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襄王

红楼襄王 第401节

  乾清宫内,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高官被召来,正对西北局势进行分析。

  除了安西行都司不断发挥奏报,南镇抚司也每日有消息传回,让朱咸铭对西北情况有了细致掌握。

  枯树堡守军全部战死,而其周边部落全部被杀,其中到底有什么是非内情,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现在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扎萨克国内对大明已拉满仇恨,兀立木已经有压制不住的迹象。

  根据南镇抚司传回的消息,土谢图和布里亚汗国之内,反叛朝廷的声音也有抬头的趋势。

  西北本来就是个火药桶,如今在准噶尔搅动之下,立时有引得西北大乱的趋势,这让朱咸铭格外的生气。

  而在这些军国大事的对比下,枯树堡守军到底杀了多少敌军,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此刻御座之上,听著臣下们各抒己见,朱咸铭心中已是大为懊悔。

  他认为若早些把吴昌辉换回,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但这纯属朱咸铭想多了,扎萨克等国之所以反对声大,最根本还是在于大明对其压榨。

  要知道,西北行都司直辖三个卫所,所辖募兵足有一万五千人,要维持这些人的高待遇,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

  而朝廷基本只负责提供军械,这三个卫所的钱粮则是就地谈判,分别由三个汗国和几个部盟提供。

  几个部盟是“自己人”,朝廷摊派的钱粮便要少一些,那么自然三个汗国就要多一些。

  本来就是苦哈哈,每年朝廷还要征收重税,西北三个汗国有反意很正常。

  而准噶尔的人行为,只是往干柴里扔了个火把,引燃了这汹汹民意。

  廷议进行了半个时辰,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别给出了三条建议。

  一是派员赴西北各部盟安抚,以此稳住西北的基本盘,同时正式发布征召令准备评叛。

  二是派员前往西北三汗国,向其表明朝廷严查此事的决心,同时宣示朝廷的仁德,最大可能把这些汗国拉回阵营。

  第三则是朝廷官军要整军备战,尤其是甘肃都司要严加防备,以免准噶尔进宫大明直辖区域。

  说起来只是三条,但里面牵涉著非常细致的计划,这些都将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去执行。

  才廷议结束之时,朱咸铭头一次主动开口:“吴昌辉已不能胜任本职,朕打算让王子腾去替换他!”

  “诸位以为如何?”

  够格接任安西行都司的人就那么几个,但如今愿意去接手这烂摊子的人,只怕是一个人都没有。

  如今皇帝点了王子腾,在场的“东华门功臣”们虽不太情愿,但一个都没有出来反对。

  事实上,这件事本来也不会有人反对,无论如何皇帝都拥有绝对权威,所谓勋贵也只是打工人的角色。

  “伏唯陛下圣裁!”一众官员尽皆参拜。

  “那兵部立刻拟旨,让王子腾尽快出发上任!”朱咸铭沉声道。

  “再传旨给吴昌辉,待安西行都司事宜交割完,他就立刻返京述职……“

  仅皇帝一句话,就夺掉统领数万战兵大将的兵权,可见如今皇权是何等高绝。

  “还有……让永宁卫那个指挥使一道回来!”

  西北局势突变到现在这步田地,吴昌辉和孙绍祖都是关键人物,朱咸铭自然要将其召回来问个明白。

  “遵旨!”

  为应对西北乱局,朝廷各部院都忙碌起来,以至于连京城气氛都压抑了许多。

  然而这外界的一切,对上林苑的朱景洪来说影响不大,此刻他正在院子里给一颗小树浇水。

  原本他还想著,靠前世某些知识让粮食增产,在这里种地种出个祥瑞来,但他实操后发现基本没有可行性。

  所以如今他干脆摆烂了,把农活儿全交给了朱景淳二人,以至于他连麦地都很少去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也难怪陶渊明醉心于此!”

  听到朱景洪在外感慨,宝钗拴著围裙从屋子里出来,讥笑说道:“若王爷真靠种地求活,只怕就悠然不起来了!”

  朱景洪没接这话,顺势问道:“王妃……今晚咱吃什么?”

  “吃面!”

  “怎么又吃面条!”

  听到朱景洪抱怨,宝钗当即道:“你爱吃不吃!”

  言罢,她就转身进了屋子里去,朱景洪摇了摇头后,便拿起剪刀修建起他的小树苗。

  小树是他从林里移栽来的,朱景洪打算修剪成观赏树,一副把这里当家的表现。

  外界局势的变化,他其实并非一无所知,如今西北骤变让他很兴奋,知道他“出关”的时候或许要到了。

  可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要表现得越淡定,所以他才栽花种树起来,当他每日依旧牢骚不断。

  半个时辰后,夜幕降临寒风呼啸,朱景淳二人揣著手返回了院落。

  经过近两月的磋磨,他二人明显已沉稳了许多,再不似平常那般跳脱。

  回到住处,这两人先是放好了农具,然后便是洗脸洗手换衣服。

  “吃饭了!”宝钗喊了一句。

  几息之后,他们四人团坐在一起,各自桌前有一碗面,中间还摆放著三叠小菜。

  “十三哥,我听过路的太监在说,西北那边就要打仗了!”朱景淳忍不住开口。

  这段时间,朱景洪经常跟北四卫的人交流,对外界情况知道得更多一些,所以朱景淳才会问他。

  “嗯!”朱景洪应对平淡。

  朱景浩跟著问道:“是不是要有大战?”

  吸溜了一口面条,朱景洪淡定道:“你们把地种好就行了,这些跟你们有何关系!”

  …………

  入夜,洗漱完毕之后,朱景洪当先躺到了床上。

  待他将被窝暖好时,宝钗刚好洗漱完毕,退下袄裙钻进了他怀里,紧接著朱景洪吹灭了蜡烛。

  如今已是隆冬,外面正是寒风呼啸,他二人拥在一起便不觉得冷。

  “我猜……咱们快出去了!”

  “何以见得?”

  宝钗轻声说道:“伱都有闲心种树了,那可不是快出去了!”

  把玩著宝钗的发丝,朱景洪笑问道:“何以见得,我种树就等于我快出去了?”

  “不知道……我瞎猜的!”宝钗已不愿与其多言。

  沉默几息后,朱景洪徐徐说道:“老头子让我种地,本意是想让我干到明年六月,但如今时局变动……只怕他会转变心意!”

  “我虽然没读几本书,但在训练兵马上还有些本事,因我困于此间已极大制约北四卫训练之事……”

  “老头儿在大事上不会糊涂,想来年前就会放我出去!”

  听到这话,宝钗反问道:“训练之事,离了你就真不行?”

  手往被窝里探去,朱景洪笑著答道:“其他事我不敢说,这件事离了我还真不行!”

  “但愿如此吧!”宝钗叹道。

  二人一番折腾后入睡,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天。

  北四卫几名将领又赶了过来,跟朱景洪讨论了训练的一些事,同时说了朝中的一些大事。

  西北局势骤变,而且看样子是准噶尔人先动的手,这其实不让将领们意外。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准噶尔人整兵备战这些年,想将其拉入朝贡册封体系,本来就是可能性极低的事。

  当得知王子腾被外放安西行都司,朱景洪才稍微感到诧异,思索著皇帝如此安排的想法。

  虽说勋贵家族各有利益倾向,但王子腾跟太子的特殊关系,还是让朱景洪多想了一些。

  但紧接著他就想到,这位王都使和他也有关系,未来说不定就能用得上。

  在朱景洪与众将交谈时,此刻王家外厅已聚满了人,王子腾本人则是跪在最前方,聆听者皇帝陛下的任命圣旨。

  行都司的都指挥使,乃是统帅一方的大将,自然要以圣旨任命表示郑重。

  皇帝对吴昌辉不满并非秘密,从去年就放出消息要将其替换,那时王子腾就是热门接替人选。

  都督佥事一级要想再进一步,非得有行都司的履历不可,所以在去年很多人盯著这个位置。

  但如今西北出了变故,安西行都司都指挥使的位置成了火药桶,此刻去任职让王子腾心情格外复杂。

  在任上干得好一切都好,可如果跟吴昌辉一样出了纰漏,不但升迁的事别想了,能不被削爵便已是万幸。

  “钦此!”

  随著传旨太监念完最后两个字,在场王家众人纷纷参拜,感念著皇帝陛下的隆恩。

  待王子腾等人谢恩后,传旨太监把圣旨交到了他手中,而后说道:“王总兵官,哦不……王都使,主上对你信重有加,你可别辜负圣意!”

  “臣自当竭力为止,替圣上安定西北!”王子腾郑重答道。

  传旨太监接著说道:“今天下午,主上命你觐见,你可得做好准备!”

  “多谢公公提点!”

首节 上一节 401/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