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襄王

红楼襄王 第452节

  “不知道老四是否会借机安插人手!”朱景渊暗暗想道。

  如今巡抚金陵的梁潜,已被朱景渊看做是太子的人,所以他认为若太子再安排人去,一定会得到梁潜更多的“照顾”。

  相比于这些大事,几万两银子就是小事,朱景渊当然不会在乎。

  再说朱景洪这边,他是最先到的宫门,下了车便领著宝钗二人入宫,来到乾清门外就兵分两路。

  宝钗二人去了坤宁宫,而他则是进了乾清门去。

  此刻的乾清宫内,朱咸铭已换上了赭黄色曳撒,而且外面还穿上了罩甲,衣甲上绣了各种精美龙纹和祥云,看起来是既威严又显尊贵。

  “陛下,襄王殿下求见!”

  “嗯!”

  这个“嗯”就让禀告的宦官很难受,不明白到底是见还是不见,他可还要回去传话。

  好在朱景洪从不让人为难,在外面没等到十秒钟,他就兴致冲冲进了寝殿内。

  “爹,您还没好啊……外面将军和使节们都到了!”

  朱咸铭转过身来,挥退了左右侍奉的宦官,而后慢悠悠坐到了椅子上。

  盯著朱景洪看了几秒,朱咸铭方才开口:“老十三……是不是等我跟你请安!”

  “儿臣叩见父皇!”朱景洪连忙行礼。

  他当然知道要行礼,但他从来都不注重这些规矩,主打一个父子情深不拘小节。

  “爹,您何时出发?”朱景洪再度发问。

  没理会这问题,朱咸铭徐徐问道:“你……又从老四那借了几万两银子?”

  “这……四哥是给了银子,具体多少我不知道,都是王妃在管!”朱景洪很是坦诚答道。

  冷笑了两声,朱咸铭表情严肃道:“即使你拿出了十万两,你府上真就没银子了?别人给就要传出去难道好听?”

  “你不要脸面,朕还要脸面!”

  “是!”

  这边朱景洪在听训,到了坤宁宫的宝钗也好不到哪儿去。

  皇后在花厅内见了她,一开口问的也是借钱的事。

  “千错万错都是媳妇的错,没能当好家管好事,才导致如今左右支拙,进退失据……”

  宝钗跪在皇后身前认错,此时的她认打认罚的模样,倒叫皇后有些话不便说了。

  “你是王妃……王府里的事都归你管,吃穿用度迎来送往都要算计,不能什么事都任老十三胡来!”

  “别的就不说了,他懂做什么生意?一出手就是十万两,你劝不住他也就罢了,为何不跟我说?”

  这件事情,朱景洪跟皇帝汇报过,但特意没让皇后知道,怕的就是老娘出手阻拦。

  “母后教训的是,媳妇甘愿领罚!”宝钗低著头答道。

  从进殿请安到现在,她已经跪了有几分钟,此刻膝盖已经疼得难受。

  “单只这些……我也不说什么,可你们先后还向老四老六借钱,这又成何体统?”

  如今宫里已有人在传,说襄王妃不愧是“商家”出身,又是借银子又是做生意,完全是没有忘记老本行。

  为此,皇后已秘密杖毙十几名宫女宦官,为的还是维护小儿子的颜面。

  “你本是个好孩子,我知道这中间是老十三胡来,你为了他好就帮他瞒著,连骂名也一块儿担了……”

  “但你觉得……这真是为了他好?”

  叹了口气,杨清音语重心长道:“乐羊子妻的故事你不会不知,你得以她为榜样规劝夫君,而不是一味袒护顺从……”

  好巧不巧的是,这位乐羊子妻的故事,便是“停机德”这一典故的来源。

441.第441章 朱景洪论英雄

  第441章 朱景洪论英雄

  “母后教导,媳妇谨记!”

  “往后你再约束不住那小子,可直接来跟我说,你明白了?”

  “媳妇明白了!”宝钗再度叩首。

  “起来吧!”

  “谢母后宽恕!”

  眼见宝钗起来困难,杨清音对一旁的侄女吩咐道:“扶她起来!”

  “是!”

  这边宝钗才起身,外面就传来了禀告,却是睿王妃陈芷来了。

  “让她进来!”杨清音再度冷了脸。

  她对陈芷一直很不满意,今天正好借机训训她。

  进了屋子,陈芷就感受到气氛不对,于是她越发谨慎起来,非常完美按照规矩叩见皇后。

  “儿媳叩见母后,恭祝母后万福金安!”

  “万福金安?你少在背地里挑弄是非,我就谢天谢地了!”

  宝钗原以为,自己刚才就够惨了,可眼下跟陈芷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直言陈芷挑弄是非,这是非常严厉的指责。

  如果说宝钗是没把好事做到最好,那这话等于是说陈芷是只做坏事,性质已经是完全不同。

  “媳妇惶恐,若有行事不当之处,还请母后明言语!”

  把挑弄是非换成“行事不当”,证明陈芷抓到了关键,偷换概念她很在行。

  可她的这点儿心思,皇后当然是洞若观火。

  “别的事我也不想管,就说老十三家……”

  “他乱花钱伱做嫂子本该约束,却不问缘由给他借钱,你安的什么心?”

  实打实的说,皇后这话其实没道理,陈芷是睿王妃而不是朱景洪的老婆,哪里有她去约束的可能。

  别说伸手到襄王府,就是她自己家的那位,陈芷都难以看顾周全。

  但因皇后一直看陈芷不满意,如此苛责于她也就不奇怪了,谁让这两口子还意图染指大位呢!

  “母后,儿媳确有失察之过,但当日见宝钗诉苦叫难,儿媳实在不忍见她煎熬,故而才施以援手……”

  “往后儿媳定当依母后的意思,对兄弟们多加规劝……”

  话是这么说,但陈芷心里想的却是,往后如果宝钗再来哭穷,她就可以用皇后来做挡箭牌了。

  不是我不借钱,而是母后不允许啊……

  “请母后切勿怪罪宝钗,千错万错都是我这嫂子的错,恳请母后严惩……”

  看著陈芷往身上揽罪,一旁的杨静婷只感疑惑,这个时候不应该解释清楚吗?

  这时宝钗也跟著跪下,请罪道:“母后,这都是媳妇的错,六嫂也是想帮我们!”

  也就是在这时,外面有人来禀告,说是太子妃来了。

  虽然元春也借了银子,但杨清音对她没有成见,故而脸色稍微好转了些。

  “行了,你们两个起来吧,哭哭啼啼给谁看呢?”

  待这二人噤声后,皇后目光扫向外面吩咐道:“让太子妃进来!”

  “是!”

  …………

  这边三个儿媳一台戏,另一头的乾清宫内,父子四人也在演大戏。

  关于金陵清丈的事,皇帝来了一场“随堂测验”,分别让太子和睿王发表看法。

  这里没朱景洪的事,此刻他很识趣待在了一边去,一边看著书画一边听两位兄长废话。

  两个远在京城的人,让他们对千里之外的事给出真知灼见,本来也就不太现实。

  皇帝也不认为能听到真知灼见,所以更多考的是这两人的机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样的考试朱咸铭已开展过无数次,对他而言也没什么新鲜感,所以在朱景渊讲的时候他也是随意的听。

  当他转过头来,发现朱景洪拿著他最爱的“上阳台帖”时,整个人顿时就炸毛了。

  “老十三,给我放回去!”

  “所以儿臣以为……”

  随著皇帝的怒斥,朱景渊的话音戛然而止,而后也跟著看向了一侧的朱景洪。

  “爹……不就是一幅字,写得还这么难看,您至于嘛!”朱景洪不以为意道。

  却见朱咸铭直接起身,黑著脸向书架走了去,吓得朱景洪连忙弯下了腰。

  “拿来!”

首节 上一节 452/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