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7节
没一会儿,薛蟠便摇著折扇,慢悠悠走进了内堂,向陈宣仪问了声好。
“薛蟠,你要告应天府推官胡进安?”
“你可知此事重大,并非儿戏!”
收起折扇,薛蟠极为郑重说道:“陈大人,在下并非儿戏,实在是看不惯胡进安草菅人命,所以才请大人严查!”
“你当真不是在玩笑?”
“陈大人,您看我是开玩笑的样子?”
撂下状子,陈宣仪平静道:“你这案子,我接不了!”
“陈大人,你若接不了,那我就去行宫上告!”瞧了陈宣仪一眼,薛蟠接著说道:“若太子爷不管,我便去刑部去都察院告!”
“胡闹!”陈宣仪拍了桌子。
这确实是胡闹,可薛蟠却没有办法,胡进安不倒霉他就得完蛋。
“陈大人,按察司接不接这案子,你就给句痛快话吧!”
陈宣仪本想直接拒绝,但又怕薛蟠去行宫处告状,这让他一时犯了难。
当然了,若非薛家有些势力,外加与京城贾家王家有亲,陈宣仪早命人把他打出去了。
遇著解决不了的事怎么办?答案是推给有能力解决的人。
正当陈宣仪想著,要把事情禀告给何顾谨时,后者已经派人到了面前。
“陈大人,何大人让卑职请薛大爷去一趟!”
这是求之不得的事,陈宣仪当即点了头,还把状子塞给了薛蟠。
无奈之下,薛蟠只得拿著状子离开。
在甬道内七转八回,当进入了一处院门后,薛蟠来到了一处小花园。
此刻在园子花架之间,有一老者穿著灰色直裰,拿著剪刀修剪著花枝。
听到身后的动静,这老者停下了手里的活儿,转过身来看向了薛蟠。
“拜见臬台大人!”薛蟠恭敬行礼。
站在他面前的,正是金陵按察使何顾谨。
“贤侄,听说你要告状?”何顾谨走到了椅子旁,放在剪刀坐了上去。
作为按察司的头把交椅,衙门里大小事务都瞒不过他,知道薛蟠告状属实是简单。
“正是!”一边答话,薛蟠还递上了状子。
状子内容何顾谨已知晓,但他还是仔细看了起来,同时问道:“你这案子可不小啊,稍不注意金陵官场都会震动,你家是做生意的……何故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一句话便把薛蟠问住了,后者虽想解释一番,可刹那间又想不出好的说辞。
见他沉默不语,何顾谨又问道:“听说今天,十三爷去了你府上?”
“正是!”
“十三爷跟你说了什么?”
“这……”
有些话该不该说,薛蟠实在拿不定主意,此刻干脆选择了不说。
正当他以为,所谓告状将无疾而终时,却听何顾谨说道:“你这案子牵涉重大,状子先放在按察司,待我周全考虑之后再多定夺……”
“如何?”
第30章 密议
被何顾谨一番拿捏后,薛蟠放下状子离开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陈宣仪就出现在园子内,表情严肃站在何顾谨面前。
“大人把状子留下,是要接这桩案子?”
叹了口气,何顾谨无奈道:“只怕不接不行啊!”
“谁还能逼得了大人您?”
“你说呢?”何顾谨反问。
陈宣仪一时愣住,顷刻间他想到了很多,对事情的状况大致有了眉目。
二人沉默了一阵,还是陈宣仪先开口:“如今正值府库清查,各级衙门一门心思弥补亏空,若将胡进安勒索富户之事挑出,大人可知会引发何等后果!”
后果自然是,被金陵的官员视作敌人,这官儿也就当不下去了。
道理何顾谨明白,但此前与郑显林一番谈话,让他放弃了全身而退的想法。
把案子接下来,最终事情闹大了被罢官,对何顾谨来说反倒是好事。
离开金陵这旋涡,回家乡去安度晚年,又有什么不好呢。
“这件事,容我再考虑一番!”
收起状子,何顾谨走向了院外,他打算去跟郑显林商量一番,然后再做出定夺。
然而他却不知,薛蟠状告胡进安的事,已经在有心人的推动下,逐渐向金陵官场蔓延开去。
时间来到傍晚,在应天府城西南三十里外,有一处规模甚大的田庄。
庄园内亭台楼阁皆全,著实是一处休闲养性的好地方。
在其中一处阁楼上,一位青袍老者正凭栏而立,目光深邃看向天上明月。
此人乃是金陵布政司参议,兼管常镇分守道的道员钱瑞明,是金陵地面上有数的高官之一。
虽是从四品高官,但钱瑞明脸上却满布愁容,只因近期他遇著了难事。
作为监管镇江常州两府钱粮的官员,偏偏这两府钱粮有了亏空,其中有一部分还和钱瑞明有关,这怎么能不让他感到焦急。
亏空短时间肯定补不上,难道还能真把真实情况报上去?真那么做了国法可饶不过他。
两位地方长官装聋作哑,一帮御史万事不问,若钱瑞明不想坐以待毙,他就必须要做点儿什么。
“老爷,客人来了……”
“请!”
没一会儿,一位身穿蓝色圆领袍,头戴东坡巾的老者出现在阁楼下。
“钱大人,你可悠闲呐,真让在下佩服!”
“刘大人,你就别打趣我了,咱俩现在都是热锅上的蚂蚁!”
“热锅上的蚂蚁,照这么下去……只怕咱俩当真会被这把火烧死!”
钱瑞明叹了口气,对楼下招手道:“行了,快快上来说话!”
这是极度私密的对话,所以阁楼上下没有仆婢伺候,两个老头儿只能自己倒酒夹菜。
“刘大人,伱那边是何情形?”
痛饮一杯后,刘德言放下酒杯道:“都差不多,还能有什么情况!”
“你说能不能想办法,让倭寇把某些府库烧了,如此咱……”
听到钱瑞明这大胆的决定,刘德言当即打断他:“老钱,你疯了吧!”
“府库亏空,咱们贪了银子,不过是罢官或流放,再不济被砍头罢了……”
“若是勾结倭寇,那可是以谋逆论处,要被诛九族的!”
作为按察司佥事,刘德言监管苏州松江两府刑名,大明律自然了然于心。
听得这话,钱瑞明冷笑道:“只要谋划周全,未必就被人知道!”
谁知刘德言直接站了起来,阴沉著脸说道:“若你叫我来说这些,那咱们到此就结束吧!”
眼看刘德言要走,钱瑞明连忙开口:“倒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不不妨坐下来听听!”
瞪了钱瑞明一眼,刘德言重新坐了回去,神色间有了几分不耐烦。
“所谓众志成城,又有句话叫法不责众,整个金陵和咱们一样的官员有多少?整个大明又有多少?”
“若这叫十三爷这么查,只怕朝野内外人人自危啊!”
“所以呢?”刘德言冷声问道。
“别的地方咱管不著,只要咱在金陵召集起人,直接去行宫请愿废除弊政,声势浩大之下必能让太子妥协!”
“太子为何要妥协?”
“咱们就说,强行清查必将导致民怨沸腾,地方有生变之危,到时候再安排一两个县刁民闹事,太子想必会知难而退!”
听到这里,刘德言才觉得略有可行性,只见他神色缓和问道:“可咱们做的这些,朝廷里的人不是瞎子,陛下更是圣明烛照,煽动百姓生乱……是死罪!”
“朝廷那边你不必担心,自会有人帮咱们说话的!”
“谁?”刘德言面带审视。
自顾自倒著酒,钱瑞明笑著答道:“还能有谁!”
点了点头,答案已不言自明,刘德言便没有继续追问。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