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襄王

红楼襄王 第967节

  他到底是检查水师,还是以此为名找女人去的?宝钗此刻怀疑上朱景洪的动机。

  “罢了罢了,由他去吧……此事他既不愿为人所知,就务必严守秘密!”

  “是!”

  挥退莺儿之后,宝钗不禁泛起嘀咕,她不明白事情都发生了,遮遮掩掩有什么意思。

  如今这位已做了太子,再无人能撼动他的位置,纳一个犯官之女根本不算事。

  甚至朱景洪连名声不怕受损害,因为这朱家父子在士大夫心中,早就没什么好名声了。

  “偷偷摸摸,怕不是喜欢这调调!”

  宝钗本是随便一猜,但事实上她还真就说对了,某些人爱的就是这种感觉。

  再说朱景洪这边,在出发五天之后,他赶到了通州地界。

  这边早已做好了迎接准备,四大水师参阅军队早已到齐。

  为表达对太子的尊重,几位水师提督迎出了三十里,早早的就接到了朱景洪,然后一路护送赶往通州港口。

  通州有好几个码头,最大的码头便属于军港,停靠的辗转绵延出好几里,配套的军营更是占地面积极大。

  朱景洪进了军营,里面便有更多将领恭候,然后按照既定的安排,便开始了仪式性的检阅。

  所谓仪式性的检阅,就是水兵上岸接受检阅,四大水师各出了一支队伍,早已经列队整齐站在了校场上。

  在大批将领簇拥下,朱景洪来到了校场之上,这里已搭建好他的检阅台。

  大明的水师这些年发展迅速,其中朱景洪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所以水师中上层将领几乎都是他的人。

  所以从军营大门走向检阅台,一路上都有“故人”前来招呼,言辞恳切暴露出极重的人身依附现象。

  以往朱景洪还要避避嫌,可如今他已逐步接管兵权,便再无以往那些忌讳。

  说笑之间,朱景洪来到了检阅台下,然后骑上了提前备好的战马,随行者只有四名水师提督。

  众人打马,来到军阵之前,此刻众士卒列队整齐,手持火枪秉于身前,神色肃穆看向前方。

  朱景洪一行,停在了队伍靠南的位置,此地便是领队将领之所在。

  领队的是一名指挥使,只见他持刀踏出方阵,提刀高呼道:“启禀太子殿下,水师方阵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金陵水师,第七舰队指挥使高明骏!”

  朱景洪点了点头,而后拉动缰绳,沿著方阵徐徐往前走去。

  今日他身著红色团龙袍,比起平日要正式许多,他个人很注重在底层士兵心里的形象。

  太子的常服,与亲王差别不是很大,除了衣服上四处团龙姿态不同,最显著的区别是头上翼善冠。

  帽子都是乌纱所制,太子的两个折角边缘镶了金丝,比起亲王的要富贵一些。

  而若是做了皇帝,还会加上双龙戏珠装饰。

  “恭祝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祝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祝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海啸山崩一般的整齐声音,冲击著马背上的朱景洪,但他的内心古井无波,这样的场景于他而言实属平常。

  而这次的“口号”,比起以往有了极大不同,这也彰显著他身份的改变。

  军营距离通州城不远,来往商旅很容易听到到这边动静,一个个都惊讶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不知道?咱们新的太子殿下,在水师军营阅兵!”

  “新太子?就是……原先的襄王殿下?”

  “你们不会不知道吧?太子殿下到咱金陵,都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谁不知道啊!”

  这边检阅引起外人讨论时,朱景洪已看完了所有方阵,并登上了阅兵台。

  阅兵阅兵,当然要看“分列式”。

  金陵水师提督王隆,下达军阵行进的命令,随后校场上响起整齐有力的踏步声。

  军队开始行进,伴随著鼓点喊著口号,而朱景洪也不时挥手致意。

  这一过程很快结束,之后军队被整齐带开,接下来便是接风的午宴。

  “今天看的这些,都是面子上的东西,所有的战船我都要一一查看,之后还有战船操练、舰队合练!”

  “你们可别想著,就今天这么一下,便把我给打发了!”

  “臣等岂敢,全军士卒,厉兵秣马数年,都盼著殿下来看看呢!”

  “正是如此,臣等花了朝廷那么多银子,唯恐心力不尽有负圣恩,岂敢弄虚作假!”

  几位提督接连表达,传达出的意思非常明确,他们都不害怕朱景洪检查,而且还期待著他的检查。

  水师兴建不久,这些将领事业心很重,都想著要再进一步,加之东厂和锦衣卫盯得紧,没多少人愿意搞小动作。

  朱景洪心情大好,中午宴会不免多喝了几杯,君臣相处可谓融洽至极。 下午时间,他主要巡查了军营,查看了士兵在营地的住宿,结果让他还是比较满意。

  可即便忙碌了一天,朱景洪也愣是抽出一个时辰,跟探春深入交流了一番佛法。

  事毕朱景洪歇下,探春则出了寝室,叫来热水擦洗身体。

  如今已然跟在朱景洪身边,探春心里当然非常高兴,可接下来她要面临的局面很难。

  其中最让她犯难的,便是如何与一众姐妹们见面,尤其是宝钗这位正牌太子妃。

  原因在于,她幸进的手段上不得台面,这种狐媚手段最受正牌夫人鄙夷厌恶。

  叹了口气,探春无奈摇头。

  既已走上了这条路,就只能排除万难向前,反正她是不愿回到南静庵,更不愿意回乌烟瘴气的贾家。

  第二天早晨,朱景洪吃的是斋饭,仅有探春一人陪同。

  “见你闷闷不乐,莫非是有心事?”

  有心事可以掩盖一时,但却很难时时遮掩,探春的异样被发现很正常。

  “贫尼与二姐姐一起长大,自幼感情亲厚,情谊甚笃……久不见她骤然想起,故而挂念!”

  朱景洪笑了笑,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他心里跟明镜一般。

  但他不打算点破,只要探春是主动愿意进京,他的良心就不会受到谴责。

  “会见到的!”朱景洪淡然道。

  探春是聪明人,明白朱景洪知道了自己的意图,此时她没有过多的掩饰,而是坦然答道:“多谢殿下!”

  吃过早饭,朱景洪又得去忙了,这几天他的行程都安排得很满。

  转眼就是五天过去,时间来到十一月十八,检验舰队协同配合能力的阅兵开始。

  朱景洪按照前世经验,在没有提前告知的情况下设置敌情,以最直观的方式进行检测。

  军营遇袭、码头被人偷袭、战船反潜入、舰队快速反应、舰队短兵接敌……

  朱景洪设置了十来个大小科目,搞得各支参阅水师疲惫不堪,其中也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怪将领们,毕竟水师扩兵本就是摸著石头过河,只有犯错才能够改进提高。

  腊月月初一,十来天的军队检测结束,朱景洪给参阅将士放了三天假,让他们可以好好的休整一番。

  士兵们和中下层军官,那自然是放松休息,指挥使及以上的将领们,则是要根据这次阅兵表现,各自写一份情况说明上交。

  换句话说,就是让交总结。

  所以将领们的三天假期,基本上没一个人在歇息,即便四位提督也在挑灯撰写。

  腊月初五,大明水师军议开始,朱景洪听了几位提督的汇报。

  老实说,现场气氛非常沉重,所有人都表情严肃,低著头和霜打的茄子差不多。

  待几位提督陈述完毕后,朱景洪开口道:“诸位,不必垂头丧气,我又没说要问罪!”

  “水师扩军不过数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次我来……就是要把问题找出来!”

  “我的任务,如今完成了……往后就得看你们了,如何改进都得靠你们去做!”

  从书案后起身,朱景洪缓缓走向堂下,排班站好的将领们弯下了腰,神色恭敬不敢直视朱景洪。

  “二十多天前,我刚来此处,你们一个个信心十足,自以为练出了强兵……”

  那个时候,将领们自信张扬的氛围,便让朱景洪感到不稳当,果然一测问题就有不少。

  站在大堂中央,朱景洪环顾众人,说道:“当时我就知道会有事,如今看来所料不差!”

  “诸位都是老将了,难道不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

  “这些往后得改,趁著今天人都在,好好议议如何去改!”

  随后,朱景洪把众将均分两组讨论,一个时辰之后召集集中议事,又过了一个时辰拿出了初步计划。

  既然是初步计划,后面就得继续完善,但那是执行整改后的事情,持续发现问题才能完善问题。

  一场军议下来,时间已临近午饭时间,正当众人要一起吃饭时,一道紧急军情被送进了军营。

  此刻众人还未散去,金陵水师提督王隆,当众把军情宣读出来。

首节 上一节 967/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