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71节
“十三弟……说什么悄悄话,怎么不叫六哥过来!”
眼看老六过来,为了不让自己被动,朱景洪当先说道:“六哥……我正有事要问你呢!”
朱景渊道别随行官员,来到朱景洪二人之中,问道:“怎么了?”
“你答应要送我好马,这都一个多月了,怎么还是没有结果?”
一听这话,朱景渊顿时心头一紧,他最怕的就是小弟问这个。
还是那句话,素质好的战马好弄,但适合朱景洪这等猛人的好马,那真是可遇而不求。
“六哥,你神通广大,找匹马很容易吧!”
“莫非……你嫌好马太贵,舍不得钱花?”
最后一句,朱景渊著实不能让。
他朱景渊是贤王,更有仗义疏财的美名,连外人都慷慨解囊,又岂会对亲弟弟吝啬。
“十三弟,六哥岂会舍不得钱财,只是能配得上你的好马,著实难得寻见……”
“六哥总不能……随便找几匹糊弄你!”
听到这这番话,朱景洪还没开口,一旁的太子却坐不住了。
“十三弟,不就是一匹马,待四哥给你寻来,哪费得著这般麻烦!”
“四哥,话可不是这么说,能配得上十三弟……”
眼见这两人争论起来,朱景洪拱手道:“二位哥哥,你们且说,我有事先走一步!”
言罢,朱景洪麻溜的走了,原地两人也没了说话的想法,各自冷哼一声后分开走了。
按皇帝的安排,今日将召集侍卫亲军诸将议事,专门探讨关于整训士兵之事。
而作为活动发起者,朱景洪自然要列席议事,并向在场将领详细介绍练兵事宜。
换句话说,今天这场高级别军议,将是他个人展示的机会。
大朝会刚散场,皇帝还要接见内阁大臣,接著要召见六部九卿议事。
这些人商量的是国家大事,优先级要比朱景洪这点事高,所以即使他到了乾清宫,也只能在宫门外候著。
他本可以到乾清宫里面等,但最终他选择了在门外。
一众武将得在外面候著,他正好可以跟他们说说话,在朝会以外先讨论一下这件事。
先到的是侍卫亲军指挥使们,这些人朱景洪多数认识,来了之后自然会有人引见,没一会儿众人就说笑起来。
也是因为朱景洪立的人设恰当,天然便让武将们感到亲近,否则必然会疏远有隔阂。
上直二十二卫作为亲军,乃是皇帝最重视的军队,待遇最丰厚武器最精良,称得上是大明最强之兵。
最关键的是,这支军队并非是样子货,而是正常参与边地轮调防守,随时有五个卫布置在外。
所以今日,除开锦衣卫和旗手卫,只有十五位指挥使到场。
然而让朱景洪意外的是,这场议事比他想像中级别更高。
“十三爷,今日得天之幸,又能听您一番高论了!”
朱景洪转过身去,来人正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牛继宗,大明最高级别的实职武将之一。
300.第300章 议定
第300章 议定
与牛继宗一起来的,还有五军府的其他都督。
最让朱景洪惊讶的是,连都督同知也基本都来了。
按大明当下的制度,都督佥事一般兼任京营总兵,以及行都司都指挥使。
高一级的都督同知,则是具体负责五军都督府事务,主管各地都司和京营兵籍军备,必要时可以出任方面大员。
至于最高级的都督们,已经不负责具体差事,而是作为皇帝的军事顾问,有点儿类似于内阁大臣。
眼下,都督和都督同知都来了,可见本次议事级别有多高,更可见皇帝对改革军备有多重视。
这一刻朱景洪才发现,他还是小瞧了皇帝,老头子不愧是靠军功起的家。
即使朱景洪人脉再广,也不可能认识所有人,于是现场便一一的认识。
在场这些人,都是军中实权大佬,能把他们聚在一起结识,于朱景洪来说亦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现场他虽有不认识的人,但所有人可都知道他,说起话来倒也生动有趣。
当然了,现场众人虽聊得热闹,但也有脾气古板表情冷淡的,朱景洪也没上赶著去招呼。
一番闲聊之后,聊天内容转移到今日议事内容,并在变革练兵上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场众人都是专业人士,谈到这些个个全神贯注,一边仔细听一面发表看法。
从最开始的讨论,一段时间后成了辩论,再往后就成了争论。
有支持朱景洪变革的,自然就会有反对的人,他们此刻也会据理力争。
等于说,本该在乾清宫举行的仪式,此刻在朱景洪主持之下,已经提前开始了。
老实说,反对的人虽然观念保守,但其提出的问题也客观存在,有一些还是朱景洪未考虑到的。
在这争论之中,朱景洪也在思考对策,整个过程他本人倒是极少说话。
大概小半个时辰后,发现乾清宫里面有人出来,朱景洪便知接下来要正式议事了。
“诸位……诸位……安静……”
朱景洪嗓门很大,在他呼喊下众人安静了下来,紧接著纷纷望向了他。
“诸位……马上议事开始了,有什么话可在御前直奏!”
他这话音才落,就有宦官小跑著出来,宣召一众武将进宫觐见。
众人自以朱景洪为尊,跟在他身后一路往宫门内走去,迎面而来的是一众阁臣尚书。
“见过十三爷!”
“嗯!”朱景洪应了一声。
待他们一行通过,一众文官继续往外走去,但一个个心中皆感到诧异。
在惊讶的同时,他们更对未来感到担忧。
睿王已有夺嫡之心,眼下皇帝又有扶持朱景洪之意,未来储位之争必然更为激烈。
无论世祖还是当今圣上,都是通过“非常”手段继位,当下储位之争激烈,他们有这样的担忧很正常。
“听说这次军议,是要对军士训练革新,完全参照前番阅兵来练……”
“上次阅兵,虽说气势恢宏,但贸然全军推行,只怕并非好事……”
朝廷重臣们议论著,跟刚才一帮武将们类似,既有人支持也有人怀疑。
听在内阁大臣赵玉山耳中,却让他有了别样的想法。
他也希望在推行改制,全面清查各地田亩土地,并将人头税改为土地税,并严加限制士绅优免钱粮。
然而改制之举,必然会遭既得利益群体反对,朝野上下攻讦赵玉山者极多。
如今朱景洪欲在军中变革,让赵玉山有同道中人之感,也让他对这位十三皇子越发的感兴趣。
甚至想得深些,他反而希望这位能做皇帝,或许便能得到其鼎立支持。
当然了,这也是赵玉山一闪而逝的想法。
宦海沉浮多年,让他随时会周全考虑问题。
莽撞而无学识的朱景洪,著实担不起大明的天下,这是当前大多数人的想法。
所以众人虽担忧储位之争,认为朱景洪崛起会让局势更乱,但仍以太子和睿王为主要对手。
摇了摇头,赵玉山将刚才所想抛之脑后,眼下他还有更需要忧心的事,需要周密盘算妥善应对。
且说朱景洪一行进入殿中,众人排班站定行礼之后,才纷纷肃立当场恭听圣训。
皇帝威严深重,文武官员皆敬畏交加,此刻跟孩童面见严父差不多。
倒是朱景洪这正儿八经的儿子,是现场众人里最轻松的。
“爹……人都到齐了,咱们可以开始了!”
放下茶杯,皇帝目光冷峻盯向朱景洪,徐徐说道:“怎么……你要教朕做事?”
朱景洪连忙欠身说道:“儿子岂敢……”
没再深究下去,朱咸铭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扫向了在场众人。
此刻大殿之内,有三十多名高级将领,皇帝视线扫来这些人腰又低了几分。
“刚才你们在乾清门外,已经议论了今日之事,想来你们各自都已心里有数!”
“古语有云……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朝廷之安危,皆系于武备之强盛,欲得强兵必有优良练兵之法!”
“上次阅兵,老十三所施新式练兵之法,颇有些可取之处……近日有年轻将领,意欲将此法于军中推行!”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