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960节
他这次来可不光是检查战船火炮,军队操作战船是否熟练,舰队内部和舰队之间协同配合情况,也是他重点关注的内容。
而要检验这些,没一两个月根本搞不完,如有必要打一仗也不是不行。
“殿下,方才龙禁卫陆千户来报!”
龙禁卫的陆千户,便是朱景洪的心腹陆育新,这位跟张临都在年初时,升了龙禁卫的正职千户。
可别小看只是个千户,龙禁卫千户起步为正五品,这本身已是不低的级别,何况他们还深受皇帝(朱景洪)信任,往后前途仍是不可限量。
即便不能外放,往后做到了龙禁尉继续熬资历,一样可以把品级升上去,得个爵位的难度基本不大。
“何事?”朱景洪问道。
“方才在行在往北第三条街,抓获了三名奸细……审问后得知是白莲教逆贼!”
白莲教一直都存在,且在朱景洪东巡这半年,眼下已是第三次针对他的行动。 只不过,如今他的周边防范实在太严密,想杀他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比如这半年的三次“刺杀”,离他最近的都还有二里地,中间隔著至少七八道防御圈。
朱景洪作为太子,这次东巡随扈之人很多,龙禁卫有二百人负责近身护卫,旗手卫外派一千人随行护卫,另外还有左右羽林卫各派的一千人,以及京营一个卫的五千的兵卒。
换言之,他身边的只是护军就有八千多人,这还不算地方都司增调护卫兵力。
“知道了!”
应下之后,朱景洪就没有再多问,而是接著与宝钗闲聊起来。
来回走了几圈,起到了消食的作用后,这夫妻二人便洗漱睡了。
第二天早上,薛蟠一行人来到了庐州,上午便到了朱景洪住处求见,贾家人自是被薛蟠撇下了。
进了府薛蟠才发现自己想太多,想见朱景洪根本就不容易,甚至连见亲妹妹他都等了一个时辰。
在外院厢房喝了三杯茶,薛蟠才被侍女领了进去,隔著一道帘子见到了宝钗。
“大哥怎么到这里来了?”
声音清冷,虽然近在眼前,却让人有远在千里之感。
他原以见亲妹妹不会紧张,可此时薛蟠还是额头冒汗,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
宝钗没有催促,必然引得薛蟠出丑,落的也是她的面子。
“回……回禀娘娘,是……臣是来迎接太子殿下!”
宝钗随即问道:“此前不是已经去过信,让你们不必远迎!”
“这……庐州应天挨著,也……也不算远!”
听到这话,宝钗露出一缕笑容,随即道:“罢了……兄长的心意,我已经明白了,没什么事就回去吧!”
“啊?这……”
“回应天去,料理好自己的差事,太子会更高兴!”
“是!”薛蟠只得应下。
这时宝钗接著问道:“母亲她身体如何?”
虽然是太子妃,但宝钗也是女儿,此刻便问起了亲娘的事。
二人聊了一阵之后,薛蟠才逐渐的放松下来,通过聊天他才得知,昨天林耀见到了朱景洪。
虽对朱景洪怕得要死,可想到林耀作为侧妃的便宜弟弟都能被召见,自己这正妃的兄长却见不到,薛蟠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失落。
但他哪里知道,朱景洪要见的不是林耀,而是跟随林耀一道来的柳湘,后者如今把海贸做得有声有色,让朱景洪的个人财产非常丰厚。
而在跟薛蟠聊天中,宝钗才知道贾家人也来了,还知道了夏月桂来的那封信。
“这件事你做得对,往后多听你媳妇的意见,她是一心替你著想……你可别欺负人家!”
“娘娘教诲,臣定当谨记!”
见过了宝钗之后,薛蟠便只得返回应天,随行也把贾家人带走了。
转眼又是两天时间过去,朱景洪再度启程往应天赶去,并在九月二十七渡过长江。
长江东岸,金陵本地之文武高官,早已设好帷幕迎接朱景洪的到来。
金陵的官员,朱景洪基本都不认得,但不妨碍这些人认识他。
无论是正统十年他来剿倭,还是正统十四年率舰队痛击西夷,都给金陵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话放在他的身上,当真是半点儿做不得假。
朱景洪与几位高官闲聊时,此时在人群的角落处,一对父子也在诉说重逢之情。
正统十年时,陆长信任镇江卫指挥佥事,之后升卫指挥同知、指挥使,在前年更是跨出最关键一步,升任为金陵都司从四品都指挥佥事。
虽然陆长信本身能力足够,但他这七八年时间能步步高升,他知道是因为儿子陆育新的缘故,否则现在他应该在镇江卫做同知,这辈子兴许连个指挥使都混不上。
虽然如今,儿子才只正五品,但陆长信非常清楚,儿子才是家族的未来。
当年陆育新能卷进龙禁卫,就已经超出陆长信的预料,到如今在龙禁卫做到千户,更是他此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父子二人相互关心后,陆长信道出了唯一的告诫之言:“儿啊,跟著太子殿下好好的干,其他事都不要管!”
儿子发展得比自己好,陆长信很有自知之明,没有给其传授官场经验,唯有这一句他能保证绝对正确。
“孩儿明白,爹您放心便是!”陆育新郑重点头。
“对了……何时能回家一趟?你娘也一直挂念著你,还有你二弟和三妹!”
陆育新的弟弟妹妹,如今也都各自成家立业,在其十年前入选龙禁卫后,也就两三年可以见一面。
上次他回家来,便是两年前的秋天,休假完回京时其二弟恰巧染病,让陆育新牵挂了好一段时间。
“若走不开,也就别回了,保护好殿下才要紧!”陆长信再度告诫。
“儿子明白,过两天等安顿好了,便回家去看望母亲!”
这边父子二人聊著,而在另一边的长江边上,朱景洪正在跟几位高官说话。
所谓的高官只有八人,分别是辽东水师提督赵成武、金陵水师提督王隆、浙江水师提督徐明林、广东水师提督汪荣轩,以及金陵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和巡按都御史。
四位水师提督原本在天南海北,因朱景洪提前通知他们来议事,眼下才会一起出现在此。
“海上税赋之重,诸位自是清楚无比!”
“朝廷在水师上砸这么多银子,为的就是要保住海上的财路,如此我大明方可长治久安!”
“此番圣上遣我东巡,第一件要务是祭拜太祖,这二件事……便是检验几只水师战力!”
“不达成目的,我是不好跟圣上复命的,所以这次……你们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这就叫有言在先,水师之重关乎甚大,乃是朝廷近几年最重视的事,优先级和重要性和清丈持平。
推行清丈搞垮了那么多官员,而谁如果在水师建设上捣鬼,朱景洪也不介意把这些人踩死。
还未正式进驻应天,朱景洪的几句话却比秋风还冷,让几位将领感受到了寒意袭来。
军中有监军御史和太监,还有锦衣卫和东厂安插的密探,至少在场的几位水师提督,本人可以做到问心无愧。
可下面人是不是真的绝对干净,他们也无法百分百保证,所以此时一个个的心都悬了起来。
当然,该表的忠心他们不会忘,所以此刻也不至于冷场。
第766章 太子妃省亲
在迎接地短暂逗留后,朱景洪再度启程往应天去了,毕竟这里不是谈事情的地方。
有关四大水师,以及金陵地方之事务,还是要在城里住下再慢慢谈。
金陵地方事务,比其他省要复杂一些,牵扯到水师、海贸、盐务清丈。
眼下已是九月,朱景洪会逗留至少三个月,离开金陵已是明年的事。
进得金陵,沿途百姓都已被清走,靠近朱景洪行进的街巷,也一并被戒严起来。
所以这一路上,他是安然到达了行宫,接下来他将住在此地,这也是皇帝给他的恩典。
因赶路一天需要休整,朱景洪没有召见官员,而是下令要斋戒三天,三天之后祭拜太祖孝陵。
祭拜太祖之后,方会正式召见官员。
下午时分,朱景洪身著便服,与宝钗在行宫内散步。
此地原是太祖时的皇宫,后因迁都而被荒废,再后来于兵乱中损毁大半,之后重建已无当年规模。
“当年太祖,便是在这里登基,宣告大明立国……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余年!”
此刻,朱景洪站在一处高台上,这里是原本奉天殿的台基,损毁后重建规格小了很多,如今被命名为“长兴殿”。
宝钗虽在应天生活十几年,但这应天行宫却第一次来,便对这里抱有些许好奇,此刻正四处打量著周边景致。
微微转过头,宝钗看向朱景洪,问道:“十年前,你随先太子到金陵,那是第一次走进这行宫,如今想来……心情如何?”
“那时我就想著要争,到如今东西争到了……却无当时所想之满足!”
宝钗跟著叹道:“我倒想起当年,你我初见之时的情形,当时惶惶不安宛如末日,现在想来……亦有物是人非之感!”
“当日我岂能想到,自己会有今日这般尊荣,所以……多谢太子殿下,当年登门兴师问罪!”
听到这话,朱景洪哈哈笑道:“当年登门,到底是不是专为问罪,我已经记不清了!”
宝钗随即笑道:“莫非殿下未卜先知,知道往后王妃在此,所以专程前去探看?”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