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第253节
更何况从现在开始遏制义军的话,那么他日后入主中原也会变得更加顺利,何乐而不为。
毕竟别人他还不在乎,但商楚卿的能力他是明白的!
眼见查干乌力听进去自己的话,中年儒生点来点头,心中有些欣慰。
在北蛮这些部族首领中,也就只有查干乌力能听进去他说道话,其他的人要么就是头脑简单,要么就是说完过几天就全都抛之脑后。
随后,他也是继续说道:“大汗担心的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如今的朝廷气数已尽,算不了什么。
可若那林贼此战胜利的话,必定名声大噪,大乾的底蕴也将被其所吞噬,日后处理起来只怕会棘手的很。”
事实上不仅仅是林贼,倘若大乾此战胜的话,说不定已经病入膏肓的大乾靠着这挤神起死回生。
毕竟就连如日中天的义军都不是迟暮大乾的对手,那还会有人是大乾的对手?倒哪里还有人敢再生造反之心?
“那按照先生的意思,我们目前应当如何做?”查干乌力也是深吸一口气,将先前所有的不耐都强压在心底。
作为整个北蛮的可汗,他知道什么时候该霸气侧漏,更知道什么时候该礼贤下士。
“汉人内部一直流传这一句古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中年书生双手负后,挺胸抬头,胸中点墨尽数倾泻而出,“如今大乾朝廷与那林贼就是那相争的鹬蚌,而我北蛮就是那稳坐高台的钓鱼翁。”
“只要我们继续在这里等下去,趁着朝廷与义军大战的时候,突破北境城,不过我们的目标不是汉州,而是那央州。”
查干乌力目光骤然一凝,低声喝道:“央州?”
“不错!”
那书生继续说道:“无论是朝廷还是义军哪一方胜利对于我们都极为不利,与其如此我们倒不如趁他们双方最虚弱的时候,一网打尽?”
查干乌力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慢慢点头:“好,依你所言。我们先静观其变,待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再给予致命一击。”
他的目光坚定,掀开帐篷,冷冷的寒风裹挟着大片的雪花砸在他的脸上,止不住的生疼。
然而就算是外面的冰天雪地,也不能浇灭他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中原等着吧,不久你们便会迎来你的主人!”
他抬头望着大乾的方向,狠厉目光中有极为热切的幽焰正在跳跃、燃烧。
此时此刻,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决心。
他知道,这条路充满荆棘,但只要他能抓住机会,北蛮的铁骑终将踏遍这片大地,让整个天下臣服在他的脚下。
而这个机会马上就到了,就在眼前……
……
而与此同时,在林仲云的推波助澜之下,义军蠢蠢欲动,向袁成焕方向积极调兵的事情也是传遍四方,举世震惊。
先前镇北王刘九仞据守滁洲城,一下子切断义军兵力来源的事情,让整个义军一时间没有任何动作,以致于他们都在怀疑林仲云是不是怕了。
可是现在呢?
义军居然主动出击,想要攻打袁成焕,这算什么?走投无路下的主动送死吗?
对于林仲云这样的做法,所有人都是难以置信,无法理解林仲云这样做目的究竟是什么。
要知道,现在朝廷光兵力就有两百万之多,兵力上的优势已经不用多说了。再加上那刘九仞下的一步秒棋,更是让义军颇受掣肘,投鼠忌器。
面对这种庆南,难道不应该是收缩兵力,固守城池,徐徐图之吗?
这个时候主动进攻,岂不是将自己的后背彻底暴露给朝廷,让他们有了可趁之机?
“奇哉怪哉,那林仲云怎么突然出了这样一个昏招?”
“就是,这主动开战岂不是将自己的弱点暴露了,这跟主动找死有什么区别?”
“就连小孩都知道这个时候要固守城池,难道那林仲云就连黄齿小儿都不如?”
“诶,事实上这也怪不得义军,毕竟义军的底蕴就在这了,就是这种情况也能纠集出数倍于义军的兵力,这点是义军无论如何也难以比拟的。”
“底蕴啊底蕴,五百年国祚的底蕴终究还是太深厚了,义军此举只怕也是被逼得走头无路了!”
……
一时间,所有人众说纷纭。
对于林仲云下的这一步昏棋,所有人都不禁暗自摇头,为义军的未来而惋惜,在他们看来义军这样做无异于是主动去送死。
然而他们殊不知,他们的想法正是林仲云想要的结果。
……
与此同时,作为这件事情的主人公袁成焕,此刻的神情却与大帐内其他人兴奋的神色截然不同,只见他眉头紧皱,满脸愁容。
“诶!”
看着眼前载歌载舞,神色激动的众人,袁成焕嘴角掀起一抹苦笑,无奈的叹了口气。
作为三军统帅,他自然要比其他人想得更多,想得更远。
在他看来,义军主动进攻他们这件事本身存在太多的蹊跷与疑点。
首先,即便是你义军要主动进攻他们,也应当隐藏自己的军事意图,打一个出其不意才行,如今弄得天下皆知,究竟是闹那样?
那林仲云总不该是想着仅仅靠这些风言风语,就让他们望而生畏,后退三里吧?在他看来,林仲云根本不会那样天真。
第二点便是怪在这个节点上,如今他们与镇北王互成犄角之势,钳制的义军投鼠忌器,难道这个时候主动进攻就不怕镇北王偷了义军的家?难道就不怕他主动示弱,给义军下套?
这样的做法很不像之前那个心思缜密,能不远万里从安山郡奇袭乐陵城的林仲云。
就是这两点,一直让他感到隐隐不安,始终觉得这是一场阴谋。
只是他虽然感觉到不对,但一时间也没搞清楚林仲云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现如今他所能做的就是绝不轻视林仲云,尽可能的提起大家的警戒心,并且提早做好防备,以防万一。
当然也不排除,这是林仲云被逼无奈下的一个昏招。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早在先前楚云从安山郡传来的军报就能看得出那些义军对于林仲云有何等的忠诚,甚至是为他出生入死都不怕。
可以想象,倘若义军被逼到绝境的话,那些人将会是一群破釜沉舟、视死如归的死士,人在绝境下爆发出的战力是难以估量的。
更何况这眼前的死士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整的六十万大军?那个时候义军拼死之下爆发出的战力是何等的恐怖。
即便是他手底下的这百万大军都不一定是那些死士的对手,届时一定会被杀的人心涣散,溃不成军。
想到这里,他心中见见明悟,这大概就是那林仲云打的心思,想要靠这些人的性命硬生生的在乱军从中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不成功便成仁!”
想到这里,袁成焕目光随即变得复杂,口中呢喃着这一句。
随后,他是直接将副将唤了过来,贴在他耳边低声说道:“现在你即刻带着我的密信去一趟滁洲城请援,告诉镇北王若匪患可平,他当居首功……”
“请援……?”
那副将先是一愣,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聪明的不在询问原因,而是直接下去挑了匹上好的战马,扬长而去。
做完这一切后,袁成焕眉头舒展,长长吐了一口浊气,任谁都没瞧见他眼底的那道厉芒。
事实上,他之所以去滁洲城请援,除了想要加一道保险,以策万全之外,还有一层不能为外人道也的深意。
而这道深意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那汉州的宫阙之上……
.......
ps:跪求月票!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小作者跪求了!!
第171章 明修栈道?双管齐下才是!(求订阅)
央州,滁洲城。
与袁成焕的战战兢兢不同,刘九仞得到这个消息,则是放肆的大笑,洋洋得意。
“林仲云啊,林仲云你终究还是下了一个昏招!”他抬头望向嘉陵郡的方向,眸光无比冷厉,杀意深沉。
他原本以为林仲云无论如何都还会再挣扎几天,才会有较大的动作,却没想到他居然如此沉不住气,这么快就有动作了。
在他看来,相较于他手底下的这四十万雄兵,袁成焕的大军人心不齐显得更为好对付一些,如果换做是他的话,肯定也会选择破釜沉舟,拿袁成焕开刀,只不过绝不会像义军这样弄得人尽皆知。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终究还是沉不住气!”他双手扶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知道,机会就在眼前。
只要他抓住义军进攻袁成焕,无暇顾及其他的机会,便能一举剿灭这个在个如日中天的义军。
届时他便能一雪前耻,一改先前在北境毫无作为的姿态,地位更会水涨船高,成为大乾历史上最有功绩的镇北王,远超那所谓的商楚卿之流。甚至最后让整个天下只知他刘九仞而不知当今皇上也不是没有可能。
“皇侄啊皇侄!到了那个时候,本王倒要看你究竟还能怎样对付我?”
他转身望向汉州的方向,眼中踌躇满志,意得自满的口中呢喃着,这一刻,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登临皇位的那一天。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道通禀的声音,打破了他的臆想,“启禀王爷,是前方袁成焕袁元帅来信请援。!”
“请援!”
听到这里,袁成焕脸上的喜悦之色立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冷笑,淡淡道:“进来!”
他接过密信,上面的内容与他料想的别无二致,什么义军势头正猛、人心不稳、大军难以抵挡之类的,想要求援什么的,最后甚至许下了当居首功的诱惑。
只是这种种条件对他而言却没什么大的吸引力,因为他的野心不止于此。
一旁的副将全然没注意到刘九仞的脸色,只是自顾自的高兴道:“王爷这是喜事啊,剿灭义军若是被王爷占了头功,不知道陛下又该怎样赏赐王爷?
上一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下一篇: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