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693节
……
阿姆斯特丹。
法国财政部的高级顾问德威特看着手下从股票经纪人那里收集到的数据,不禁眉头紧皱。
他是此次融资行动的负责人,但经过大半夜的操作,阿姆斯特丹的市场上并未出现大规模抛售英国股票的迹象。
这就让他的做空操作根本无法开始进行。
他随手拿过当天的《商业投资人报》,立刻就看到头版醒目的标题——《我们的钱绝不能用来资助正入侵我们领土的敌人》。
他大致看了一遍,应该还是那位舍勒尔先生写的。文章非常具有煽动性,连他这个法国人看完,都想要去跟进攻好望角的英国人拼命。
他记得前两天的头版好像是《赚钱和国家之间,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和《投给英国公司的每一个子儿,都会变成射向我们的枪弹》。
然而,荷兰人在这样的宣传下似乎也非常愤怒,但却未能影响投资风向。
德威特在和助手讨论之后,只能将这边的情况经布鲁塞尔的沙普信号塔,向巴黎进行汇报。
凡尔赛宫里,约瑟夫看着荷兰发来的报告,不由得眉头微皱。
眼下可是欧洲民族觉醒的加速期,通常来说煽动民族主义这一招都是效果显著,尤其是还有舍勒尔这个“天才公知”操刀,理论上不该这样才对。
荷兰人怎么就没啥爱国激情呢?
等等!他突然目光一凝,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能左右荷兰股市走向的,主要是金融资本家集团。
这伙人哪儿有什么国家民族情感?
就算是英国人现在占领阿姆斯特丹,但只要英国公司的盈利能力出色,他们依旧会毫不犹豫地持有它们的股票。
大意了……
难道荷兰的股市就真撬不动了?
约瑟夫边思索边下意识地翻着德威特的报告,目光从一家家公司的股价上扫过——德威特将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上市的大公司的数据都给他发来了,真就是政府出“电报”费,随便发不心疼啊。
当约瑟夫看到“荷兰东印度公司”一行时,不禁露出诧异之色。
一个月前的股价是每交易单位300股,而现在的股价则是每交易单位304股。
所谓的“交易单位”是荷兰股票市场的一种标准,即3000荷兰盾。通常进行买卖时也都以整数“交易单位”来交易,有点类似于现在股市的“一手”。
也就是说,英国人进攻南非这么大的事情,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价竟然没受什么影响。
要知道,好望角可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重要资产,利润丰厚不说,还旱涝保收——有布尔人在那儿辛苦打理,公司只坐收利润就行。
正常来说,这么大的利空出现,股价应该大跌才对。
约瑟夫很快做出判断,只能是有人在强行拉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价。
是谁做的呢?
荷兰政府?大股东?
动机呢?
约瑟夫突然眼前一亮,这事多半是荷兰政府的手笔,因为,东印度公司那可是荷兰人的“国民股”啊。
但凡手里有点儿闲钱的荷兰人,几乎都会买点儿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算是一种国民习惯吧,毕竟荷兰人的父辈、祖辈是真因为东印度公司赚过大钱的。
这也就导致了,一旦东印度公司的股价有点风吹草动,荷兰全国的经济都会跟着出现剧震。
跌得稍微多点儿,就不知要有多少人因此破产跳楼。
约瑟夫顺着这个思路继续。
所以,要撬动阿姆斯特丹的股市,东印度公司就是最好的支点。
而恰好好望角是东印度公司的重要资产。
就从这里下手!
就算荷兰政府装死,上百万的荷兰投资者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快速写了一份命令,让人立刻发给德威特。
……
很快,阿姆斯特丹的报纸上煽动民族情绪的文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具体介绍英国入侵好望角的战斗经过。
当然,好望角的消息起码得一个多月才能传到这里,但这并不妨碍舍勒尔用自己的文笔来“播报”战况。
“英国舰队封锁了福尔斯湾……”
“数千英国陆战队士兵包围了开普……”
“港口因战争停止运作,大量商船不得不绕行纳塔尔补给……”
“开普守军难以为继,将向英军投降……”
“在失去开普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营收将遭受重创,出现大幅亏损……”
实际上,好望角的损失并不至于令荷兰东印度公司伤筋动骨——其在远东,特别是印尼一带才是核心收入来源。
此外还有东非、印度的北兰达、南美的圭亚那等殖民地。
然而,阿姆斯特丹的股市却像是被触动了敏感的神经,开始有人大量抛售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三天工夫,股价就跌到了每交易单位317股。
荷兰政府顿时坐不住了,开始出手干预。
于是,更多的负面消息被爆了出来——“英国人可能会对停靠开普港的东印度公司货船征税”,“英国或许已经制定了进攻北兰达的计划”……
随着卖空盘越来越多,荷兰议会果断做出决定,阿姆斯特丹开始执行严格的新闻管制。
第1023章 给荷兰一点小小的金融震撼
然而,新闻管制非但没能稳住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价,反而激起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虽然几乎所有的报纸上都是类似“好望角的局势不会对东印度公司造成太大影响”的文章,但阿姆斯特丹的市民显然更愿意相信其他渠道的消息。
比如,街头大量出现的小册子。
早在德威特接到王太子命令的当天,布鲁塞尔的印刷厂就开始秘密准备这些册子了——这对于曾经历过大规模舆论战洗礼的法国新闻出版局来说,做起来完全是轻车熟路。
这一阵,足有3万多份不同风格的小册子涌入阿姆斯特丹。
要知道,这座城市的总人口也才17万多点儿。基本上每户一份。
小册子的内容主要是介绍英军对南非的攻势,分析东印度公司在失去好望角后,会遭受多么严重的打击,结论就是必然会出现创纪录的亏损。
是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十年前的英荷战争之后,就一直在赔钱,不过金额还在人们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所有荷兰人都在咬牙坚持,等公司找到新的财路,从而扭亏为盈。
但小册子上的消息却给了人们沉重的一击。
紧随其后的,就是股市出现了巨量的东印度公司的抛售盘。
当然,这是德威特在操作的。
他手里虽然只有33万荷兰盾的资本,也就是400万法郎,但他却按照王太子所教的操作方式,“抛售”出超过240万荷兰盾的东印度公司股票。
早在一周前。
阿姆斯特丹城东的一栋别墅里,著名的大投资人阿科斯塔将签了字的合同递给面前的“苏格兰人”:“麦恩先生,祝您好运。”
他虽然很不理解这位“苏格兰人”要干什么,但后者给他提供了一桩稳赚不赔的生意——
他只需要向麦恩“出租”4万股荷兰东印度公司股票——价值40万荷兰盾——就能直接得到对方4千盾的好处费。
当然,麦恩并没有40万盾付给他,但同时也不会拿走他的股票,而是全部委托阿姆斯特丹银行进行监管——包括股票本身,以及出售股票得到的资金。
在此基础上,麦恩还在阿姆斯特丹银行存了4万荷兰盾的现金,用作风险抵押。
一旦麦恩操作这些股票出现了亏损,金额达到4万荷兰盾,也就是他的押金极限时,阿姆斯特丹银行就有权立刻收回他这批股票。
然后将股票和抵押金全部交给阿科斯塔。
也就是说,后者没有任何风险,就能白赚4千盾。
这实际上就是后世很常见的融券加杠杆操作,但却完美地回避了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所有防做空规定——
其实在一个多世纪前,荷兰股市就已出现了“裸卖空”的做空手段。
就是某人纠集一大群持有某只股票的人,成立做空联盟。
随后,这些人就开始向市场抛售该股票,但由于这时代的交易效率低下,很多交易单都要在几天甚至半个月之后,才能真正交割。
而在此之前,他们会将股票再卖给其他人。
这样很快就会出现市场供应量激增的情况,导致股价迅速下跌。
这时,做空的人就低价买入股票,真实完成交割,拿钱离场。
所以从17世纪末开始,荷兰股市便加强了监管,禁止“无实际股票交割的交易”。
这就导致了做空者想要对市场造成足够的冲击,就必须拥有大量的股票才行,也就是得先投入巨额资金。
而用约瑟夫的方式,做空者手里确实拥有股票,立刻就能交割。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