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第442节
李忠武深知,今日若是不能将呼延唤斩于马下的话,呼延唤必然就是下一个查干乌力,终将会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威胁到整个中原的安危。
所以这一战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为殿下拖延时间那样简单,而是关乎整个中原安危的生死之战,他必须全力以赴,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为中原搏一线生机。
他深吸一口气,凝聚全身残余的力量,誓要拼尽全力,哪怕玉石俱焚,也要为中原搏一线生机,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为了他心中的信念和责任。
在李忠武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坚定的决绝之色,他的脑海中快速掠过殿下的面容,以及那些誓死守卫的将士们的身影,这些景象让他心中涌现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仿佛能够面对任何艰难险阻。
他突然发出一声怒吼,双臂骤然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将敌人的刀锋震开,李忠武借着这股力量反扑,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狠辣,直指呼延唤的要害部位,他誓要以命相搏,捍卫中原的尊严,不容许任何人侵犯。
呼延唤见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之色,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冷静,甚至变得更加狂暴,挥舞着刀锋猛烈地攻击。
李忠武知道自己有不能输的理由,因为他背负着中原的希望和责任,但呼延唤同样也有着自己不能输的理由,这场战斗对他而言,同样关乎荣誉和生死。
在刀光剑影之中,两人的身影交错飞舞,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战斗变得愈发惨烈,每一次刀剑的碰撞都似乎在空气中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
呼延唤的刀锋如同闪电一般划破空气,李忠武则机敏地侧身躲过,随即反手一刀直刺对方的肋下。
两人你来我往,每一招每一式都直指对方的致命之处,每一次的碰撞都激起了一阵阵的火花,战斗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李忠武的衣衫已经被鲜血染红,但他依旧毫不退缩,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汗水与血水在他的脸上交织,模糊了他的视线,但即便如此,他心中的信念却如同烈火般熊熊燃烧,支撑着他继续抵抗,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在这一刻,李忠武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坚守阵地,直到最后一刻,无论胜败,他都将战斗到底。
呼延唤的攻势愈发凶猛,他似乎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每一次挥刀都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
然而,李忠武凭借着对中原的忠诚和对生命的执着,每一次都能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致命一击。
李忠武的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与死神搏斗,但他知道,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能让敌人得逞。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李忠武的内心深处,只有一个声音在回响:“为了中原,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我必须坚持下去。”
战了个痛快的呼延唤心情大悦,紧紧盯着李忠武,厉喝道:“李忠武你不错了,你是唯一一个能与我大战这几十回合的人。”
“哼!”
李忠武闻言冷哼一声,苍白的脸色很快被恼怒所替代变得一阵通红,“今日若不是我受伤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他这般说着,故意将自己受伤的消息说出去,想要激将呼延唤,为他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这个时候呼延唤又怎会猜不到李忠武的心思,冷冷一笑,“你也在这用不着激我,即便你不受伤,你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冷厉的一喝,伴随着最后一个音节落下的还有那冷厉的刀锋。
这一次,他用劲了全力,不想在跟李忠武继续这样玩下去。
“可恶!”
李忠武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刀光如匹的再次挡住呼延唤这一刀。
这一次的撞击让他气血翻涌,然而还未等他闷哼,坐下的坐骑却是一阵悲鸣……
第337章 来时的结局,局势紧张
“噗…噗…”
来时‘希律律’啼鸣不止的战马,此刻却早已是四肢瘫软,倒在地上,不断地喘着粗气。
那曾经威风凛凛的身影,如今只剩下一具颤抖的躯壳。马匹的眼中充满了痛苦和疲惫,仿佛在诉说着这场逃亡的艰辛。
李忠武望着眼前的一幕,心中涌起一阵酸楚。胯下战马的结局,或许也预示着他自己的命运。
这个念头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入他的心底。他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已经倒下的兄弟,他们是否也像这匹战马一样,在最后一刻依然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尽管刚才他挡住了呼延唤的那全力一击,凭借着心中那股不屈的执念,他依然能够坚持下去。
李忠武的手紧握着刀柄,感受着掌心的汗水和血迹。那是他坚持的证明,也是他不愿放弃的理由。
然而,他胯下的战马却早已坚持不住,根本不能承受那样大的压力。
它发出一声悲凉的哀鸣,仿佛是对这个残酷世界的控诉,随后瘫倒在地。这声哀鸣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让人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悲凉。
李忠武俯下身,轻轻抚摸着战马的鬃毛。他能感受到马匹急促的呼吸,那是生命在垂危之际的挣扎。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疲惫,同样坚持,同样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一击得中的呼延唤当即厉声大笑,声音如同草原上的寒风般刺骨。他的笑声中带着得意与残忍,仿佛胜利已经唾手可得。
李忠武如今已经没了坐骑,身形踉蹡,身上多处染血,在他眼中,不过是垂死挣扎的猎物罢了。
呼延唤双手持着弯刀,步伐沉稳而缓慢地向李忠武逼近。他的目光如毒蛇一般,死死盯着眼前的对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会让李忠武有任何喘息的可能。
“老伙计,一路走好……”李忠武跪在瘫倒的战马旁,心中一阵挣扎。
他轻轻抚摸着战马冰冷的鬃毛,眼中满是悲痛与不舍。
这个忠诚的伙伴陪他征战多年,如今却倒在了这片草原上。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闭上了战马的双眼,仿佛在为它送行。
随后,李忠武缓缓站起身,手中的长刀拖在地上,发出低沉的摩擦声。
他的眸光冷厉如霜,死死盯着呼延唤不放,仿佛要将这个宿敌的身影深深刻入心底。
“怎么?你还想来过?”呼延唤看着李忠武这副仇恨的面孔,不由得轻笑出声。
他的笑声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仿佛在戏弄一只濒死的困兽。
他手中的弯刀划过一道森冷的弧光,寒芒在夜色中一闪而过,“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你!”
他说道,声音中透着狠辣与决绝。
话音刚落,呼延唤猛然挥刀而上,弯刀如同毒蛇吐信,招招致命,直指李忠武的要害。
他的动作迅猛而精准,刀锋划破空气,带起一阵刺耳的破风声。
“来!”李忠武怒吼一声,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他的声音沙哑而嘶哑,却透着一股不屈的决心。
他的身体早已筋疲力尽,伤口的剧痛让他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但即便如此,他心中仍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不倒下:只能站着死,绝不能跪着生。
李忠武提刀迎上,动作虽已不如从前那般迅捷,但每一刀都蕴含着他最后的力量与意志。
他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决然。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而这一战,将是他与呼延唤之间的最终较量。
然而,体力的透支与伤势的恶化最终让他难以为继。
就在呼延唤的弯刀再次袭来之际,李忠武的视线突然模糊,耳边的风声也变得遥远而模糊。
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战马嘶鸣、兄弟们的笑脸、家国的山河……这些画面交织成一幅幅模糊的剪影,最终化作了一片黑暗。
“噗通!”李忠武的身体重重倒地,长刀从他手中滑落,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他的意识逐渐远去,耳边只剩下呼延唤那刺耳的笑声,仿佛来自深渊的回响。
……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天色逐渐变得明亮。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林仲云率着突出重围的众人正在短暂的歇息。
四周的草原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寂静,只能听到风轻轻拂过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昨夜的激战。
“呼——呼——!”
伴着沉重的呼吸声,一名斥候用着最后一丝的力气,向林仲云汇报情况,“禀殿下,我们的后方已经没了追兵。”
这一刻,林仲云站在高处,望着远处地平线上那渐渐明亮起来的微光。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坚毅。
尽管身心俱疲,但他依然挺直了腰杆,仿佛要用自己的意志力支撑起整个队伍。
在熹微的晨光之下,他全身沐浴着,驱散了夜的寒冷,让他有了一层淡淡的暖意。
旭日初生本该代表着希望,然而他此刻非但感受不到一点的温暖,反而心里更是拔凉一片。那种深入骨髓的寒意,仿佛要将他的心冻住。
自从他们在黑夜之后开始突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时辰。
这段时间,他固然是突出了重围,暂时是安全了,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李忠武的身影。这种不安和焦虑,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掐住了他的心脏。
他明白,李忠武在数万大军的追击之下,必定是有死无生。
然而,正如这初生的旭日一样,总归是要抱点希望的。
纵使这个时间点没有消息的话,就已经可以基本上宣告死刑,但他仍是愿意相信奇迹。
毕竟,李忠武曾经创造过不少奇迹,他的勇气和智慧,曾多次在绝境中拯救他们。
正如他这次能从万军之中突围成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他足够幸运。
但他明白,幸运不会永远站在自己这一边,他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剩下的士兵走出困境。
林仲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晨风的清新。他的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李忠武能够平安归来。
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他知道,北蛮的追兵随时可能再次出现,他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或者想办法与大军汇合。
时不待我,机遇稍纵即逝,唯有把握当下,方能不负韶华。
林仲云知道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随后他将几名斥候叫了过来,对于他们与海兰哈克的大战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按照你们所说,现如今我们已经被海兰哈克隔断,腹背受敌?”他皱着眉头说道,眼下的情形要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恶劣。
“是的,将军。”斥候沉声回应,“敌军已占据要道,粮草补给也被切断,我们必须尽快突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林仲云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心中迅速盘算着应对之策。
上一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下一篇: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