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686节
是的,他已经拿出了极为诱人的条件,但奥斯曼禁卫军高层却根本不敢冒险去骚扰奥地利。
纵然这能狠狠削弱新军这个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影响力——新军在瓦拉几亚惨遭全歼,但禁卫军却依旧敢于向奥地利发起进攻,这足以证明浪费了大量金币的新军毫无存在的价值。
然而,腐朽的禁卫军还是拒绝了达尔松的出兵建议。
法国密使回到住处,急得连饭都吃不下去——距离塔列朗大人要求的期限仅剩下3天了。
他丢下餐具,准备再去尤努斯贝伊那里碰碰运气,却见侍从带着一名身材高大,有些微胖的军官走了进来:“大人,有位穆罕默德·阿里阿迦想要见您。他说是梅马克男爵的朋友。”
达尔松眯了眯眼,他知道梅马克男爵是奥斯曼海运贸易的最高负责人,那么这名阿迦多半就是自己人了。
他忙让侍从将穆罕默德·阿里请了进来,并吩咐仆人端来上好的咖啡。
两人用法语寒暄了一阵,穆罕默德·阿里突然微笑道:“男爵阁下,我听说,您正在游说几位大人向瓦拉几亚再次发起进攻?”
达尔松点头:“您知道,奥地利正和普鲁士在西里西亚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瓦拉几亚。如果您能说服某位大人向苏丹陛下进言出兵,我也一定给予您满意的回报。”
穆罕默德·阿里笑了起来,指向自己道:“何须麻烦其他大人,我就能帮您去骚扰布加勒斯特。”
第1011章 埃及王
“真的?那太好了。”
达尔松话一出口便想起来不对,忙干咳道:“咳,您这是在帮禁卫军提升威望,怎么能说是帮我?”
穆罕默德·阿里摩挲着咖啡杯,微笑道:“我听人说,如果奥地利击败了普鲁士人,那他们很快就会强大到能严重威胁法国。
“而最新的战争消息表明,普鲁士人在战场上有些撑不住了。
“这个时候有人对奥地利南部发起袭击的话,将大量牵制奥地利能够投入北线的兵力。”
达尔松一怔,刚要否认,便见穆罕默德·阿里又摆手道:
“其实我也不太懂这些。不过梅马克男爵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他又是您的朋友,所以我想要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代表梅马克男爵向您表示感谢。”达尔松犹豫了一下,又道,“只是,您是否有足够的兵力?我是说,足以影响到维也纳的军队。”
他从穆罕默德·阿里的装束判断出,他只是个禁卫军的中层军官,恐怕没多大兵权。
“希腊正在发生暴乱。”穆罕默德·阿里道,“而我正是平叛的指挥官。大维齐尔大人将8千军队交给了我。”
达尔松正要说“这远远不够”,就听小军官道:“不过我曾在阿尔巴尼亚生活过很久,这也是派我去希腊平叛的重要因素。”
阿尔巴尼亚就在希腊北部,相距不到100公里。
“我和阿尔巴尼亚的很多部族都有交情,只要能拿出足够的好处,他们的士兵随时可以跟随我出征。”
达尔松大喜,忙问道:“那么,怎样才能‘打动’他们?”
“大概,9千枚苏坦尼金币就能让1千名士兵为我卖命。哦,也就是5万4千法郎。”
达尔松顿时沉默了。
以奥斯曼人的战斗力,至少要5万兵力才能让维也纳感到紧张,阿尔巴尼亚兵恐怕得更多。
也就是说,得拿出230万法郎才行,而塔列朗大人给他的经费只有80万法郎,以及一些政治利益。
他叹了口气,道:“可我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钱……”
小军官摊手道:“100万法郎而已,您或许可以从梅马克男爵那里周转一点儿。”
“100万?那就是1万8千多名士兵,加上您的部队,也只有2万6千人而已。”
穆罕默德·阿里连连摇头:“不,不,没有那么多,一共只有两万人,我还要留下些钱购买后勤物资。”
达尔松跟着摇头:“可这点儿人根本不够撼动布加勒斯特……”
小军官自信道:“足够了。”
“上次穆斯塔法大人带了11万大军,都大败而归。”
穆罕默德·阿里的双眼紧盯着他,认真道:“那是因为指挥官不是我。请相信我,两万人,足以搅动瓦拉几亚。
“当然,如果您能提供七八千支燧发枪的话,我就更有把握了。您知道,阿尔巴尼亚人一贫如洗,大多没什么像样的武器。”
达尔松和他对视了几秒,终于点头道:“我会尽量多准备些枪支的。不过这需要一些时间。”
“我三天后就要动身去希腊了,男爵阁下,我们可以在莱什碰头。”
……
巴黎。
杜伊勒里宫广场上搭起了一个木台,上面挂着“煤油提炼设备招标会”的红色横幅。
木台下方,几十名衣着各异的人分成了4个小团体,正各自小声议论着什么。
早上10点整,工业部副部长夏普塔尔伯爵带着十来名官员走了过来。人群立刻安静下来,齐齐转头看向了他。
在杜伊勒里宫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约瑟夫也正透过窗户,看着广场上的招标会现场。
夏普塔尔对众人颔首示意,而后来到木台上,先是拿出一份精装的文件,高声宣读起来。
那是半个月前刚通过的《法兰西招投标法》。约瑟夫专门为此次招标会准备的。
实际上,在十多年前,英国的“物资供应部”就已经开始利用招投标模式采购物资了。不过他们的招投标还处于萌芽阶段,整个过程都非常简陋,后面的拨款及验收更是毫无标准可言。
历史上,直到1830年,英国人才开始规范招投标流程,并开始出台相应的法规。
实际上,这种模式是政府利用民间生产力的最佳手段,不仅能让有技术有能力的私人工厂获得大量订单,还能促进工厂间的公平竞争。
最重要的是,可以从制度上避免官商勾结的情况——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彻底堵住的,但至少让官员无法全凭自己的意愿暗箱操作,属于行政管理上的巨大进步。
而约瑟夫则照抄后世的招投标制度,制订出了全欧洲第一份招投标标准。
随后,夏普塔尔的助手又宣读了招标内容、要求、评标标准,以及合同的核心条款等内容。
在一阵整齐的鼓声之后,夏普塔尔宣布投标正式开始。
一共4家工厂,先后将自己的投标文件送到了工作人员手中,而后便直接进入了“标书技术讲解”环节。
通常来说,投标之后需要评审专家组进行初步审核,大致了解了标书的技术规格之后,再进行讲解。
但约瑟夫对于从煤焦油中提炼煤油的原理还是有些了解的,所以也就跳过了“读标书”的步骤。
随着前两家工厂的技术人员先后离开技术讲解室,坐在最后排的约瑟夫已是微微皱眉。
对于这种前沿技术,这两家工厂显然全凭瞎蒙,连边儿都不挨。
尤其是第二家,竟然打算用离心分离的方式进行提纯。倒是很符合工业革命初期所有人都“脑洞大开”的习惯。
很快,第三家工厂的技术人员走进了讲解室,开始讲解。
约瑟夫看着标书里的信息,得知台上的中年男子是一位名叫菲利普·勒邦的化学家,这次受工厂高薪聘请,专门为他们研究煤油的工业提炼技术。
“在脱水、脱盐之后,将煤焦油注入蒸馏釜,进行170摄氏度的初步分馏,主要是将酚、萘等成分分离出来,具体技术细节是……”
随着勒邦的不断讲述,约瑟夫的眼睛终于开始亮了起来。
第1012章 爱尔兰反抗军
这个勒邦的思路清晰,且非常有创意。一些现有的成熟技术,在他的简单调整之下,就解决了几项重大技术阻碍。
约瑟夫仅是听他讲了一遍,就基本确定这套技术方案应该是可行的。
在讲完了煤油提炼技术之后,勒邦还展示了他对油灯的改进,令其更加适合使用煤油做燃料——现有的油灯都是适配豆油和鲸油的,经他测试,直接上煤油的话,会烧坏灯罩。
这份细致和谨慎让约瑟夫对他更加满意了。
然而,第四家投标的公司也很不简单。
这是一家名为“拉洛瑟尔联合公司”的化工厂,他们在巴黎的硫酸生产车间能满足小半个法国的市场需求,年销售额高达15万法郎。
他们研发的煤油提炼技术虽比勒邦的繁琐一些,但整体来看应该也能够完成招标的要求。
而且他们还不惜成本,制作了一套演示设备,可以随时去工厂里参观。
等拉洛瑟尔联合公司的技术演示结束,约瑟夫就知道中标的多半会是他们了。
虽然他个人更倾向于勒邦所代表的“第诺染料厂”,但“拉洛瑟尔”的公司规模更大,资金充足,连技师都比“第诺”多出几倍。
在两家的报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以政府项目更注重稳定可靠的习惯,“第诺”的希望很渺茫。
等投标过程结束,4家公司陆续离开之后,“煤油提炼项目”招标委员会的成员们立刻开始了评审会。
约瑟夫和夏普塔尔说着有关化工领域发展的事情,向停在广场上的马车走去,准备返回凡尔赛宫。
“我记得兰斯新建的合成染料工厂因为技术原因暂时停工了,”约瑟夫道,“或许可以让刚才那位勒邦先生去处理一下,他的技术能力非常出色。”
夏普塔尔忙道:“殿下,可‘第诺染料厂’多半会中标,届时勒邦肯定得先忙煤油提炼厂的事情。”
约瑟夫大为诧异:“嗯?为什么不是‘拉洛瑟尔’?他们似乎更有优势。”
夏普塔尔解释道:“殿下,‘拉洛瑟尔联合公司’没有获得任何‘投资及信用评级’。您知道,很多公司都不愿拿出那点儿评级费用。
“而‘第诺染料厂’的评级虽然只有Baa2级,但这也能让他们在评级方面获得了大量分数。
“坦白讲,两家的技术方案和报价都很接近,所以‘第诺’的分数会高出不少。”
约瑟夫这才想起来,法国的两大评级机构——国际标准统计公司和第一信用评级公司——从今年年初开始向全法国的公司提供评级服务了。
同时,工业部还提供补贴,在评级业务开展的前两年里,为所有公司支付一半的评级费用。
像是拉洛瑟尔联合公司这样的规模,完成“投资及信用评级”只需花费75法郎而已。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