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661节

  她也是《手册》的重要供稿人之一。

  然而,随着约瑟夫不断翻动《手册》,眉头却越皱越深,等看了一阵之后却又笑了起来。

  这玩意,与其说是行医指南,倒不如说是巫术指南。

  比如《手册》上屡次提到的一种叫做“金盏花”的草药,那简直是仙丹级别的。

  从利尿、镇定,到外敷伤口,再到泡酒治疗瘟疫,全都有效!

  什么薰衣草用来治疗感染。

  什么胡椒薄荷用来治疗肠胃疾病。

  什么水银用来治疗梅毒……

  约瑟夫感觉这些医生们是能逮到什么就用什么。

  至于疗效吗?

  反正后面还有天主兜底不是。

  好在在佩尔娜的一再坚持下,《手册》上没有出现任何放血疗法的字样。

  当然,《手册》里也有诸如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ya片酊用来镇痛,“王太子的祝福”治疗肺炎等科学有效的内容。

  直到约瑟夫看到“天花的诊断与治疗”一篇,终于再也绷不住了,大笑出声。

  诊断就不说了,这里推荐的治疗天花的方式是:

  将xx计量的马粪和老鼠尾巴混合粉碎,用红色的布包裹,泡水服下。泡酒效果更佳。

  后面还补充:由于天花是“天主的惩罚”,故而饮用药剂之后应该虔诚祷告……

  科维萨特和佩尔娜的神色都开始变得不自然。

  “殿下,是有哪里不对吗?”

  约瑟夫真想回他们一句“几乎没对的”,但考虑到不打击他们的工作热情,于是正色道:“比如,关于治疗天花的方法,你们是否有用这种‘药剂’治愈病人的经历?”

  让他没想到的是,科维萨特毫不迟疑地点头:“有,殿下。我去年就用这种药救活了3名天花病人。”

  约瑟夫愣了一下,什么?马粪+老鼠尾巴治好了天花?

  他旋即拍了拍额头,对了,天花可是有自愈可能的。

  他又问道:“那有多少人使用这种药剂无效的?”

  科维萨特仍是毫不迟疑:“十多个吧。不过您知道,天花原本就非常难治,这个治愈率已经不低了。”

  约瑟夫叹了口气,看向佩尔娜:“您还记得我跟您提过的双盲实验法吗?”

  医生小姐点头。

  约瑟夫又道:“那这种药剂做过双盲实验吗?”

  佩尔娜小心翼翼道:“殿下,这是已经确定有效的药方,所以……”

  约瑟夫再次扶额。

  你们是哪儿来的信心啊?

  提到天花,他突然想起了真正有效的疗法,当即看向科维萨特道:“关于接种牛痘来抵御天花的方法,您是否了解?”

  “牛痘?”后者有些迟疑道,“您是想说‘接种人痘’吗?

  “这种从东方传来的疗法……有些人的确认为它有效,但更权威的理论表明,这只会让健康的人染上天花。”

  约瑟夫微怔,忙问道:“您不知道‘牛痘’?就是将患了天花的牛身上的脓液种在人身上。”

  科维萨特瞪大了眼睛,摇头:“这,我从未听说过。”

  佩尔娜也是跟着摇头。

  约瑟夫却是眼前一亮,难道这个时代还没发明“种牛痘”?

  实际上,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在两年前已经开始了给人接种牛痘的尝试,他儿子就是第一个接种者。

  但由于缺乏理论支持,加上给人种病牛的脓液太过令人不适,所以他一直都没公开发表过研究成果。

  历史上,他在两年后才终于确认,牛痘也能让人免疫天花,并开始推广。直到十九世纪初,这种疗法才被英国广泛接受。

  而现在,这项成果肯定是要归于法国了。

  约瑟夫很清楚,法国每年有六七万人死于天花,同时还有十几万人因天花而毁容。

  目前最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种人痘”——将快要自愈的天花病人的水泡里的脓液植入健康人体内。

  由于这是正经的人类天花病毒,所以很多健康的人种痘之后就直接发病死了。这就导致根本没人愿意接种“人痘”。

  但“牛痘”就不一样了。

  这东西和人类天花同族,但对人体的感染能力非常差,能让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免疫力。

  约瑟夫当即吩咐科维萨特道:“请您立刻组织人手,进行‘接种牛痘’实验。也就是将病牛身上的脓液植入人体。”

  后者当即惊道:“殿下,这怎么可以?那可是牛啊。”

  “请相信我。”约瑟夫只得拿出老办法,在胸前划了个十字,“这都是天主的启示。

  “您如果有顾虑的话,我可以从监狱里给您挑一些犯人志愿者进行实验。”

  科维萨特还在犹豫,佩尔娜便已经点头道:“好的,殿下,我会帮助科维萨特先生完成实验的。”

  王太子教她的知识还从未错过。她坚信他是真的得到了天主的启示。

  约瑟夫对种痘一窍不通,只能将概念讲述一遍,其他的就要丢给专业人士完成了。

  嗯,穿越小说里那种主角上来就抓病牛给人种上的事情就是在开玩笑。

  病牛如何选择?用什么样的脓液?计量多少?要不要稀释?不同体质的人如何处理?

  这都是需要大量实验才能确定的,否则就是草菅人命。

  他又跟面前的两位医生讨论了一会儿种痘的事情,在听说“种人痘”是要用刀子切开皮肤,将脓液滴进去之后,立刻摇头道:“我们不是已经开始生产注射器了吗?为什么还在用切开的方式种痘?”

  科维萨特疑惑地眨了眨眼:“注射器?那是什么?”

第975章 医学革命与医疗产业

  佩尔娜紧张得低下了头,小声道:“殿下,这都是我的错……我最近疏忽了口罩厂的事情,导致注射器还只在军医大学内部试用。”

  其实这也不能怪她。自从法国和反法同盟开战之后,她就一直在前线忙组建专业战地医院的事情,甚至忘了自己还管着一个口罩厂。

  她毕竟只是个20岁的年轻女孩,虽说对现代医学理论接受得很快,但并不擅长管理。

  约瑟夫简单问明了情况,点头道:“往后编写《手册》,以及军医大学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口罩厂我会另找人来管的。”

  佩尔娜明显松了口气,接着对科维萨特简单讲述了注射器是什么。

  科维萨特顿时眼前一亮:“这真是伟大的发明!

  “以后放血……咳,我是说以后能够更有效地给病人注入药物了。这种器具应该立刻在全国推广。”

  虽然法国医学界已在佩尔娜的论文影响下,开始逐渐摒弃放血疗法,但科维萨特作为老医生的习惯,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注射器抽血不会留下伤口。

  然后他就想起来,佩尔娜医生那篇关于“放血疗法对治疗疾病没有帮助”的论文,第一署名人就是王太子殿下,于是急忙改口。

  约瑟夫点头:“的确如此,但也不是什么药物都能用注射方式使用,尤其是草药。具体哪些药可以用来注射,哪些不行,还需要进行大量动物实验,以及人体实验才行。”

  佩尔娜在一旁小声插道:“科维萨特先生,注射器的价格非常昂贵,恐怕很难大范围推广。”

  医疗卫生局局长忙问道:“它需要多少钱?”

  “针筒63法郎,针头28法郎一根。”

  科维萨特咂了咂嘴,91法郎一只,确实够贵的。但他仍是坚持道:“我相信,医生们肯定都会攒钱买上一只的。”

  约瑟夫在上次给卡梅莉娅治病时见过注射器的制作过程,却没想到价格会这么高。

  不过想来也是,这东西是用黄铜和银制作的,材料就不便宜。加上全靠手工打造,那可是制作首饰的工匠,成本肯定也就直逼首饰了。

  他看向佩尔娜:“或许,可以尝试用玻璃制作针筒,用铁制作针头。这样应该能让价格降低不少。”

  后者茫然地瞪着大眼睛,显然对此没有概念。

  约瑟夫呼了口气:“看来,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医疗器材工厂。

  “嗯,就以口罩厂为基础,让工业发展基金投一些钱,改为‘巴黎医疗器械公司’。

  “然后在公司下面开设研发实验室,专门研制新器具。

  “其实不光是注射器,像是手术刀、拔牙钳、听诊器、骨锯之类,都有很大的改良空间。”

  可别小看这些医疗器具,如果能达到技术领先全欧洲的程度,那销售额绝对会非常惊人。

  就如刚才佩尔娜所说的91法郎的注射器。这玩意卖给英国人至少得要价400法郎,还别嫌贵,不还价。

  后世的那些跨国医疗器械巨头的利润随便就是几百亿美元。而在当下,这项产业还是一片处女地,有极大的潜力可挖。

  约瑟夫正要继续说建立医疗器械公司的事情,却听科维萨特道:“殿下,您刚才说的‘听诊器’是什么?”

  约瑟夫微怔,难道这东西也没发明?

  他问局长道:“就是听病人心肺情况的工具,这边戴在耳朵上,另一边置于病人胸前。”

  科维萨特和佩尔娜如同听到新奇故事的孩子般,瞪大了眼睛一起摇头。

首节 上一节 661/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