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39节
“大爷,太太那边传饭了!”
“知道了知道了……”
薛蟠很不耐烦甩手,丫鬟怕遭无妄之灾,于是连忙退了出去。
虽然薛蟠已经成年,可到底还没有成家,外加大房人丁稀薄,所以吃饭一直都是一起。
又灌了了口闷酒,薛蟠才动身往内宅赶去。
“你看看你,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喝这么多酒……伱怎么就长不大啊!”
闻到儿子身上的酒味儿,薛姨妈就忍不住训了起来,薛蟠则是无所谓的坐在原地。
丫鬟婆子们很快摆上饭菜,面对佳肴薛蟠却毫无胃口,心里一直想著皇差上的事。
“宝钗怎没过来?”
“禀太太,方才已经传过话了,姑娘说把帕子绣好了就过来!”丫鬟答道。
这个时代的贵族小姐,除了读书写字便是做女工,后者尤其要重要些。
“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再去叫她……何苦饿坏了身子!”
话音落下时,后堂已传来了说话声,却是宝钗和几名丫鬟过来了。
“娘……”
“快坐吧!”看到女儿过来,薛姨妈终于露出了笑容。
一家三口吃了一会儿,眼见兄长愁眉不展,宝钗忍不住问道:“哥……可是为案子的事烦心?”
自家妹妹冰雪聪明,说不定能想出办法来……薛蟠如是想著,便将官府为难的事说了出来。
“小妹,你说该怎么办?那些粮食可不能拖,出了事要掉脑袋的!”
他们预备的是军粮,如果没有按时送到,司礼监的处罚会极为严厉。
“太子殿下来剿倭,这些粮食便是为太子殿下预备,大哥何不设法将此事上报太子?”宝钗轻声答道。
薛蟠一脸犯难道:“这倒不是不行,只是我没有官身,没办法向太子爷递消息!”
薛蟠祖父虽只是中书舍人,当年却是世祖朱审焯的心腹,官阶虽低却地位尊崇。
薛蟠之父好歹是个举人,生前在户部挂了主事的职衔,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员。
一想起这些,薛姨妈只感心头火起,越看薛蟠越觉得不顺眼。
“这些年来,有不少官员和府上交好,大哥何不找他们的门路?”宝钗皱起了娥眉。
“这……此前这帮人来借钱,多数都被我挡回去了,眼下找他们帮忙,只怕……”
“你说说你,能成个什么事?你爹走的时候,就说……”、
薛姨妈又要训子之时,却听宝钗说道:“我记得此前姨妈来信,说应天知府贾雨村受姨丈家推举,方才能来应天任职……”
“大哥何不去找此人帮忙?”
“不会……他到应天不久,咱家就得罪了他吧?”宝钗审视自家兄长道。
“既然有这层关系,那我就试试看去!”
薛蟠也是真的著急,以至于连饭都不想吃了,起身就往外边儿赶了去。
宝钗连忙劝道:“大哥,也不急于一时,如今天色已晚,贸然到府岂不唐突?明日一早再去吧!”
想想这话确实有道理,薛蟠只能转身回来,叹了口气便开始吃饭。
“蟠儿,你得尽快想办法,把户部的官身拿到,否则如何能撑得起这个家!”薛姨妈叹了口气,满脸愁容清晰可见。
在薛姨妈的唠叨声中,一家三口吃完了晚饭,又说了阵话才各自散去。
一言不发走在内宅廊道中,宝钗停在了拐角处,扶著栏杆眺望天上繁星,最终发出了一声叹息。
本来家族内部就有不稳,眼下又遇到这些麻烦事,风雨飘摇让人难以安心。
偏偏作为顶梁柱的兄长又靠不住,这让宝钗如何能不忧心。
在她身后,只跟著贴身丫鬟莺儿。
“姑娘,你有什么心事?”莺儿忍不住发问。
在她心中,聪明睿智的宝钗犹如天上仙女,又怎么会有排解不了心事。
“你懂什么心事!”
“我当然懂了,姑娘莫非……是想未来夫君了?”说到这里,莺儿自己都笑了起来。
她俩虽是主仆,但感情却不是一般的好,见左右无人莺儿才敢玩笑。
知道莺儿是想逗自己开心,所以宝钗并未动怒,而是转过脸说道:“莺儿,这一个月的酸枣糕,你就别吃了!”
听得此言,莺儿当即傻眼。
第44章 口谕
时间来到第二天,按察司并未发出“传票”,所以薛蟠带著礼物去了贾雨村官邸。
当他和贾雨村密谈之时,经过一天时间的发酵,按察司审的案子在民间进一步传开。
此前薛家在应天名声并不太好,得知薛家是替小老百姓打抱不平时,应天的百姓们转变了对薛家的看法。
为了小老百姓申冤,敢把当官的告到按察司去,从古到今也是稀奇事。
“看来以前所听传言,多数都是假的……薛家大郎是好人啊!”
“如今看来,薛家已是后继有人!”
“但我听说,前些日子薛家大爷还当街动武,好像还打死了人!”
“只怕是有人夸大,当街杀人这还了得?”
“想来是了,如今的仗义执言的薛大爷,怎么会去杀人!”
大街小巷上,到处都能听到有关薛家的议论,此时的薛蟠无异于应天府顶流。
“你说……薛家这次能告赢吗?”
“怕是难啊,自古以来官官相护,薛家再有钱怕是也敌不过!”
这话得到了普遍赞同,偏偏人群中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那可不一定,官官相护是不假,可如今咱们应天城内,可是有太子爷坐镇的!”
“太子爷是谁?那是日后的皇上万岁爷,难道他不会替咱百姓做主?”
很明显,在百姓之中说这些话的,便是朱景洪派出来引导舆论的。
这些人全是京营士兵,和金陵地方没有利益牵扯,靠他们传“谣”是靠得住的。
“我可是听说了,这次皇上派太子爷来金陵,就是要惩治这些贪官污吏!”
“知道人薛大爷为啥敢告官?”
“为啥?”百姓们发出疑问,他们确实很好奇。
“就是因为薛大爷知道太子爷公正,会给咱百姓一个公道!”
“好啊……这可太好了!”
“有太子爷做主,就不用担心官司败了!”
“这帮狗官,早就该治他们了!”
“皇上万岁爷圣明啊……”
这便是当下的百姓,他们或许精明市侩,但依然信奉明君贤主,只认为官员才是坏的。
此刻街角的情形,在应天府各个地方上演著,舆论正往朱景洪期待的方向发展。
穿越过来个把月,他已在用自己的办法,开始改造这个世界。
而此刻的他,穿著比较正式四团龙云纹圆领袍,头戴乌纱翼善冠和朱景源站在宫门口。
在他俩身后左右,是列队的龙禁卫侍卫,以及大批旗手卫的仪仗人员。
半个时辰前他俩就得到消息,知道京城来的钦差已进了城,吓得二人匆忙准备起接旨事宜。
安排妥当之后,他俩已在宫门外等了十几分钟,然而钦差却还没出现,便让朱景源焦躁起来。
他害怕钦差带来老爹的责问,更害怕自己差事办得不妥当,让老爹对自己彻底失望。
想到这些,朱景源竟感到口干舌燥,于是看向了一旁的老弟。
让他意外的是,此刻朱景洪正在发呆,嘴角还带著一抹笑意。
“十三弟,你在想什么?”朱景源好奇问道。
被他的话惊醒,朱景洪正色道:“四哥,你知道什么叫爱吗?”
“什么爱不爱的?莫非伱又听了什么不该听的,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朱景源板起脸来,他很担心朱景洪学坏。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会明著说爱与不爱,这是非常出格的话。
见朱景源理解不到,朱景洪又说道:“那四哥……你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吗?”
“你……看上了谁家姑娘?”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