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襄王

红楼襄王 第946节

  愣了一下,梁毅问道:“知道你还这么做,岂不是……”

  抬头看向梁毅,朱云笙眼眶湿润道:“我对不住你,让你为难了!”

  梁毅确实心中有埋怨,可看到朱云笙这个样子,他的不满也就消散了。

  “可我就是忍不住,你说说……好好的一家人,怎么变成了这样!”

  “母后走了,如今四哥也……夫君,我心里难受啊!”

  这个时候,朱云笙已近乎是哭诉,看得梁毅也是心疼无比,此刻又那好再苛责于妻子。

  “罢了罢了,往后啊……咱们安心过日子,别再理这些烦心事了!”梁毅出言安抚道。

  而此时在正殿内,宝钗已在向太子棺椁行礼,作为弟媳叩拜兄长也属应该。

  再说另一头,睿王府内。

  因王府被封锁,朱景渊得到太子亡故的消息,是在事情发生两个时辰后。

  听到这一消息,朱景渊本以为自己会高兴,毕竟这是斗了一辈子的对手,盼对方早死他已盼了多年。

  然而现实却是,他的心情更加低落了,兔死狐悲的感觉充斥心头。

  当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兄弟情义,在朱景渊心头一闪而过。

  但作为政治动物,朱景渊立刻敏锐把握到,这是他重新出山的契机。

  之所以说是“重新出山”,意味著朱景渊并不放弃,打算接下来再拼一把。

  从旁人视角来看,他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但从他自己视角来说,这就是他一辈子孜孜以求的东西,他即便舍去性命也要争得的东西。

  所以在短暂伤心之后,朱景渊就换上了孝服,然后便要去东宫吊丧。

  一切准备就绪后,朱景渊陈芷二人乘车出行,却在王府便门处被拦下了。

  “殿下,没有旨意……臣等不敢让您出去!”

  看著马车前面,跪著禀告的侍卫百户,以及他身后举著火把,目光如炬态度冷漠的士兵,朱景渊气得想把这些人全宰了。

  但眼下,他还是得好好的跟这些人说。

  “太子薨逝,我这当弟弟的去吊丧,尔等阻拦……可在乎天理人情?”

  “尔等可知,若让我这亲弟缺席,使得天下人看了皇家笑话,你们可担待得起?”

  一般来说,被人扣这样的大帽子,最妥当处理办法是往上报,把烫手山芋给推出去。

  但王府侍卫情况特殊,他们是编制上属旗手卫,但管理权严格来说是在王府。

  因朱景渊失势,这些人承担起看押他任务,所以侍卫们其实没有上级,所以只能自行面对问题。

  朱景渊觉得自己设计精妙,哪知这百户并未辩解,而是重复回话道:“殿下,没有旨意,臣不敢放您出去!”

  “这是非常时期,放我出去吊丧,圣上不会怪罪,只会说你们懂变通,往后少不了你们好处!”

  威逼不行就利诱,为达目的朱景渊顾不得那么多了。

  哪知这百户还是不来气,徐徐说道:“殿下,臣不敢抗旨!”

  这差点儿没把朱景渊气死,他空有韬略此刻却连门都出不去,想起来就觉得无比憋屈。

  更让他气愤的是,此刻这百户已站起身来,目光坚定道:“殿下,眼下深夜,还请您回去歇著吧!”

  “你……”

  其实接下来,朱景渊还可以做点儿极端的事,可这个时候他也不敢太乱来,毕竟影响太坏对他来说也非好事。

  “我要上表,你们拦不住我!”朱景渊冷冷道。

  他被禁足府内不假,但上奏的权利未被剥夺,日常请安之的事都是通过奏表。

  “殿下请自便!”侍卫百户答道。

  待朱景渊折返回去,这位百户此刻也叹了口气,随后立刻吩咐了手下去找邓安,东厂和东宫相隔非常之近。

  “没有陛下和老十三允准,你连王府大门都出不去,当真还要再搏?”

  马车内,陈芷面露悲观之色,她不觉有什么胜算。

  “如今我为嫡长,皇位本该是我的!”

  说了这么句屁话,朱景渊也觉得没意思,于是接著说道:“朝中有人会支持我,我只是暂时被困,一旦出去……定会一呼百应!”

  “我现在虽艰难,但你想想看,再难也比七八年前,老十三一无所有强吧?”

  朱景渊的心态乐观,但听了他的这些话,陈芷还是感到悲观,于是便出言继续劝解起来。

  可现在的朱景渊,已经被困在自己铸造的笼子里,哪还听得进其他人的劝说。

  最终,陈芷没能劝得动他,回寝殿后朱景渊就进了书房,开始撰写哀悼四哥的奏表。

  这厮文采确实不错,借著奏表既哀悼了兄长,又真切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希望能亲自到四哥灵前赔罪。

  奏表送了出去,在朝臣们非常忙碌的情况下,还非常顺利且快速送到了皇帝案头,可见朝中支持他的人还不少。

  即便近两年,朝臣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可这些人毕竟是文官,始终对朱景洪不太感冒。

  按皇明祖训立嫡以长的规定,如今太子过世后朱景渊便为嫡长,原本支持太子的人转而支持他,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朱景渊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觉得自己仍有希望。

  可问题是,皇帝此时伤心欲绝,哪有心思再看什么奏表,所以朱景渊的奏本只能被搁置。

  转眼便是三个时辰过去,时间来到了七月二十一。

  有关太子的丧仪,在连夜加班之后,礼部已经做好了规划,得到朱景洪允准后下发各衙署筹备。

  忙碌了一晚上,在批阅完最后一个单子后,朱景洪本打算到了东宫去吊唁,却又接到了皇帝召见的谕旨。

  没办法,朱景洪只能先赶过去。

  来到乾清宫,再度见到皇帝时,朱景洪再度惊讶了。

  都说一夜白头,如今他是亲眼见到了,不过三四个时辰没见,老头儿头发几乎全白了。

  昨夜见他时,可还如以往那般黑白交错,谁能想到就成了这个样子。

  几年皇帝,也就五十七而已!

  “爹……你!”

  这一幕确实看得朱景洪心酸,所以此刻他的眼眶湿润了,可见他还有几分人性在。

  “陪爹一起去东宫吧!”朱咸铭语气依旧沙哑。

  “好!”朱景洪应道。

  此时皇帝身著青袍,这是寄托哀思的服饰。

  于是朱景洪陪著皇帝,一路便从宫里去到了东宫,彼时东宫之外已有大批官员前来祭拜。

  太子是储君,无论是文武官员,都得前来祭拜哭丧,这是作做臣子的本分。

  但因人数太多,所以这些人只能在东宫外,只有宗室众人可以在里面。

  得知皇帝驾临,宗室众人也都迎了出来,按照品级长幼分左右跪迎,这又把官员们挤到了更远处。

  皇帝的龙辇,停在了东宫大门外。

  他本可以被抬进去,可朱咸铭打算走进去,此时他竟害怕太早进去,害怕看到儿子的棺椁。

  朱景洪来到了辇轿前候著,朱咸铭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才颤巍巍的伸出了手。

  朱景洪连忙上前,搀扶著老爹从辇轿下来,然后一步一步慢慢的往里走。

  秋日的风徐徐吹著,拂动著皇帝花白的须发,让他看起来更显得苍老。

  走上东宫台阶后,朱咸铭方说道:“都起来吧!”

  众人山呼“谢陛下”之后,方才缓缓起身恭敬站立,而朱景洪则是扶著皇帝进了大门。

  进了东宫大门,绕过影壁通过垂花门,再进到到承运门内,便可看到东宫承运殿了。

  太子的灵堂棺椁,就设置在承运殿内,此刻殿外台基上已有和尚道士诵经,粗略一看就知超过了百人。

  徐徐走过承运殿前广场,扶著皇帝一步一步拾级而上,最终父子二人来到了台基上,视线越过灵堂已能看见太子灵柩。

  朱咸铭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然后便撇开了朱景洪,独自往承运殿方向走去,朱景洪则是紧紧跟随著。

  走上殿前台阶,朱咸铭来到了大殿门口,内里情形全被他收入眼中。

  跨过门槛,进到殿内,朱咸铭来到了棺椁前,盯著前方灵位出神看著。

  朱景洪站在皇帝身后,元春宝钗等人则候在殿外,现场除了僧道诵经声再无杂音。

  “老四啊,你怎么就走了!”朱咸铭叹道。

  随后,他指了指几案上的香,朱景洪连忙上前拿起,正打算点上时却被皇帝阻止。

  于是朱景洪把香递了过去,朱咸铭接过后亲自拿到烛台边,点燃后插在了灵位前。

  随后,朱咸铭绕著棺椁缓缓移动,而朱景洪则是自己拿起燃香,点上后郑重向太子行了礼。

  当然,哭诉几句也是应有之义,所以朱景洪也挤了几滴眼泪。

  绕著棺椁走到另一侧,朱咸铭停在了原地不动,然后竟伸手探向了棺材盖,抚摸一阵后便拍了两下。

  这就算是看过了,对于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他已不想再过多逗留。

首节 上一节 946/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