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襄王

红楼襄王 第942节

  朱景洪也饮下一杯,随后他又提起酒壶来,给老头儿重新满上了一杯。

  “我费尽力气做了皇帝,劳心劳力治理国家,几十年来……我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钱财?于我如尘土……功勋?却也是毁誉参半……名望?天下士人人谁不骂我?”

  听皇帝说了这么多,此时朱景洪差不多可以确定,老头儿确实是在审视自己这一生。

  “爹,您治理国家,让大明朝如日中天,您的功勋对比古今帝王,已可称为一代明君!”

  听到这些话,朱咸铭只是笑了笑,随后说道:“一代明君,又如何呢?”

  这个问题,倒把朱景洪问住了,做了一代明君又如何呢?最后还不是一抔黄土。

  “小子,你还年轻,你不懂啊!”朱咸铭叹息道。

  朱景洪现在样子,让朱咸铭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也是那般朝气蓬勃斗志昂扬。

  “来……喝喝!”朱咸铭催促道。

  他参加过无数次宴会,可真正像今日这般尽兴的情况,在他做皇帝之后基本没有。

  因为尽兴,所以要多喝,而喝多了话就更多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这词写得好啊!”

  “当年你四哥,以此句缅怀亡妻,我还说他柔弱无刚,哭哭啼啼像个女……如今看来,是我错了!”

  “我呀……该跟你四哥赔不是!”

  后面老头儿是真喝多了,愣是打算要亲自去东宫致歉,好在被朱景洪给劝住了。

  然后又出么蛾子了,皇帝非要下旨追封苏轼,还说要给他在京城立庙祭祀。

  立庙祭祀朱景洪废了不少力劝住了,加封苏轼他实在拦不住,最后还真就在酒桌之上,给几百年前苏轼加封“太傅”。

  到这里,皇帝已然醉得不轻,朱景洪便招呼来宦官,要把皇帝抬回乾清宫歇息。

  “都滚,都滚……谁都不准碰朕!”

  做了皇帝之后,朱咸铭从来没醉过,当然他也不敢喝醉,所以此刻有外人过来,便激发了他超绝的心防。

  最终没办法,朱景洪只能亲自动手,背著皇帝从奉天殿,一路折返回了乾清宫。

  说来也怪,奉天殿的台阶都还没走完,皇帝就已在他背上睡著了。

  而他背皇帝回宫这一幕,也被沿途官员、侍卫、太监、宫女看见,这注定又将会引起广泛议论。

  当然,这些事情朱景洪还想不到,背著皇帝的他在想另一件事。

  当下皇帝醉过去了,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无法理事,期间可以发生很多事。

  但现实是什么都没发生,朱景洪把皇帝送回乾清宫寝殿后,便亲自守在了御榻一边。

  抢夺皇位,是完全没必要的事,他当然不可能去做。

  但留守在这里,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这偌大的朝廷,在接下来几个时辰需要有人坐镇。

  换言之,在皇帝醒转过来这段时间内,朱景洪便是实质上的皇帝。

  但这几个时辰内,和正常情况一样,没有重大变故发生,让朱景洪安静独处了一阵。

  而此时他也没闲著,思索著刚才皇帝的那些话,倒也让他有些感触。

  再说襄王府这边,宫里面发生的事,都陆续传到了宝钗耳中。

  得知相关情况后,她在心里也松了口气,不必再为老六家的事担忧。

  她在家里也没闲著,思索著自己心态的变化,才发现自己也确实飘了,才会默许徐赵二人施加手段。

  但是,在周围都是恭顺服从的环境下,人原本就容易迷失自我,没人能保证就比她做得更好。

  “吾当自警!”宝钗暗叹。

  随著朱景洪离府,一众客人便先后离开,只是朱云笙和徐赵二人多待了一会儿,之后也都各自回府去了。

  而襄王府内众人,也是各归其位自由活动,或写字、或游园、或听曲、或带娃。

  到天快黑的时候,朱景洪才从宫里回来,晚饭他已陪著皇帝吃了。

  “拜见殿下!”宝钗迎上前后,竟难得行了大礼。

  因她怀有身孕,且如今肚子大了,朱景洪哪会让她跪下,便伸手将她扶了起来。

  与宝钗同坐到榻上上,朱景洪徐徐道:“知道怕了?”

  宝钗则是答道:“知道错了!”

  点了点头,朱景洪郑重道:“知道错了就好,你我如今身居高位,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

  “臣妾明白,往后定当自警!”

  握起妻子的手,朱景洪笑著说道:“你我共勉吧!”

  今日见到皇帝那般样子,让他对夫妻关系的意义,有了更多一些认识。

  这时宝钗看向一侧,喊话道:“宝琴,还不赶紧伺候你王爷更衣!”

  下一刻,相貌绝美的宝琴,便从屏风后走了过来,脸上已经带上了羞意。

  “这……”

  见朱景洪假模假样的样子,宝钗笑道:“怎么……对宝琴不满意?那我给叫丫头们进来!”

  朱景洪摆了摆手,随后说道:“罢了罢了,何必这般麻烦,王妃身子不便,就先回去歇著吧!”

  宝钗笑了笑,随后也没再多说,然后就转身离去了。

  “宝琴,还愣著作甚,过来呀!”

  被朱景洪一番提醒,宝琴这才靠了过来,并吩咐外面侍女端水送衣进来。

  说是由她伺候更衣,却不可能真就宝琴一人,当然贴身的活儿得她来干。

  看著膝前,正给自己脱靴解袜的宝琴,朱景洪笑著说道:“宝琴,上次诗经,读到哪里来了?”

  《诗经》读到哪里来了,想到此前书桌上的不堪,宝琴脸色变得更红了,手上动作都已不太利索。

  “嗯?”

  宝琴根本不敢看向朱景洪,吞吞吐吐应付道:“记……记不得了!”

  一把抓住宝琴纤纤玉手,朱景洪摩挲道:“诗经得学啊,我也想多学点儿东西,你这先生说记不清楚,这怎么行?”

  “姐夫~~”宝琴越发羞涩,连声音都软糯了。

  “都下去!”

  朱景洪对众侍女吩咐,而接下来红帐底下鸳鸯戏的事,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转眼来到第二天,上午朱景洪又跟宝琴学了诗经,下午他便到了后园去找迎春。

  此时迎春院里,朱景洪穿著宽松道袍靠在软榻上,听著身侧迎春颂念经文。

  修习道法,确实有宁心静神之效,所以朱景洪时常到迎春处,但有时候也会进行双修。

  “嗯?怎么不念了?”

  迎春突然停下,让朱景洪意犹未尽,于是问出了这句话。

  “已经念完了,要再念一篇?”迎春一本正经问道。

  “罢了罢了,你也累了,我于心何忍?”朱景洪坐起身来说道。

  往后一片坦途,如今心态安宁,身侧佳人相伴,此刻他的心情极好。

  便见他站起身,甩了几下袖子之后,一边往门口走一边念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

  后面的诗还没念出来,他就见到了余海快步走来,这便打断了他的诗兴,他知这是有事情发生了。

  “什么事?”余海靠近后,朱景洪便主动发问。

  “王爷,安东行都司出事了,日本驻屯军被围攻,已与行都司失联系!”

  “三月初一,朝鲜南部庆尚道发生叛乱,朝鲜驻屯军固城守御千户所被围!”

  现如今,安东行都司兵力分为四部,分别是蒙古、女真、朝鲜、日本四个驻屯军,每一支都是加强版的卫所,兵力在六千至八千左右。

  听了余海的讲述,朱景洪瞬间抓住了关键点,既固城守御千户所被围。

  固城之所以设置守御千户所,是因为这里有一处重要港口,负责给日本驻屯军转运军粮军械。

  如果固城被拿下了,日本驻屯军也就危险了!

  仅此便让朱景洪猜测,朝鲜日本两地同时出事,很可能两边是合谋起事。

  情况他知道了,那么皇帝肯定也知道了,于是朱景洪决定立刻进宫觐见。

  朝鲜和日本的稳定,对大明来说极为重要,毕竟这两个地方,如今称得上是财税重地。

  最关键的是,当下朝廷全面推行清丈,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所以朝鲜日本的变乱必须尽快平定。

  在进宫的路上,朱景洪便已在思索如何应对,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压死叛乱。

  而其中最要紧的事,就是决定谁人领兵去,一时间他脑海中闪过了很多人。

  至于他本人,自然不可能再去领兵作战,一是如今他身份重要不可犯险,二是他得靠臣下而非事事亲为。

首节 上一节 942/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