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第322节
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似乎连时间都在这里停滞,凝固成一幅令人窒息的画面。
大殿中央的龙椅上,刘武烈瘫坐着,眼神空洞,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他的身上仍然披着那件华丽的龙袍,如今却显得格外滑稽与不合时宜。那厚厚的尘埃覆盖在龙椅上,仿佛在嘲笑他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此刻的他,心如死灰,脑海中满是死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让他无比痛苦。
最终,
他还是活成了他最为讨厌人,
终究还是成了大乾的亡国之君,
可笑他登基之初,也曾凌云壮志,誓要做一个明君。
现在想来,当初的他是那样的可笑,是那样的可悲。
“陛下……”一声低语在空旷的殿堂中回响,然而回应他的却只有无尽的沉默。
刘武烈的心中充满了绝望,耳边似乎响起了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却化作了无情的嘲讽。他的手无力地垂在椅边,指尖轻轻抚摸着那层厚厚的尘埃,仿佛在寻找着一丝温暖。
大殿中央的龙椅上,曾经的威严与尊贵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厚厚的尘埃,显得格外冷清。
长长的阶梯上,曾经的侍卫们早已撤离,留下的只有几具破旧的盔甲,孤零零地立在一旁,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失落的王权。
义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震耳欲聋,如同雷霆般响彻在这片萧瑟的天地间。乾清宫的门口,早已被义军的铁骑包围,刀枪相向,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
刘武烈微微颤抖,脑海中闪过无数个瞬间,曾经的荣耀与权力,如今在他眼前化为泡影。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我已经成了亡国之君,不能再做一个懦夫……”
侍卫在一旁仍在尽忠职守,苦口婆心的劝道:“陛下,这一切还尚未可知,最起码不是还是北蛮吗?只要殿下还在,大乾就还有崛起的希望。”
他的声嘶力竭,无比悲戚的道:“如今义军就在外面,如果殿下落在他们手中,那后果……”
后面的话他没继续说下去,然而刘武烈心中却早已明白,倘若真的落入义军之手,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无尽的屈辱与死亡。
刘武烈的心中一阵剧痛,仿佛被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与犹豫。
最终,他还是被心中的不甘所驱动,他不愿就这样屈辱的死去,不愿就这样的认命。
渐渐的,他那暗淡无光的眼中猛然焕发出癫狂的厉色,凝视着那扇半开的门,外面是义军的刀剑光影。
很明显,义军的刀已经快要架到他的脖子上,若是再等下去,他就真的再没了退路,就只能背着亡国之君的骂名死去。
而那样的结果,绝对不是他心中所愿,更不是他所接受的。
“好,我走!”
这一刻,心中的不甘已经成了他最后的执念,让他原本心如死灰的心再次迸发出生机。
他站起身来,尽管身体虚弱,内心却燃起了一丝倔强的火焰,“你说得对,只要我还活着,大乾就没有灭。”
“快,准备好!”他转身对侍卫们吼道,尽管声音微弱,却充满了决然。
身边的亲信们立刻行动起来,准备好逃离的路线。刘武烈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让这座皇宫成为他最后的归宿。他要逃离,要重整旗鼓,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要为自己和大乾争取一线生机。
就在此时,外面的刀剑声愈发激昂,义军的脚步声如同洪水般涌来,震动着整个宫殿。
刘武烈的心中一阵紧迫,他知道,时间已经不多,必须尽快行动。他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着:“只要我在,就还有希望。”
几百名侍卫跟在他的身后,撞开挡在前面的人,护着刘武烈从人群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
而与此同时,林仲云也率着大军进入昔日的九重天阙——乾清宫。
当他踏入这座曾经辉煌的宫殿时,心中感慨万千。这里曾是帝王的居所,权力的象征,如今却成为了战火洗礼后的废墟。
义军已经对其进行清理,然而大殿内依旧散落着残破的家具、撕裂的帷幕,还有那些尚未干涸的血迹,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惨烈与无情。
林仲云的目光扫过四周,心中一片冷冽。
这便是权力在手的感觉?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成为这座宫殿的主人前仆后继,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如今他站在这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心中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就在此时,林仲云的耳边传来一名侍卫急促的声音,“将军,刘武烈已经率人逃出城了!”
“哦?”
林仲云听到这个消息嘴角不由一扬,眼中掠过一道讥讽的神色,“没想到这刘武烈居然做了个逃兵?”
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刘武烈再怎么,也会与乾清宫共存亡,没想到却是逃了。
虽然如今他们已经拿下整个汉都,大乾再无崛起之可能,但他也并不打算就此放过刘武烈。
即便不是为了防止刘武烈死灰复燃,就单单是为了那些曾经被他愚弄的百姓,刘武烈都要必死无疑。
原先的他心中或许还会有怜悯之心,只不过随着事情的逐渐发展,如今他站在这个位置上,已然明白斩草除根的重要性。
林仲云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来人,立刻集合人马,追击刘武烈,绝不能让他逃了!”
“是!”侍卫们齐声应道,迅速开始调动队伍。
“他逃不了。”
林仲云拍了拍战马的屁股,便带着人向着刘武烈逃跑的方向追去。
随着命令的下达,义军的士兵们纷纷整装待发,铠甲相撞,马蹄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响,犹如战鼓擂响,激荡着每个人的心弦。
就这样,刚刚拿下乾清宫的林仲云屁股还没有坐稳,就带着一队人马出城追去……
第228章 想要青史留名?你也配!
良马,可日行百里里。
骏马,可日行两百里,
而宝马可日行千里,尤其是来自北蛮的汗血宝马。
刘武烈深知这一点,正因如此,他在逃出乾清宫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蛮赠予的几匹汗血宝马,心中只想着尽快摆脱追兵,保全性命。
从乾清宫杀出重围之后,刘武烈带着一众侍卫,犹如离弦之箭,夺命狂奔。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停歇,马蹄声如雷,飞扬的尘土,模糊了他们的视线。
他们不知道后面追兵有多久,更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才算安全,只知道一直跑,就永远不会被义军追上。
然而,就算是再好的战马终会有力竭之时。
伴着一道声嘶力竭的嘶鸣声,他们胯下的战马实在坚持不住,瘫倒在地。
心中只想着逃跑的刘武烈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整个人被摔落下马,整个人这才回过神来。
他狼狈的起身,茫然的看向四周,“这里是什么地方?”
眼前的一切让他心中一片茫然,四周的景象令他感到陌生而又无助。
自从他登基以后,就再也没有出过乾清宫,对于这些他曾经掌控的姜瑜也仅仅只是在地图上看到过,更不要提踏足。
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恐惧,曾经的权力与荣耀已然化为泡影,他的身份也从帝王沦为亡命之徒。
“陛下,我们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身边的侍卫面面相觑,脸上同样流露出一丝茫然。此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安,曾经无畏的勇士,如今却如同迷失的羔羊。
有人看了早已累瘫的战马,不禁庆幸道:“不过看样子,我们最少跑了有几百里,那义军是绝对追不上来的。”他的话语中透着一丝希望,仿佛在寻找着心中的那点安慰。
“但愿如此!”
刘武烈听到这话,沉闷片刻,木讷地点了点头。可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脆弱,听起来根本没有多少的信心,仿佛连他自己也不再相信这份希望。
几名侍卫四处寻找柴火,生起篝火来取暖。篝火在夜色中跳动,火光映照着他们疲惫的面庞,仿佛在诉说着这一段艰难的逃亡之路。
众人围坐在篝火前,眸光闪烁,心思各异。
篝火的光芒在他们的脸上跳跃,映照出一幅幅疲惫而又落莫的面孔。此刻,他们的心中都明白,逃到哪里才是个头,逃到哪里才算安全,已然成为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
篝火扑朔不定,刘武烈悲惨的面色在摇曳的火光的映衬之下,多了几丝阴森可怖的气息。
此刻,他的心中既有对前路未卜的绝望,更有不愿认输的不甘与愤怒。曾几何时,他是这片土地的主宰,权力与荣耀环绕在身,然而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唯有逃亡的命运在无情地吞噬着他。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的话,他绝对不会任由林仲云的义军继续壮大,绝对会将他扼杀在摇篮里。
然而,尽管心中充满了悔恨,他也明白,这世上没有回头药,一切早已无法改变。时间的洪流无情地将他推向了无尽的黑暗。
“陛下,就将就吃吧!”一名侍卫将自己身上仅存的食物递给刘武烈。
刘武烈缓缓抬头,看着这名对他忠心耿耿的侍卫,麻木的接过食物,本想对他说些什么诸如赐他个一官半职的话,但下一秒却明白他现在的身份不是一国之君,而是个逃亡者。
他又想着对他说声谢谢,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发现,在他的记忆中他就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一句谢谢。
曾经的他只会用命令和权威来指挥身边的人,而如今,面对忠诚与付出,他却无言以对,心中满是愧疚与无奈。
以前身为皇帝的身份让他不必也不可以对身边的人说声谢谢,只是现在他能说了,心中却是无比的酸涩。
“陛下,现如今义军还不能一手遮天。”一旁的侍卫坚定地说道,语气中透着一丝希望,“只要我们进入北蛮的地界,那义军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是啊,殿下还是歇息吧,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另一名侍卫补充道,眼中闪烁着关切的光芒。
刘武烈茫然地点了点头,心中却感到一阵复杂的情绪。这一刻,他竟然需要身边的侍卫来安慰,内心的脆弱让他感到无比尴尬。他曾是权力的象征,如今却不得不依赖于这些曾经追随他的忠臣。
这是何其的可悲?
何其的讽刺?
只是面对这一切,他又能做什么?
他只能将这一切全都归咎于罪不可赦的林仲云身上,如此他的心才能轻松一点,才能不那么大的压力。
时间是最能抚慰一切伤口的良药,
上一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下一篇: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