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675节
只要是练过,那整体水平就会提上一大截,虽然比不上侍卫亲军那些精锐,如今走起来也是气势磅礴。
整齐的军队,鲜明的甲胄,黄岩的刀枪,黑洞洞的火炮……
每一样,都看得李暄心惊,这让朱景洪非常满意。
然而今天,阅兵可不仅仅是走一遍,还有专门的实弹射击项目。
所以在各部通过看台后,便在各自预定位置列队,然后朱景洪一行亲临现场观看设计。
火枪三段式射击、火炮齐射、骑兵冲击……
这些经过反复论证“阅兵”项目,带来了更为强烈的观感冲击,李暄整个人都麻了。
在离开校场之后好一会儿,他的听听觉都还没完全恢复。
阅兵结束,朱景洪召集了参阅文武,以及女真和朝鲜使节举宴。
“今日阅兵效果极好,可见燕辽各部不负圣上重托,时刻练兵以备不测……”
“来……我们举杯共饮!”
在朱景洪的主持下,众人开始举行庆功宴,参阅的将领们个个都很高兴,酒过三巡便纷纷向朱景洪祝酒。
好不容易,李暄才把握住机会,拿著酒杯出现在朱景洪面前。
“殿下,臣有话要说!”李暄端著酒杯,极为恭敬说道。
斜靠在椅子上,朱景洪漫不经心道:“有什么话直说便是,过了今天你们回去了……就没机会说了!”
这话里的警告意味,李暄只要不傻就能懂。
“朝鲜有罪,罪莫大焉!”李暄开门见山说道。
“哦?”
“朝鲜何罪?”
“朝鲜妄自尊大,竟欲自设文字,实乃僭越之罪!”
“此等行径罪不可赦,还望殿下奏明圣上,朝鲜甘愿领罚!”
说到最后,李暄直接跪倒在地,神色坦然一副任凭处置的表情。
盯了李暄一阵,朱景洪说道:“你是世子,这件事轮不到你来承担!”
这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在提醒李暄,他到底能不能朝鲜的主,能不能代替李烁做决定。
毕竟世子不是国王,其权柄大小难有定论。
“殿下,朝鲜之事,皆由李暄主持,所有罪责皆臣一人担之!”
李暄当然做不了老爹的主,但他已经打定主意,回去之后一定劝服老爹回头。
安安生生过日子,做一方诸侯日子,才是真正的好日子……这已成了李暄的思想钢印。
看到李暄哦认怂,朱景洪平静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此事未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这件事情,你们自己跟圣上请罪,我会上奏为你们求情,想来圣上会宽恕你们!”
“多谢殿下!”李暄再度一拜。
“好了……喝酒吧!”
“殿下请!”
到这一步,关于朝鲜的事似乎结束了,而时间已到了八月下旬,距朱景洪离京已超过五个月。
“宝钗……怕是要生了!”朱景洪低声呢喃。
这一刻他有些愧疚,依现代人的思维他该待在京城,陪著老婆把孩子生下来。
再说千里之外,宝钗已近临盆之日,提前好一个月襄王府就开始准备,以保证分娩过程不出意外。
准备周全就不会有意外,八月二十这天宝钗感觉身体有变化,便被几名稳婆带进了产房内。
除了这些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太医们也等候在产房外,一个个比该当爹的朱景洪还紧张。
没办法,襄王妃要是出了事,即便皇帝陛下宽容不迁怒,他们也自觉承受不起朱景洪的怒火。
听到产房里的哀嚎声,这些太医一个个都在心里祷告,今天千万不要出现意外。
跟太医们一样紧张的还有薛姨妈,她在半个月前就到了京城,为的就是要陪在女儿身边。
此时薛姨妈在厢房内来回踱步,陪同在内的还有贾家几人。
“姨妈……王妃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王熙凤开解道。
王夫人也跟著开口:“是啊……伱先坐下,等著抱外孙就是了!”
薛姨妈无奈一笑,答道:“生孩子无异于闯鬼门关,她是我女儿……我又岂能不担心!”
言罢薛姨妈双手合十,看著窗外蓝天念道:“老天爷啊……王妃仁善,你可得保佑她平安!”
薛姨妈焦急等待著,此时厢房之外的程英,也在焦急等待著消息。
没错,就是程英,乾清宫总管太监,内廷二十四衙门有数的大太监。
如果王妃生产出了事,程英得亲自把消息带回去,到时候就得承受皇帝的怒火。
对所有人来说,当下的等待都无比漫长和煎熬,而对宝钗来说则是痛进骨髓。
在稳婆指导下,她一次又一次的用力,一次又一次的制造痛苦,并承受著这些痛苦……
最终……随著一声啼哭,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
汗水打湿了秀发,宝钗脸色惨白,无力躺在了榻上。
几名稳婆飞快忙碌著,其中一人抱著孩子,弯腰凑到了宝钗近前。
“恭喜王妃……诞下皇孙!”
看了一眼皱巴巴,脏兮兮的孩子,宝钗露出了一缕微笑,然后便慢慢闭上了眼睛。
她实在是太累了!
而在此时,外面等候的几名女官进入殿内,确认皇孙情况同时向外传达。
得知母子平安,参与此事的太医内侍和侍女们,上下近百号人都松了口气。
在高度紧张之后,所有人都格外欣喜,只因王妃诞下皇孙定会重赏所有人。
程英得知了消息,立刻就乘快马往宫里赶去,他最快回去报喜。
如今暑气已过,帝后二人已经回宫,但太子仍在监国理政,只是军政大权仍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乾清宫内,帝后二人并坐榻上,虽是久经风雨的夫妻,此时也不如平常那般淡定。
这便是爱之深,则忧之切……
“老十三这个混帐,这个时候就该待在王府,出去乱跑算怎么回事?”杨清音最终没忍住,把千里之外的儿子骂了一顿。
“他也有要紧事嘛!”朱咸铭稍微解释了一句。
杨清音不由转过头去,冷笑之后说道:“你俩不愧是父子,当真是一个德行!”
“除了笙儿……当年他们哥仨出生,你可都在外面办大事!”
“也幸亏我命大,不但躲过了暗算,还把孩子生下了!”
听到这些话,朱咸铭此刻非常尴尬,皇后当年确实为他承受了许多。
“这些旧事,提他作甚!”
杨清音叹道:“想来是我老了,当年孝献皇后在时,也时常回忆旧事……”
她提到的孝献皇后,最开始是世祖朱审焯的王妃,后来跟著入京被册立为皇后,其人一生也是波澜壮阔。
伸手握住妻子的手,朱咸铭肃声道:“什么老了?别胡思乱想,你我还要做几十年的夫妻!”
杨清音笑了笑,说道:“日后进了皇陵,能做成百上千年的夫妻!”
这话朱咸铭很不爱听,于是他神色难看起来,可终究是没有发作。
正在此时,程英飞快进了大殿,靠近皇帝时来了一手“滑跪”,最终稳稳跪在了皇帝三步之内。
“启禀陛下,娘娘……襄王妃母子平安!”
“恭贺陛下娘娘,喜得皇孙!”程英叩头说道。
听到这一消息,帝后二人方才舒展心情,脸上露出了喜悦之色。
“好……好……”
“襄王妃诞下皇孙,该当重赏!”
如何赏赐,尚宫局早已以拟还章程,接下来只需她们去完成。
高兴之后,杨清音问道:“小孙儿起名之时,你可考虑好了?”
这件事朱咸铭一直在考虑,拟出几个字后一直纠结,而眼下已到最终决定之时。
“拿笔来!”
“是!”
待程英取来纸笔,朱咸铭便边写边说道:“桢者,刚木也……”
“但愿这小皇孙,能如其父一般,成为国之栋梁!”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