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107节
姐妹俩在两个小桌子上练习,王若弗则是满脸期待地验收这段时间的成果。
但看了一会儿,王若弗的眼里欣慰和叹息各占一半。
欣慰的自然是华兰。
现在华兰的点茶技艺已经登堂入室,比起其他贵族女子来也是分毫不差。
叹息则是从如兰身上得来的。
动作有些笨拙不说,点茶来的茶不是汤多茶少,就是茶多汤少,少有几次对的。
王若弗不由恨铁不成钢道:
“好在没有把你大伯伯送的十二件大玉川先生拿出来用。”
十二件大玉川先生是盛家宥阳大房的盛维,前些年送给家里女儿的。
“玉川十二件”是宋代贵族之家必备的饮茶器具,以其独特的十二件套装而成,包括茶具、茶壶、茶杯等。
总共有十二件,堪称茶道艺术的精品。
这十二件茶具不仅包括了点茶前后的工具,还有品茶时使用的杯盏,甚至还有清洁茶具的专用工具,可以说是非常周全了。
如兰撇了撇嘴,她这段时间心里有气,静不下心,如何能静下心来点茶,但她刚要开口同王若弗告状,就被一旁的华兰施眼色压了下来。
如兰平日里最是听华兰这个嫡亲大姐姐的话,因此也只好将满腹牢骚压了下去。
点茶之后便是品香。
也即是焚香。
焚香重在“香”之美——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
大周品香采取的是隔火薰香之法。
在炭火上放置隔火的铁片或云母片,烤制出香味,而不是明火直接灼烧。
第112章 四艺 好戏开端
课上,如兰挑著线香。
但又见墨兰在前面拉著孔嬷嬷问问题。
一时间又觉著心里有些不爽利。
粗心马虎之下,忘了在香炉里放置隔火的铁片。
一时不察烧著了香。
墨兰见状,自然不肯放过这个一直同自己不对付的如兰。
当即回身嘲笑了一番,让如兰脸上难堪。
明兰垫好铁片,和前边的华兰一般烤制好香,刚想要找孔嬷嬷请教,但就见两位姐姐又吵起来,一时间也不想出头吸引注意力,当即撑起脑袋,不知觉间走了神。
对于华兰,孔嬷嬷自觉她已经做得很好了,没什么需要多教的,因此她虽然在看如兰和墨兰拌嘴,但还是有些注意力一直放在明兰身上。
见明兰开始走神,孔嬷嬷立马走上前来,轻轻敲了敲桌子示意她集中注意力。
墨兰见状,也顾不上和如兰斗嘴了。
自以为要和孔嬷嬷统一战线,开口训诫起明兰。
教她应当如何认真,不要辜负家里人的信任和孔嬷嬷的苦心。
活脱脱把自己当成了第二个老师。
虽然王若弗已经回了家,但墨兰向来不把王若弗放在心上。
再加上这段日子出头惯了,孔嬷嬷也没管,气焰更是嚣张。
华兰对此一声不吭。
她多少看出来一些祖母和孔嬷嬷的心思。
她也不喜墨兰日渐过分的言辞举措,所以也有顺水推舟之意。
这一幕就发生在眼前,而孔嬷嬷依旧一句话都没说。
火势已是愈演愈烈。
再加上王若弗这位大娘子已经归家。
接下来的好戏已经拉开帷幕。
品香需要学习、注意的东西不多,因此课程过的很是快速。
第三阶段则是插花。
一盆理念之花,品味百态人生。
插画这项艺术传承源久,在前朝宫廷内就已经大受欢迎。
到了大周,更是普及到了文人雅士阶层,发展极为迅猛。
不过不同于前朝追求花卉的富丽堂皇。
大周的插画艺术是以清、疏风格为主,追求线条美,内涵重于形式。
于是大周人喜欢将哲学思考与花木相联系。
观的是花,品的是理。
所以对于所谓的插画对错,并没有确切的唯一标准,全凭个人审美和意趣。
点茶品香是客观题,插花是主观题。
插花因此也被称为“理念花”,是一种彰显插画者人生哲理,品德节操的艺术。
台下的姑娘们穿著各色的衫子襦裙,从边上选取新鲜采摘来的花枝,放入器皿中搭配。
孔嬷嬷同时也在四处巡视。
孔嬷嬷走到华兰边上,心里暗自点头。
华兰选择的都是淡雅的黄白色花朵。
继续增添上一点棕色,又多出了一点沉稳知性、复古优雅的感觉。
看起来明媚大气,不落俗套。
墨兰的花型、花枝则都是在刻意展露姿色。
多用大红大紫,艳丽的同时显得有些太过艳俗。
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她平时喜欢侧著身子,故意在人前展现出自己窈窕的身形。
孔嬷嬷定了定,脸上淡然轻声道:
“你这花配色缺了些。”
墨兰见孔嬷嬷没指点华兰,而是只出声提点自己,以为自己这些日子的努力终于显现出成效了,脸上当即露出高兴的笑容。
连忙起身去旁边多取了些各色的花枝。
孔嬷嬷看的心中摇头,但也没继续说什么。
到了如兰边上时。
只见如兰的花蕊颜色以粉紫色为主。
选用的都是比较圆润蓬松的花朵,很有些俏皮可爱的意境。
这也很符合如兰调皮跳脱的性格。
而明兰选择的都是花朵较小的花。
外型很像是花骨朵,枝条也是直来直去。
孔嬷嬷一圈看完。
回返时,特意从墨兰的旁边经过。
而正应了孔嬷嬷的意,墨兰当即侧身拉住提问,脸上满是得意。
等墨兰问了好一会儿,如兰也想要提问时,孔嬷嬷却“恰时”地走了。
“时候到了,我先回房里喝些茯苓膏,你们自行侍弄,等我回来再讲解。”
孔嬷嬷轻飘飘地走了,而如兰刚伸出的小手也只能无奈放下。
垂头丧气之间。
如兰只见墨兰一脸小人得志的神气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她这些天本就积攒了许多不满,这下心里的怒火更是蹭蹭的往上涨。
“四姐姐可真卖力,每日都找孔嬷嬷请教。”
如兰登时向墨兰发难道:“按说用得著这些繁琐规矩礼数的地方不多,我们姐妹间也就大姐姐学著有用,跟著沾了光,四姐姐反倒是比大姐姐看起来还热忱,倒像是将来一定能用上似的。”
如兰这番话,明里暗里都是嘲讽墨兰靠著华兰的福分沾了光,却是分不清主次,一点规矩都不懂,兀自出头。
更是隐隐点出墨兰是庶出,学这些规矩也是没有用武之地。
墨兰是什么人?
上一篇:军援毛熊瓦格纳,鹰酱满世界抓我
下一篇: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