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896节
没错,根据现有迹象朱景洪可以判断,敌军有继续往西撤的迹象。
这种情况很正常,损失这多人还和明军离这么近,对联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
虽然有一座呼图城,但这里城池狭小城墙低矮,根本难以抵挡明军的强攻。
何况其剩下的十一万军队,也不可能全挤进呼图城去。
骑兵其实也需要修整,朱景洪手上还有近六万骑兵,在修整两天后他派出了两万人马,便朝著乎图城方向去了。
老实说,在一场大战胜利之后,明军上下都有有些得意,然后这次出征就出事了。
这两万骑兵遭遇了伏击,被三面合围可以说是压著打,最终只能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而这一下,也给朱景洪当头棒喝,让他从胜利喜悦中清醒过来。
接下来的几天,他还是派出了骑兵去袭扰,而呼图城敌军已在陆续撤出。
这毕竟是十万余人的大集团,仅靠一两万骑兵根本啃不动,于是朱景洪只能抽调更多骑兵,乃至后面动用步兵往前逼近。
一个要走一个要追,双方就在千里戈壁上,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追击战。
七月初四,呼图城被拿下,明军继续往东追击。
八月初八,明军拿下了乌苏城,这场战斗规模要大出许多,朱景洪亦是亲自坐镇指挥。
战争进行到现在,敌军人数虽还是十万,但其中精锐已不剩太多,多数是准噶尔人强征的青壮。
至于整个联军,英法西葡已撤走残部,等于是脱离了战争过程,八国联军变成了四国。
即便是这四国,罗刹人也抽走了一部分兵力,显然已不对获胜抱有希望,只是放不下面子才继续参战。
至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个汗国,在罗刹国强迫下仍旧在出兵,各自还有两万人在战场上。
拿下了乌苏时,朱景洪也得知了朝廷里发生的事,本来正与众将喝酒心情高兴时,他差点儿气得把桌子给掀了。
众人询问,他也没有遮掩,直接把朝中非议道出,又引得众将义愤填膺。
好在皇帝处置公允,众人骂过之后就没再多提,继续谋划著名往西打去。
休整五天后,大军继续往西开进,他们的目标是拿下精河城,这里是非常关键的一处节点。
拿下这里之后,他们将挥师往南,通过河谷越过天山,然后便能直插伊犁。
当前天气已经很冷,即便明军有煤炭供应取暖,也还是有不少士兵被冻伤,所以战争进程推动极为艰难。
可朱景洪必须要打,因为朝廷那边也消耗不起,总不能明年后年还继续打。
最关键的是,若不能一举拿下伊犁,明年情况便可能生变,让今年的牺牲和消耗付诸东流。
八月十七,明军抵达精河城外,彼时才知敌军主力竟畏战撤了,只留了些老弱在城里布置疑兵。
敌军是一大早撤走,距当下还不到两个小时,这个时候追击有可能追上。
朱景洪担心的是,这些人逃去了那几道河谷中,会阻挡他们穿越天山的路。
甚至不需要挡太久,只需要十几天拖到九月去,大雪封山下就可能过不去了。
一座小山坡上,看著快速行进的主力大军,朱景洪心生豪迈道:“我必将携一路大胜之威,直扑伊犁……取城灭国!”
当前这种气温条件,骑兵作战已经不太可能,所以追击使用的全是步兵。
当然,敌军主力基本也是步兵,骑兵只能起到一定“护航”作用。
这一追就是两天过去,全军赶路已有七八十里,这当下这种地理天气条件下,这已经是非常高效的配速。
早上一起来,看著前方已在望的隘口,朱景洪亦是心情紧张起来。
如果敌军已占据山隘并形成防御体系,接下来的作战将极为艰难。
因为关心军情,所以他直接来到了先头部队,却发现了不太一样的情况。
因为是急行军,赶路的士兵都在吃饭,唯先头部队的军士只在赶路,把其余军队甩在了后面。
“把你们指挥使叫来!”朱景洪非常生气。
他向来爱惜士卒,从不会让人饿著肚子赶路。
很快这支军队指挥使赶来,而且还是朱景洪的熟人,现任耀武中卫指挥使王杰,也是他去金陵时的侍卫队长。
“军队为什么不吃早饭?”即使是熟人,朱景洪也是严厉质问。
面对威压,王杰自信满满道:“回禀十三爷,臣已下令……要趁敌军防御未稳拿下隘口,然后再吃早饭!”
在他言罢,其周遭士兵也跟著大喊:“王爷,拿不下隘口,我们不吃饭!”
“对……拿下隘口再吃饭!”
听得此言,朱景洪哈哈大笑,夸赞道:“好……有股子士气!”
看著前方只隔数里的隘口,朱景洪语调高亢道:“拿下隘口,我给你们杀牛宰羊……亲自给你们庆功!”
第724章 永远无法攻克伊犁
明军连追了两天,才从最开始相隔二十多里,拉近到了当前三四里。
可别小看这拉近的十七八里,在当前这种条件下极为艰辛,若非最精锐的军队根本无法完成。
眼看著前面就要到隘口,此时吃饭确实会耽搁些时间,而当下时间则最为要紧。
如果让敌主力进入隘口,并形成坚固的防御阵型,后面明军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此时王杰带著部下压上去了,而朱景洪则命令后续军队尽快跟进。
山隘也就二三里宽,太多军队去了也派不上用场,朱景洪让后续部队跟进,为的是一会儿好替换王杰所部。
当然,其他军队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比如所有的火炮部队就可抽出,用以远程压制敌方军队防守。
几分钟后,王杰的军队已在山前排好队列,距前方敌阵不过三百米距离,现在还处于火炮射程之外。
敌方处于极度疲敝之中,眼下队列还未完全调整好,很多火炮更是未能准备就绪。
所以现在,就是进攻的最佳时机,每拖一秒都是极大浪费。
随著军阵中鼓声和唢呐声响起,明军方正开始向前推进。
耀武中卫现存兵力四千二百人,差不多一百人编成一个方阵,共有四十个方阵分两排往前推进。
距离战场大概五百米处,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山坡上,朱景洪拿著望远镜看著前方情形。
前世他在网上看见,有人说线列步兵是男人最浪漫的游戏,此时他只想让这人去军阵第一排站著,再问他到底有多浪漫!
除了王杰的军队在往前推进,在他后方果勇左卫、奋武左卫,也在军官指挥下进行列队。
一会儿王杰的部下若不能推上去,他们就将接替著顶上去,绝不能让敌军有片刻喘息之机。
此刻这些列阵的军队,在整队完成后便可休息,尽可能的恢复体力准备战斗。
王杰所部在为往前推,明军的炮兵也在往前,他们抬著火炮赶赴阵地,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准备装填。
看到火炮阵地后,朱景洪回头对柳宬道:“火炮远了……让他们再近些!”
“殿下,相隔不到一百三十丈,这距离已经很近了!”柳宬顶著压力道。
朱景洪转过头来,沉声说道:“一百三十丈是安全距离,但能打向敌军能有多准?比人家居高临下还准?”
“中间直面敌军火炮可以不动,东西炮群给我继续往前推进!”
朱景洪语气坚定,柳宬此刻哪敢再解释,遂问道:“敢问殿下,让他们推进多少?”
转过头去,继续看著前方战阵,朱景洪说道:“能推多进就给我推多近,哪怕架在他们千总肩膀上,瞄准直射……也要给我够到敌方军阵!”
“是!”
柳宬立刻下去找传令兵,而朱景洪则是拿著望远镜,继续观察著前方的情况。
王杰已推进一百米,而根据近几个月的交战规律,敌军大概会在一百米距离开火,而明军基本能扛到八十米。
这既得益于明军良好的士气和组织度,也跟他们甲胄齐备有关系。
虽然火器时代,铠甲终究会被完全淘汰,但终究还没走到那一步去,铠甲还是具有一定防御效果。
再加上明军的一体装填子弹,一比一情况下明军完胜。
此时双方火炮已在开火,最开始的试射杀伤效果很差,但双方也都有士兵倒下。
最终,明军在四十丈(一百二十米)处停下,一方面是做最后的调整,同时也是给炮兵发挥时间。
事实上,双方炮击一直在继续,而明军东西炮群的士兵,还在执行命令继续推进。
这些人大概推进到山坡下一百五十米,这已经是非常离谱的距离,就差如朱景洪所说那般人扛著炮直射了。
左右炮群到位后,便紧锣密鼓进行布置,而此时山上敌军也在布置。
相比于山上,山上地势不平要想布置很难,所以到现在也就四十多门就绪。
而明军的中部炮群,就已经超过了一百门,左右炮群又各有六七十门,此刻在火力上处于绝对优势。
当然,这是集中了几个卫的火炮,才有这般规模的输出水平。
无须专门下令,所有火炮到位后自行开火,如朱景洪所言那般压制敌一线阵地。
这个时候,推进的明军更不著急前进了,因为总体来说敌人死得更快。
但值得说明的是,两边炮弹都在头顶上飞,此时维持阵型不乱,确实需要非常高的组织度。
正在这个位置站著,这些士兵就已经是英雄了。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