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襄王

红楼襄王 第965节

  这位老尼已五十多岁,平日里应天府来往贵人极多,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可今日是太子前来,这阵仗可把她吓到了,此时答话竟磕磕绊绊。

  “是……老尼便……便是!”

  “殿下有召,出来!”

  “是……是……”

  坐在老尼身旁,探春感受到了她的惊恐,那颤抖的身体连站起来都费劲。

  “师傅,我扶著您去!”探春轻声道。

  至于其他尼姑,此刻没一个出来说话,毕竟谁也不想躺这浑水,见太子在她们看来太危险,老老实实待禅房里更安全。

  “好……也好!”

  这位老尼极为感动,庆幸自己没少关照这位富家小姐,今日竟只有她有这番孝心。

  乃至于在被搀扶起身时,这老尼已经开始在盘算,日后把衣钵传给这位年轻人。

  她那里会知道,探春眼睛是朝天看的,小小南静庵不在她视线中。

  走到门口,没等锦衣卫的人发问,探春便先开口道:“千户大人,住持年迈,需人搀扶,还请见谅!”

  貌美是极大的优势,见探春温柔知礼,也不存在什么危险性,这位千户便没多说什么。

  毕竟探春不扶过去,总不能让公公们来扶,小小尼姑还没这资格!

  当然,毕竟是要见朱景洪,这两人在出了禅房都,就被随行侍女带进一处偏房,然后脱了衣服仔细检查了身体,确保没有携带凶器之类的东西。

  看著忙碌的宫女们,探春心中暗道:“我的凶器并非外物!”

  她把自己当成了武器,而将朱景洪当成了猎物,她原本应该称其为“姐夫”,如今要把他变成自己男人。

  检查结束后,探春重新穿好了衣服,扶著被越发紧张的师傅,朝著内院的大佛殿缓缓走去。

  借助昏暗的光线,探春木管穿过佛殿大门,已看到殿内负手而立的背影,此刻正仰著头盯著佛像。

第769章 佛经得学啊

  时间拉回半小时前,朱景洪徒步登上了龙潭山,站在一处大石头上,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夕阳映照下的长江。

  这时他不禁想起,当年在长江边吟诗,被侯璟出言打断的旧事。

  现在想起来,只让他会心一笑。

  “龙潭山,龙潭山……”

  连续念了两句后,朱景洪回头看向陆育新,笑著说道:“都说龙潭虎穴,如今龙潭已临,虎穴何在?”

  听到这话陆育新只得干笑,龙潭虎穴实在太过不吉利,他可不愿过多的探讨。

  二人在山上站了一会儿,又聊了些金陵地方的轶事后,方才往不远处的南静庵走去。

  南静庵虽不是太大,且离应天府城有几十里,但这里的香火非常不错,省城里的贵人都愿来此。

  说起寺院,朱景洪到此方世界十年,其实没怎么进过这类地方,主要还是在于平日太忙了。

  忙著带兵打仗、忙著军队编练、忙著拉帮结派、也忙著拈花惹草!

  想起这些,朱景洪又摇了摇头,他发现近两年自己容易胡思乱想,究其原因是没有了对手。

  老四老六两个人被废,让他不自觉的生出安逸之心,这是很危险的情况。

  进了南静庵,虽然天还未黑,但已亮起了灯火,侍卫们把守著各处,朱景洪一个僧人都未见得。

  一路游览,从最外围的大门到里面,竟是有足足五进的院落,这规模说笑也没小到哪儿去。

  除中间供奉佛像的正院,左右还有两路同规模的跨院,担负著僧人们饮食起居等功能。

  既然来到一地游览,总得要听听此地历史沿革,于是他便让人去请住持过来。

  站在佛殿之内,朱景洪等了有五分钟,才听到外面有动静来,然后是陆育新禀告住持来了。

  “叩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权独尊的时代,出家人亦不能免俗,此刻要行大礼参拜。

  朱景洪并不回头,继续看著装扮精致的佛像,问道:“这座南静庵,建起来多少年了?”

  “回……回禀殿下,约莫有……”

  跪在地上答话,老住持确实很紧张,平日她主要接待贵妇人们,对具体业务都已经生疏了,这类历史沿革的话题更是早忘了。

  “回禀殿下,至正四年太祖皇帝攻克应天,当年为国捐躯将士极多,太祖皇帝下旨抚恤将士遗孀!”

  “其中有一些妇人孤苦无依,地方官府便将人集中安置于此,为死难将士和大明祈福,后来天下太平……此地亦被改名南静庵!”

  小小一座庙,也有这般久远的来历,确实是让朱景洪很意外。

  至正四年,那时朱元璋还是南方军阀之一,距大明立国都还有二十多年。

  换句话说,南静庵的历史比这大明朝还长!

  “昔年初建此庙时,不过只外面一处小院,孤妇二三十人挤在一起,后来天下太平……”

  探春继续说著,而朱景洪已转过身来。

  这小尼姑声音还挺好听……这是朱景洪的第一想法。

  但因探春低著头,朱景洪看不清她的相貌,于是便安静的听著。

  探春侃侃而谈,把南静庵创建以来,发生过的各种大事奇事讲了一遍,听得朱景洪是深感诧异。

  但让他更感兴趣的,是眼前仍跪在地上的小尼姑。

  “起来回话吧!”朱景洪平静道。

  探春大感欣喜,然脸上却没显得太激动,但在起身时也调整著微表情,以达到最佳的第一印象。

  以色侍人,是她以往最鄙夷的手段,为此她疏远了自己的生母。

  可如今她也用上这种手段,皆因明了人活一世之不易,以至于此刻她理解了亲娘,随之还生出了一缕愧意。

  探春起了身,朱景洪看到她的样貌,只觉得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是谁。

  但有件事可以确定,眼前女子生得极美,尤其是眼角那若有若无的媚意,更让他看得挪不开眼。

  果真有效……探春暗喜,赵姨娘媚眼如丝的手段,她从小都是耳濡目染。

  如今初次使用,就让朱景洪看得入神,这让探春越发感激亲娘。

  但她哪里知道,真正起作用的是她出众的样貌,外加僧衣的额外加成作用。

  “住持且退下,我与这位小师傅聊就行了!”

  退出这里,住持求之不得,行礼后便转身离开。

  “你继续说!”朱景洪笑著说道。

  “方才已说到,昔年世祖皇帝来金陵……”

  刚才探春讲的时候,朱景洪还是认真的听了,可眼下他是左耳进右耳出,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探春身上。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朱景洪突然开口。

  探春零星去过襄王府几次,所以朱景洪对她有些印象,可这几年他俩都没见过,眼下认不出倒也很正常。

  “殿下所言不差,咱们确实见过,已是贫尼削发前的往事,不提也罢!”

  “小师傅过往之事,不愿提及我本不该多问,可如今实在想弄个明白,小师傅可愿相告?”

  “若太子殿下有命,贫尼岂敢不从命!”

  “以势压人,乃小人行径,我不喜欢!”

  这个时候,探春也不愿弄巧成拙,在沉默几息后遂答道:“殿下不记得贫尼,总是记得我那些姐姐?”

  “你那……些……姐姐是何人?”朱景洪著重说了“些”字,探春这个表达方式,确实显得非常新奇。

  “太子妃娘娘是我姨表姐、侧妃娘娘黛玉是我姑表姐姐、还有被您留在宫里的迎春是我堂姐!”

  听到这些话,朱景洪一时间惊了,关系太乱他都没理过来。

  而一旁站著的陆育新,此刻更是觉得无比凌乱,暗道十三爷竟是这般风流!

  “所以你是……”

  “小女子……原荣国府贾家三姑娘,俗家闺名探春!”

  朱景洪愣在原地,他没想到一时兴起爬山,竟会在这里遇到贾家的人,更没想到那位探春姑娘出家了。

  “你在贾家……为何在此?”朱景洪问道。

  “家门不幸,不愿理会那些烦心事,故而斩落青丝……避世于此!”

  微微点头后,朱景洪示意陆育新出去,毕竟接下来的话或会涉及太子,旁人在场终究不太方便。

  探春没有任何威胁,所以陆育新退出了门外,只要有情况他可以第一时间支援。

  “贾家虽然败落,可毕竟还属高门,不至于无你栖身之地!”

  探春答道:“苏学士有词云,此心安处是吾乡,贾家风波不断,闲言碎语不绝,人心离散不定,我在其间心有不安……如何栖身?”

  “如今你在庵中,想来已得了心安!”

首节 上一节 965/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