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504节
这个时候,宁焕祥可就不再客气,只见他拿起总督的气势,扫视众人后方才开口让起身。
“诸位,西北局面变幻,圣上尤为关切,而后特命为本将前赴西北,特为召集尔等同心协力,扫平准噶尔等一众叛臣……”
“诸君皆是……”
宁焕祥滔滔不绝的讲著,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所有人都在等著他说干活。
先讲了西北局面的重要性,接著宁焕祥又分析了眼前的局面,随后他才问起各军部署情况。
众将轮流发言之时,朱景洪的目光扫向了一侧,却是孙绍祖在拿笔勾画著。
昨天他提出了想法,要把兵力分布标注出来,孙绍祖立马接下了这差事,所以从开始到现在他都很忙。
看著自己这位作战参谋,朱景洪觉得这位除了为人不够厚道,其他的几乎全部是优点。
众人陆续发言完毕,宁焕祥看向左侧靠近自己的王子腾,问道:“王都使……如今形势,我军该如何应对,你又何高见?”
王子腾任安西行都司都指挥使,节制著行都司主力,以及各部盟土司抽调的军队,负责指挥整个北面战场指挥。
和他地位相同的,还有青海行都司都指挥使杨隆山,这位本官是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虽然实职差不多,但杨隆山资历明显更深,只因他还袭著一等子爵,而王子腾到现在还无爵位。
没有爵位,能混上都督佥事这等位置,如今更成为都督同知热门人选,如此也彰显了王子腾确实有能力。
也怪他运气差,十年前没在京城,否则若他也是东华门功臣,如今官阶绝不会比宁焕祥低。
世事没有如果,如今情况是无论王子腾还是杨隆山,都得听宁焕祥这位总督节制。
所以,当宁焕祥让王子腾发表看法,后者就只能认真分析起来。
在这种公开场合,王子腾发言自是以稳妥为主,主要从北线战场发表看法。
王子腾的思路是步步为营,虽然他分析了一大堆,但中心意思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要平定扎萨克等汗国叛乱,然后南北共同出兵准噶尔。
听起来还不错,可问题是准噶尔不傻,一直在派兵支援扎萨克等国内反叛势力。
如果全力支持北面战场,先不说能否快速评定局面,但战线却可以预见会拉得更长,对朝廷来说消耗也将陡增。
“杨都使,你怎么说?”宁焕祥看向了另一侧的杨隆山。
杨隆山负责的南面军团,虽与准噶尔军队形成对峙,却比北线的压力要轻松许多,毕竟他们没有具体的战略任务。
“总督大人,卑职以为……事情得分清主次,西北的乱局根源在准噶尔,我们还是要以击败准噶尔人为重!”
“事情已经很明白,只要准噶尔人败了,扎萨克那些个臭鱼烂虾,也就是传檄而定的事!”
【PS:章末彩蛋,有当下西北的兵力分布图,大家可以看下!】
474.第474章 精诚合作
第474章 精诚合作
杨隆山滔滔不绝的说著,主题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正面寻找机会,击败准噶尔人的主力。
这也符合宁焕祥的看法,所以在杨隆山讲述过程中,宁焕祥出言肯定了几句,同时补充了一些看法。
对他们俩人的思路,朱景洪自然赞成,因为确实准噶尔人才是问题根源。
他二人达成一致,王子腾便知自己的设想已无可能,但他本人却没有多少失落,因为杨隆山的看法确有其道理。
作为将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为皇帝把仗打赢,只要能赢那就会得到支持。
确定思路之后,宁焕祥便让外邦将领离开,只让侍卫亲军、京营、都司和行都司留下。
这些人才真正的是自己人,接下来要商讨具体作战方案,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参与其中。
当然了,也只是参与而已,一般来讲卫一级的将领,在此时没有发言的资格。
“准噶尔人狡猾,一意与我们纠缠对峙,却始终不愿与我军决战,其意是想要拖垮我们……”
“他们耗得起,咱们可却未必,所以我们要主动进攻!”
见众人认真的听著,宁焕祥接著说道:“我的意思是,各部骑兵都集中到一起,分做两部轮番向前推进,前后照应遇袭则相互支援……”
他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主动往前推进,压缩准噶尔人的战略空间,如此便可以逼迫对方决战。
计划听起来很好,但也面临著各样问题,而这些便是要完善的地方。
比如最大的问题,大军深入后勤如何保障?
走得近没意义,走远了又会拉长补给线,如何确保粮草线路的安全,也就成了商讨的重要内容。
最终讨论出的结果是,有京营步军和甘肃都司,外加侍卫亲军来负责后勤,其余骑兵全部派遣到前线。
当然了,这是比较笼统的安排,具体如何操作还得细分,但那是接下来的事情。
然而听了这番议论,京营步军两位指挥使,以及侍卫亲军的几人都很不满。
尤其是江庆盛等人,他们被派遣到了西北来,为的就是检验新军战法,如今被安排到后勤那还检验个屁。
更别待在二线,所谓战功也不太可能获得,只有跟人家身后捡剩下的吃。
“总督,大人……卑职等奉皇命而来,一则平叛二则检验新军战法,今大人将我等置于后方,如此只怕不合圣上心意!”江庆盛起身说道。
江庆盛也是出身定国勋贵,如今虽已降至一等男,但作为侍卫亲军指挥使,他说话还是非常的有底气。
当然了,他敢直接质问宁焕祥,最大的底气还是来自于朱景洪。
作为北四卫整训的主导者,朱景洪对这支新军倾注了太多期望,为亲眼见证北四卫大杀四方,甚至不惜跳湖来表明心志气。
这样的浓厚感情下,江庆盛几人都能笃定,朱景洪绝不会坐视北四卫被冷遇。
“江指挥使,本都也是奉旨行事,一切以平叛大局为重!”
宁焕祥神色冷峻,他知道江庆盛等人的依仗,作为主帅他绝不会因此被裹胁。
为了维护自身威严,宁焕祥语气格外严厉。
指挥作战,最忌令出多门,宁焕祥自是要严厉杜绝此事。
所以即使是朱景洪亲自开口,他也不会顾忌太多,公私之间他分得很明白。
作为京营主力,被宁焕祥安排去保护后勤,京营在场两位指挥使也很憋屈。
可如今江庆盛都被怼了,他俩也只能把话憋回去。
“嗯哼……”
现场传来的这道声音,直接让宁焕祥顿时紧张起来,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十三爷,不知有何见教?”宁焕祥陪著笑脸问道。
眼见朱景洪要说话,江庆盛等人心里都松了口气,只觉得摆脱后勤岗有忘了。
“宁总督,我觉得你的看法很对,准噶尔人确为大患,应当首要将其打败击溃,如此西北局势自然可控!”
朱景洪一开口就是认同,谁让宁焕祥安心了不少,他就怕这位爷当众拆他的台,那样他这总督也就威严扫地了。
然而朱景洪话锋一转,说道:“只是我有一点浅见,还望宁总督考虑!”
意识到朱景洪可能有不同看法,宁焕祥顿时警觉起来,只见他笑著说道:“十三爷有见解,臣自当洗耳恭听,若有助益自当采纳!”
这话反过来就是说,如果没用处那就是废话,而且有没有用得他宁焕祥来定。
“准噶尔以骑兵为主,我却不觉得……我军非得以骑兵抗之!”
不用骑兵对抗骑兵,难不成用步兵去打?且不是能否将其打赢,你连跑都跑不过人家……
想到这些,宁焕祥已在心中判定,朱景洪的意见毫无价值,他只需要将其反驳就是了。
“十三爷,我军如今骑兵众多,若不以其抗之……总不能用步军去吧?”
“如此岂非舍长用短,自废武功!”
虽然京营骑兵只有一卫,但各部盟土司外加行都司的军队,这些可大多数都都是骑兵,兵力上并不比准噶尔人弱。
所以用骑兵对抗骑兵,确实是堂堂正正的打法,连江庆盛等人也无法直接反驳,只能用所谓的圣意来压宁焕祥。
“宁总督先听我说完嘛!”朱景洪平淡回了一句。
他这是完全不按议事守则来,正常来说他该回答宁焕祥的质问,然后才能继续讲下去。
对此宁焕祥虽有不满,却也是无可奈何道:“十三爷请说……”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这话的道理诸位只怕比我清楚!”朱景洪坦然自若道。
还别说,这句话被引用得很恰当,是孙子提出这个理论,本来基于双方战争陷于僵局时,用以寻求突破的的策略。
“宁总督可知,敌之必救之处为何处?”
“还请十三爷赐教!”宁焕祥表面谦逊,实则却是不以为然。
“我们担心粮草转运,那准噶尔人同样如此,我们依靠的玉门关,他们仰赖的则是哈密城!”
“他们不敢来攻玉门关,我们却可以直击哈密城!”
作为准噶尔的东部重镇,哈密城确实墙高城深,里面储存了大量的粮草军械,并以此为核心供应所有准噶尔军队。
所以哈密城,确实是准噶尔所必救之处。
“十三爷可知,哈密城距玉门关,有近千里之遥……”宁焕祥此刻已经想笑。
跑到千里之外,攻打哈密这等坚城,宁焕祥很佩服朱景洪的想像力,正常人确实不会有这等离谱想法。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