮们刚刚伐完木头,开始搭建高台。

  高台之下,看热闹的人不少,多为来自南阳的世家大族。

  宛城刘氏、淯阳乐氏、叶县宗氏、新野庾氏、顺阳范氏……

  这些家族根基在地方,但在宛城这种地区中心都有人做官,今日之会,他们也受邀参加,于是一个个都来了——没接到邀请的,也硬挤了过来凑热闹。

  辰时过后,北方响起了有节奏的鼓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灰色的营垒之中,大门洞开,无数军士排着整齐的队列,自营门鱼贯而出。

  行至旷野中后,又在旗号的命令下,快速移动、靠拢。

  正中间的大阵最先成型。

  那是整整六千名铁铠武士,第一排执刀盾,随后便是绵延不绝的长枪丛林。

  持械肃立之时,纹丝不动,杀气腾腾。

  大阵左侧也集结完毕了一个方阵,人数在五千上下,稍有喧哗、散乱。粗粗整完队列之后,向前奔了数十步,比银枪大阵凸出了不少,居于左前方。

  大阵右侧的三千人马不如银枪军,但比前面那五千人好不少。

  他们多数身披皮甲,手里拿着黑漆漆的步槊,半数人腰间悬着步弓,在旗号金鼓的指引下,略略落后银枪大阵数十步,居于右后方。

  左前、正中、右后一万四千人布阵完毕后,又是数千人出营。

  他们看起来最差,没有统一的战袍,和农夫无异,器械也非常老旧、简陋,更是五花八门。

  与前面三阵不同的是,他们拉着车马出营,在最后方围成一圈。

  辎重车居外,人立于内,车上放着不少弩机,会射箭的人也手执步弓,左右张望。

  看得出来,这批人的战斗力很差,故只能落于后方,依托辎重布阵。

  步兵布阵的时候,两千骑兵前出至两翼,远远散开。待步兵大阵完成之后,他们才从马背上下来,牵马站立。

  “这……”高台之下,本打算看热闹的士人们顿觉菊花一紧,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这是什么阵?”

  “按兵书来说……”

  “兵书上有此类阵,但似是而非。”

  “我听说过,早年陈公摆过此阵,曰‘偃月阵’。听闻战起来时,此阵会旋转着打人,以攻伐敌军大阵侧翼为主。”

  “阵外围那些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是什么人?”

  “那是散队,都是亡命徒,有今天没明天的。在大阵侧翼外围游走,见到敌骑冲来,拿着一杆枪就敢上去搏命。”

  “这兵——有点凶啊。”

  一开始还有人叽叽喳喳,交头接耳,但随着时间的延续,他们站着都觉得腿酸了,那帮人居然还是持械肃立着。

  唔,也不尽然。

  左前方的那个阵就有点喧哗,站得也没之前那么整齐了。

  右后方三千人没什么喧哗之声,但阵型也不如之前。

  最绝的就是中间那六千人,披铠执枪,像木偶一样站到现在。

  “嘚嘚”马蹄声响起。

  数百骑自大阵后方绕出,在阵前横行之后,慢慢停下。

  一金甲大将越众而出,手持马鞭,意气风发。

  亲将紧随其后,团团围护着。

  不止一個人手里牵着空马,马背上鞍具、武器齐全,不知道是换乘厮杀的战马,还是用来逃跑的。

  大败之际,单骑走免也是个技术活,多准备一些空马是必须的。

  金甲大将瞭望了一会,又策马来到阵前,高举马鞭。

  “杀!”中军大阵六千将士齐声呐喊。

  震耳欲聋的声浪瞬间传到高台这边,所有人都面目肃然。

  不管你以前看不看得起邵勋这个人,是否对他的家世有所诟病,又或者对他的野心有什么不好的看法,这会面对实实在在的兵威时,可比史书上描写的什么“旌旗蔽日”震撼多了。

  听到的和看到的,总是不一样的。

  “杀!杀!杀!”其他大阵也次第高喊了起来。

  一边喊,一边用矛杆有节奏地击地,视觉、听觉冲击力都十分惊人。

  就在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中,梁芬也出了大营,在军将、幕僚、亲兵的簇拥下,缓缓而前。

  他定定地看了许久,然后叹一声气,翻身下马。

  傅宣、阎鼎等人紧接着下马。

  傅宣还好,只是静静看着。

  阎鼎却面现苍白,下马之时差点一个趔趄。倒不是害怕,而是心情激荡,手脚微微有些不听使唤。

  他下意识看了眼身后。

  万余大军陆陆续续出营,在旷野中列阵。

  公允地说,这些兵个人素质其实还行。

  从关中——有些甚至是秦州、梁州——这么一路趟过来的幸存者,鬼知道他们一路上干了什么事。

首节 上一节 577/9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贾珪,红楼第一莽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