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397节
他不会给别人机会的。
王衍苦笑了下,陈侯说话和以前不一样了,没那么谨小慎微了。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回家歇着吧。
王衍走后,当天晚上,邵勋在金谷园置宴,与被邀请而来的禁军将校同乐。
他抓住每一次机会与这些禁军将官联络感情,从未懈怠。
十二月十三日,他命令金三、王雀儿率银枪军返回梁县、襄城。
同时下令庾亮带属吏北上河南、荥阳、陈留、弘农四地,招募新兵。
因为粮食匮乏,这次依然只招募两幢兵一千二百人,另外再增募少许,补充战损缺额。
在荥阳收拢的一批孩童少年也被送往梁县武学,开始他们的学习生涯。
这些事每年都在做,坚持不懈,属于力量体系的一部分。时间长了,总能见到效果。
下达完这些命令后,他惆怅地看了眼空荡荡的金谷园,带着亲兵离开了。
与此同时,今年未参战的一千府兵也接到了征召令,各带一名部曲,至阳翟汇合,然后前往陈郡。
******
寒风劲吹,严霜遍地。
睢阳渠两岸,灰烬、废墟已被清理完毕,新屋也搭建了起来。
干这事的是辅兵一部。
他们拿出战时挖壕沟、建营寨的劲头,只花了旬日时间,就建成了千余座木屋。
屯田百姓们也被动员了起来,疏浚被破坏的沟渠,修缮损坏的房屋,同时准备明年的春耕。
羊鉴倒背着双手,站在沟渠边,看着被积雪覆盖的原野。
幸亏有陈侯“借”来的广陵漕粮,不然明年春天还真的很难熬呢。
阳夏、陈、武平、苦四县已经接纳了近四万家百姓、约十一万口人,为了安置他们,花费的钱粮海了去了。
但这些是真真正正可以调用的人力,一旦他们能够产出钱粮,所产生的作用,将超乎所有人想象。
种子已经齐备,农具有所短缺,耕牛则严重匮乏,但这些困难都不是不可以克服。
明年春天播下粟后,只要没有大的灾害,秋天顺利收获,这批流民就算站稳脚跟了。
“壮哉!陈侯收拢流民,真是大魄力。”王玄看着按队、营整齐分布的居住区,大赞道:“听闻南顿那边也安置了一批?”
羊鉴点了点头,道:“六千余家吧,多为李洪、侯脱、庞实俘众,拖家带口的。四县皆有分布,共两万口人。”
南顿是小郡,只有四个县。新任太守是魏浚,原长安度支校尉,后投奔杨宝,再被陈侯召来问对,满意后荐其为南顿太守。
该郡位于陈郡西南、颍川东南,有曹魏时代就遗留下来的大仓城,彼时魏军南下,经常就食于南顿,号称存有供十万人食四十日的军粮——今空空如也。
羊鉴有点看出来了,陈侯经营的重点当在豫州西部,即陈、南顿、汝南、颍川、襄城、新蔡六郡国。其中,襄城已然控制得相当不错,陈、南顿二郡紧随其后。
此三郡整饬完毕后,下一个当是汝南,因为陈侯刚刚下令置郎陵屯田军。
郎陵(今确山南)乃汝南国属县。郎陵县公何袭死后,陈侯将其拿走,现在要交给屯田军了,与鲁阳、颍阳等地的屯田军一样,起到监视地方的作用。
郎陵屯田军第一批只有三百人,从鲁阳屯田军抽调,今早已经上路,由一位叫彭陵的队主统率。
陈郡这边大概也会置屯田军,在宁平城一带,不过应该要等到明年秋收完毕才会正式建置。
屯田军被陈侯视为辅兵,那只是他的要求太高。
在羊鉴看来,屯田军的实力已经和世家大族的部曲庄客无异,可能比石勒的军队差一些,但应该不会比王弥差。
这些军队,随时可以征发起来,守城、运粮都可以胜任,甚至还能承担侧翼战场的进攻任务。
不知不觉间,陈侯已然拥兵数万,正儿八经的一方诸侯了。
王玄听得暗暗点头,心道不枉带大妹那个傻女人过来一趟了。
只是这事——唉,稍微有点丢人。
父亲一直嘱咐不得宣扬,一定要低调。所以他把大妹留在馆舍,由家兵、仆婢们看护着。
不过大妹是坐不住的人,昨天居然要踏雪寻梅,让王玄额头上青筋直露,差点直接把她送回去。
她好像有点明白,又有点不明白,让人头痛不已。
“明年匈奴不会来吧?”王玄突然想到了一個问题,遂问道。
“说不定会来。”提到此事,羊鉴也有些头痛。
建设是有成就感的。
陈郡的流民安置工作,基本都是羊鉴亲自负责的。看着情况一点点好转起来,他心中也颇为舒爽。若被贼兵毁掉的话,他真的接受不了。
看着羊鉴的表情,王玄明白了。
四战之地,真的很不容易。
目前还只有北方一面威胁,若南边扬州、荆州方向再打过来,怕是顶不住。
看陈侯的本事了。
要想在四战之地立足,一定要扛过前几年。哪怕很狼狈,很惊险,只要扛过去,以河南的禀赋,起势还是很容易的。
“陈侯来了。”羊鉴看着远处驰来的千余骑,说道。
王玄一看,悄悄整了整衣袍,面带笑容,凝视远方。
千余骑在数十步外下马。
邵勋远远走了过来,道:“羊公、眉子让我好一番找寻。走,随我吃赤豆粥去。”
第335章 忆苦思甜
吃赤豆粥是冬至、腊日习俗。
时人以赤为阳色,食之阳气萌动,可避严寒,禳疾疫。
从下午开始,陈县西郊第一营的驻地内就开始煮上了热气腾腾的豆粥。
郡中甚至借了一些鼎、釜、锅,但大部分还是瓦罐,整齐地排列在地面上,好似军阵,十分壮观。
及至傍晚,远近营正、队主们来了七八十个,闻着豆粥香气,个个垂涎。
即便过去了半年,他们依然吃不饱。
新借来的广陵漕粮,也不是给他们吃的。
之前截下来的寿春漕粮,基本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现在就靠下雪前收获的杂粮在顶着。
毫无疑问,屯田是恶政,但每到社会秩序崩溃的时候,所有人又都发现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好处。
屯田户将来会转变成民户,但绝不是现在。
因此,官府难得一次开仓放粮,不限制他们吃喝,这种诱惑不是所有人都能抵挡的。
整整一下午,忙着修缮房屋、清理沟渠的屯田户们都有些心不在焉,一直盼望着日头西斜,赶紧开吃。
但时间过得太慢了,直到陈侯出现,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可以开饭了……
“拜见君侯。”营正、队主们涌到前头,齐齐拜倒于地。
“拜见君侯。”远近的百姓也拜倒于地,高声喊道。
“都起来吧。”邵勋双手虚扶,然后感觉这时候说什么都太过苍白,唯有两個字:“开饭!”
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欢呼声。
片刻之后,便乱哄哄地排好了队,端着木碗,挨个领取赤豆粥。
整个过程弄得有点像赈灾场面,事实上也差不多,因为全家老小今天都可以省下晚饭了。而在听闻明天早上还有一顿的时候,欢呼声更加猛烈了。
“谢君侯。”
“若无君侯,我全家皆死矣。”
“太白真是来救世人的。”
邵勋含笑听着,待见到有妇人挺着肚子时,更是欣喜。
人饿得腿直打晃,且对未来完全绝望时,很难有传宗接代的欲望。这会有不少妇人怀孕,说明经过将近七个月的生活、劳动后,流民们虽然依然感到饥饿,但健康状况已经大为好转,且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
希望是最可贵的东西。
在这一刻,邵勋无比满足。
我至少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他随手抱起一个小孩。
小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脸上脏兮兮的,手指甲里全是黑泥,身上的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看到邵勋有些害怕,想挣扎又不敢。
他的父母站在一旁,畏畏缩缩,眼中有着担忧,或许还有些惊喜。
“汝何名?”邵勋问道。
“芜菁。”
“这名字好。”邵勋失笑,又问道:“觉得陈县怎么样?”
上一篇:我贾珪,红楼第一莽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